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修了德,这辈子才能做“受惠于中医”的中国人,绝对不会移民

文 / 国易堂中医药
2019-03-23 10:02

“上辈子修了德才能做中国人,还是受惠于中医的中国人,所以我是绝对不会移民的。”

在正安对董洪涛博士的一篇采访中,董洪涛博士曾如是说。他深深相信,以传统文化为根的中国必将引领整个世界的发展。

无独有偶,一场在京召开的有关中医影响世界的论坛上,当场中医药领域的60余位专家也曾一致认为,中医药正面临着重大需求和发展机遇,将中医药原创思维与现代科技结合,开拓新的研究领域,将引领世界生命科学的发展。

相关人士还表示,人体有两套系统,一套是我们现在大家都知道现代解剖学展现给大家的系统;还有一套就是黄帝内经中告诉大家的隐性系统。这套中医理论足可震惊世界,中医本来就是引领全世界的。

而在国外科学家的眼里,英国科学技术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曾说:“中国人以他们的特殊天才发展起了中国的医学,这种发展所循的道路和欧洲的迥然不同,其差别之大可能超过了任何其他领域。”

古今中外,虽然医学种类门派众多,各自的理论依据以及诊疗方式方法都不一样,但本质都是要调理身心,治病疗伤,为人们消除病痛对身心的折磨、对生命的损害。只是不同的医学或疗法有不同的特点、优势和局限性。

医学,是一个没有穷尽的仁心济世、仁术救人的人文领域;医者,是这个与人类同生共存的丛林的探索者。

在这个进程当中,与中医携手的医者,总能更快找到灵魂所指引的方向,更接近人类这个复杂的生物,并照亮人类的健康。

这恐怕也是为什么国外老百姓对中医的热衷程度愈加深且速,中医确实有它的神奇疗效,但更重要的是中医的治疗模式,符合他们理想的看病方式。

在欧洲的普通老百姓眼里,西医和中医是很平等的,谁能治得好病就信谁。中医绿色人文的优势,甚至超越了他们对西医的追逐。他们甘愿相信,并愿意去体验他们眼里尚且不可思议的中医。

上辈子修了德,这辈子才能做“受惠于中医”的中国人,绝对不会移民

尤其是面向未来,在时代车轮的碾压下,人们对绿色人文的呼唤将更加强烈。不问谁主沉浮?谁遵循大自然,谁就得到大自然的厚待。在健康面前,人们最终都会倾向于和大自然言笑晏晏。

而反之,西医可能因为对仪器的依赖,会离病人越来越远。仪器会推着他们无暇也没有机会,去深度接触病人。

毕竟有时候,来自医生的一句安慰性、鼓励性的语言,都会比所谓的药片、手术,更能春风化雨,让患者战胜疾病。

当然,西医并不是全错,如董洪涛所说,对西医不能完全的排斥,要兼容并蓄。“西药也是中药,其实是极端的提纯了的中药,是一把利刃。掌握得好,西药也可以当中药用。”

而西医呢?也是同样。中国最权威的肝癌临床研究专家汤钊猷院士曾透露说,作为一名西医,他在40多年的临床诊疗生涯中,尽管从未在正规论文或国际会议中提及,但其实一直在使用中医,并不断总结着应用中的得失。

钱学森早就说过,中医有许多比西方医学高明的地方,但将来的医学一定是集中医、西医各民族医学于一炉的新医学。

只是,目前在两种医学碰撞的过程中,不断让众多兢兢业业的中医人黯然神伤。相比国外对中医的包容,国人对我们自己的中医则要苛刻的多。中医与西医两大门派粉丝的“交火”,从未停息。

但董博士有句话说得对,其实如果你治好病,别人也不会黑你,战争也就无从而起。

他说,“其实啊,说来说去还是中医人自己不争气,干中医的中医太少了,中医院里上西药,用仪器检查,所谓的中医自己都不信中医,这是最可悲的事!”

“好好下工夫把中医学好了学通了,病人来一个好一个,谁还能黑中医呢?别人求你都来不及,还黑你干嘛。”他还说。

当然,这其中又有政策与社会环境的问题,在现实面前,“想说爱中医”,有时真的不容易。



上辈子修了德,这辈子才能做“受惠于中医”的中国人,绝对不会移民



有人说,医学接下去的时代,必然是中医的。

中医学虽然产生于古代,但它的理论并不落后,甚至代表了未来医学的发展方向。

当前的时代医学已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型为生物——社会——心理医学模式,单纯的生物模式已经出现巨大的弊端和滞后。

而中医学以人的生生之气为依靠和发展的对象,对于人类疾病与健康的掌控能力,足以让现代医学望其项背。中医独特的理论原则,将愈加成为解决世界医学难题的一把钥匙。

中医大师邓铁涛曾言,我们不应该在西医学最新成就面前手足无措,忘记了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用多少病人的性命和多少先贤的智慧换来的。

诚然,西医能换肝换心是很高明的,但中医重视治未病,治在前头,可以不用换肝换心那有多好呢?就不信肝纤维化是不可逆的,肝硬化早期治疗好了,何必去换肝呢?

目前世界医学正在害怕将来无药可治抗药性的凶险细菌病,中医应该站出来,为世界医学家分忧,研究消炎抗菌的治法与方药,不应袖手旁观。

中医药的发展要有一大批中医的脊梁之才。只要全体中医界同仁齐心协力,不懈探索不断前进,解除人类痛苦的曙光将出现在东方。

德国慕尼黑大学曼·波克特教授是著名医学家、汉学家,既熟悉西医,又坚持研究中医几十年。他在接受《科技中国》记者的专访时曾说:“我一再强调中医是一门成熟的科学。这是我几十年研究而得出的结论。”

曾风行网络的《科学正在追赶中医,中医将变成科学前沿》一文也曾说道:很多人总是以西方科学的标准对中医指指点点,说什么中医不科学,其实,它不过是不符合西方科学的标准罢了。

西医本身就是一门修理人体部件或更换部件的医学。而中医则通过系统科学认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从而把疾病建立在人体的管理失控之上,中医就是一门恢复人体管理的医学。

中医虽然表面上不科学,其实却是科学的前沿,因为其中包含着一个完整的系统科学体系,有了它的指导,我们就能够认识西方科学精密仪器观察不到的物质运动……一旦认识到了这些,西医的问题就显现出来,它对病因的认识就是错的,由此得出的治病方法也只能是治标不治本。

众所周知,西医界对高血压、糖尿病、癌症等越来越多慢性病感到非常棘手,这些疾病只能用药物控制,很难治愈。而药物的副作用会引起更多其他的问题,最终病人可能不是死于疾病,而是死于药物副作用。中医则能有效地改变这一现状,前提是辩证准确。

随着国内医疗保障体系的完善,以及国家对中医的大力支持与发展,中医防治一体,药物副作用小,病人痛苦少,经济负担小等系列优势,会越加在健康中国建设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并逐步上升为医学的主流。

一位跟诊医师就在他的心得中写到,“确信中医必然是未来世界医学的主流。”并暗下决心,在有生之年一定要尽力推广正统中医。

首先,中医确实能治病,小至感冒,大至癌症,且只要病人遵循自然之道,就不会旧病复发;

其次,中医治病工具简单,一双手、一只手电筒、一根耳探针即可诊断病症,不须繁复的检验仪器;一把银针、一束艾绒、一只火罐、数种天然药石组合即可去病,不须庞大的药品化工厂;

复次,中医治病成本低,病人的经济负担远远低于其他医疗方式,病人负担得起,穷人也可治好病,低所得的落后国家可用低预算照顾国民健康;

还有,中医治病不须住院,没有置身陌生医院的恐慌,病人自在的生活在家中,安享亲人的照顾,情志安定也有助于疾病恢复。更免除了住院昂贵的开销,大大减轻社会成本。

综上来看,中医有着现代医学无可比拟的医疗人文优势,中医有条件和能力成为引领并主导未来医学及社会卫生事业发展的最重要力量。

业内就表示,未来中国医学与社会卫生事业的基本模式,必然是以中医为基石,中医“治未病”与中西医“治已病”有机结合、同时推进的新模式。

现在我们国人还远没有认识到中医的优秀价值,我们应该正确认识中医,大力宣传和发展中医药学,弘扬伟大的中医传统文化。今后中医学的威望将越来越高,并在国际上引起强烈的关注。

上辈子修了德,这辈子才能做“受惠于中医”的中国人,绝对不会移民


“选择中医是一种态度,一种认定天然的理念,是让机体按照自己的方式重归守恒,也许带病延年,或者拔除隐疾,中医的神秘与力量源于真正的医者仁心。”

这是一位重症患者通过中医治疗取得满意效果之后发出的感叹!

您为什么选择中医?


上辈子修了德,这辈子才能做“受惠于中医”的中国人,绝对不会移民


千百年来,中医一直承担着庇护中华子女的重担,指导着中华儿女的健康养生、疾病治疗。历史上多场瘟疫在中医的庇护下化险为夷。

至今让人记忆犹新的,是2003年的非典。中医不仅准确地判断了疫情会在5月21日(小满)之后得到大面积控制,而且中医为治疗非典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中医治疗的病人,死亡率几乎为零,没有巨额的医疗费用,而且没有留下任何后遗症。

中医

是“仁”的医学,是最尊重人的医学

它不做任何破坏性的检查,而是把人当成一个完整的人,一个社会人,一个有喜怒哀乐的人。

它关注人的情感、思想和社会关系,而不是一个由器官堆砌的人。它通过望闻问切,结合自然的变化、气候的特点、四季的更替,把人放在自然和社会中,让人与社会和自然相处得更和谐。

中医

是绿色的医学

中医所用的中药材都取自自然,与自然相通,不会造成医源、药源性疾病。

目前,医源性疾病和药源性疾病导致的死亡率已经居于死亡的第四位。以色列医生集体罢工,却使死亡人数大幅度减少。这是一个怪象,需要我们深思。中医追求与细菌和平共处,不会造成菌群污染,也不用担心病菌变异。

中医

是治未病的医学

中医把人类的健康防线提到最前端。让很多疾病,消灭在萌芽状态。当您的各项指标都正常,但是却经常失眠、疲乏时,中医通过它治未病的优势,防病于无形。

中医

是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的医学

在中医的字典里,没有“病人”这个概念,中医是以药之偏性纠正人体之偏性,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

上辈子修了德,这辈子才能做“受惠于中医”的中国人,绝对不会移民

选择中医养生=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

说到中医养生,就是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所谓“生”,就是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即保养、调养、补养之意。总之,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以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遵循阴阳五行生化收藏之变化规律,对人体进行科学调养,保持生命健康活力。

精神养生是指通过怡养心神,调摄情志、调剂生活等方法,从而达到保养身体、减少疾病、增进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

中国传统养生强调对人与自然的关系,认为人应顺应自然环境、四时气候的变化,主动调整自我,保持与自然界的平衡以避免外邪的入侵。《周易》云“一阴一阳之谓道”;“法象莫大乎天地,变通莫大乎四时”。(《易·系辞上》)《老子》云“道法自然。”就是中医养生的基本要求。

中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养生是以培养生机、预防疾病、争取健康长寿为目的。中医养生有食养、药养、针灸、按摩、气功等丰富多样的养生技术。

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强壮。所以精、气、神的保养是最重要的内容,为人体养生之根本。中医学把人身最重要的物质与功能活动概括为精、气、神,认为这是生命之根本,是维持人体整个生命活动的三大要素。

早在两三千年前,《周易》、《黄帝内经》、《老子》里面已经有一套很完整的养生原理,就像一个永远也挖不完的宝库,值得我们再三探索。中医的养生观包括天人合一、阴阳平衡、身心合一三大法宝。

上辈子修了德,这辈子才能做“受惠于中医”的中国人,绝对不会移民

当下国人,要换个心态看中医

老外看中医:

1、大多是西医棘手难治、不治疾病,抱着试试看心理来尝试中医,并不抱奢望,发心是寻求辅助手段。

2、因为心态平和,中医治疗每获得丁点儿疗效,都非常欣喜,越发信任中医,医患双方越发融洽,即便最后并未治愈。

3、虽然中医价格不菲且多自费,但患者明白健康是自己的,愿意付出金钱换健康。

国人看中医:

1、除西医棘手不治疾病外,相当数量患者是因为不信任国内西医大夫或医疗体制,抱着极大的治愈希望来寻求中医,把中医当做救命稻草。

2、急切治愈的心态,对疗效期望值过高,“速食主义”者不少,并不满意慢慢治疗过程中的丁点儿疗效,期望的是快速治愈。一旦未遂心愿,对中医失去信任。

3、公费医疗的低价消费模式根治于心,可以花千元吃顿饭,很难花百元去坚持找找好中医买健康。

中医是慢活,“慢慢来,其实快”,医家强调养重于治,调胜于治,外国人对中医的不甚了解及其健康理念,恰恰合拍了中医的文火。而追求迅速发展忘我打拼的这一代国人,不免急功近利,与中医背道而驰,别说疗效,连建立信任,都变的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