通过牙齿就能判断是否健康?避开这4点,守护身体健康并不难
在中国,一个人最容易患上的疾病是什么呢?有人可能会说是癌症、是肺炎、是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关节炎之类的。但是,其实都不是,在中国最容易患上的其实是口腔类疾病。就最近一次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的数据显示,在中国,口腔疾病的患病率超过了 90%,而就诊率不过 10%。而在我国成年人的牙周健康率仅为 9.1%,其中牙周炎是导致我国成年人牙齿丧失的主要原因。
在医学研究专家看来,牙齿健康才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容易忽视的健康问题。一旦,牙齿出现健康问题,那必然会给患者带来十分不好的结果。而牙齿健康又是一个长期的健康问题。需要我们时刻注意。其中牙周炎是破坏牙齿健康的一大杀手,90% 以上中国人的健康,都处于这项疾病的威胁之下。正因为如此,牙周炎被医学界定论为继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之后,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第三大杀手,也是口腔健康的头号杀手。
那什么是牙周炎呢?牙周炎其实就是由局部因素引起的牙周支持组织慢性炎症,大家最常听说到的就是“牙床发炎”。那到底又是什么引起的牙床发炎呢?其实就是大家都知道的一个那就是“牙菌斑”。牙菌斑就是粘附在牙齿表面或口腔其他软组织上的微生物群。它是由大量细菌、细胞间物质、少量白细胞、脱落上皮细胞和食物残屑等组成。牙菌斑每个人都会有,但是为什么有的人就会发展成牙周炎,而有的却不会呢?要想保护口腔健康,保护牙齿,就要切记这些。
一、每天刷牙,但是刷牙力度不宜过大。刷牙本是保持口腔卫生的必要手段,保护口腔健康每天刷牙是必须要做到的。但是刷牙用力过大会造成牙釉质与牙本质之间的薄弱部位过分磨耗,形成缺损,结果造成牙齿过敏、继发龋坏、甚至暴露牙髓,还会使牙龈损伤、退缩,露出原来被包埋的牙根,加重牙齿过敏,刷牙用力过大的标志是刚使用1~2个月的牙刷即出现刷毛弯曲。
二、不要经常剔牙。偶尔剔牙可能不会给我们的牙齿造成多大的损害,但问题在于经常剔牙,就如同是在搔痒,渐渐地会剔出瘾来,也会越来越用力,时间一长我们的牙缝就会越来越大,而我们的牙龈也只能不断退缩,进而使牙颈甚至牙根暴露,造成牙齿敏感和增加患龋齿和牙周炎的机会,平常说的牙缝越剔越稀就是这个道理,结果是更容易嵌塞食物。
三、不要用牙齿去咬坚硬物品。在生活中不要尝试用牙齿直接咬开核桃、杏核、松子、榛子等硬果类食物的外壳,更不要用牙齿去开启瓶盖。否则可使牙釉质受到破坏,甚至造成牙齿松动、碎裂。因为牙齿上有一些纵贯牙体的发育沟、融合线,在过多咀嚼硬物后牙齿会出现类似金属疲劳的现象,从这些薄弱部位裂开,导致牙齿磨耗、折裂,严重者则需拔除。
四、常吃一些对牙齿健康有益的食物。比如说饭后一杯茶,茶叶中富含氟化物,有40%~80%溶解到水中,极易与牙齿中的钙质结合,在牙齿表面形成一层氟化钙,起到防酸抗龋的作用。多吃含有VC的食物,如果人体缺乏维生素C,就可能出现牙周病。蔬菜、橘子、柠檬都含有多种微量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C,是很好的护齿食物,可以多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