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文 / 岐黄视界
2019-03-21 10:03
《老中医》小课堂之六: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你不知道的中医#

#清风计划#

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电视剧《老中医》中有这么一个桥段,有一个孕妇胎死腹中,很多中医束手无策。赵闵堂的专长是妇科,为了扬名立万遂接手诊治,但孕妇服用赵闵堂的药之后,死胎还是迟迟不能排出,赵闵堂甩锅给西医后,金蝉脱壳。翁泉海担忧孕妇的情况,把孕妇视作自己媳妇般用心救治,孕妇果真排出死胎,家属对翁泉海的态度也是540度大转变。看到这个桥段,很多吃瓜群众会想到,中医药果真那么神奇?真有中药可以代替米非司酮片+前列腺素这一西药胚胎刽子手吗?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叨叨一些中药里面的杀胎刽子手。

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在医疗条件很差的古代,分娩也好,堕胎也好,都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所以古人说生孩子是“过鬼门”。堕胎记录出现虽在汉朝,其普及化却在唐宋以后,而且由于道德观念等问题,其技术手段始终没有完善,其危险性非常大,古代的产俗,到了宋代逐渐丰富了起来,并且出现了职业产婆。

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金瓶梅词话》第三十三回描述李瓶儿分娩时,便是由“蔡老娘”接手的:“这蔡老娘收拾孩子,咬去脐带,埋毕衣胞,熬了些定心汤,打发李瓶儿吃了,安顿孩子停当。”说到“定心汤”,除在产后,古人在生产前或生产中,也会让孕妇服用汤剂,俗称“催生汤”。让产妇喝催生汤,实乃“药物催产”手段,这与现代给产妇打“催产素”的功效是一样的。

芫花、天花粉等被现代医学证明有效的中药材,都曾是古代“催生汤”的重要成份,甚至被作这引产、打胎和治难产的偏方来使用。李时珍《本草纲木》里即称,芫花“其根有催产、坠胎作用;天花粉“通月水,治胎衣不下”。

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催生之术,在宋代颇流行。《妇人大全良方》里即载有“催生丹”,其中有一种配方是这样:“兔毛和皮烧为灰,末之,以酒调方寸匕,服之即产。”如此催生,似乎是一种巫术,但古人就是相信,“催生丹”是宋代孕妇之家必备药品之一。

除了药物催产,古人还有“画符催生”。如宋代,便有将催生符、海马、马衔铁等贴于产房,或让孕妇握于手中的产俗,据说有避免难产之神效。显然,这种说法是毫无道理,但从心理学的角度又不无作用,对提振孕妇完成分娩的信心,无疑是有帮助的。

另外根据《中国古代堕胎考略》记载,中药中用于堕胎药物主要有马钱子、生南星、生川乌、生草乌、水银、巴豆、蜈蚣、水蛭、三棱、茂术、益母草、麝香等。根心堂主人《坤道指南》退妊方:“五味子、三棱、文术、归尾、葶苈各等分,人参少许。”打胎方:“归尾、红花、丹皮、附子、大黄、桃仁、官桂、莪术各五钱,白醋糊为丸。每服三钱,黄昏一付,半夜一付,五更一付。或一付即下,不必再服。”

古人认为水能利下,胎儿也能打下,所以中药流产多为活血,利水通尿之药,比如有古方云:牛膝蟹爪甘遂,定磁大戟芫花。斑毛赭石与碙砂,水银与芒硝研化。又加桃仁通草,麝香文带凌花。更燕醋煮好红花,管取孩儿落下。这里面桃仁、红花活血化瘀,也是今天中药堕胎的常用组方之选。麝香有芳香刺激性,孕妇禁用,故能动胎。碙砂即硇砂,与芒硝、水银都为矿物质,有泻下之功。其中水银有毒,能绝产,现代中医一般不用。方中特别提到红花要用燕醋煮,醋乃酸性,助散淤血,此方可看出古人中药堕胎以利尿泻下为主。

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麝香

说到堕胎中药,我们就不得不提一味被古装剧玩坏的药物——麝香。我们看到的古代剧里,麝香简直就是怀孕女性的天敌。究竟麝香有什么功效,真的有影视剧里说的那么夸张吗?

麝香性温、无毒、味苦。入心、脾、肝经,有开窍、辟秽、通络、散淤之功能。主治中风、痰厥、惊痫、中恶烦闷、心腹暴痛、跌打损伤、痈疽肿毒。许多临床材料表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作时,或处于昏厥休克时,服用以麝香为主要成分的苏合丸,病情可以得到缓解;古书《医学入门》中谈“麝香,通关透窍,上达肌肉。内入骨髓……”。《本草纲目》云:“……盖麝香走窜,能通诸窍之不利,开经络之壅遏”。其意是说麝香可很快进入肌肉及骨髓,能充分发挥药性。治疗疮毒时,药中适量加点麝香,药效特别明显。西药用麝香作强心剂兴奋剂等急救药。《温病条辨》中的安宫牛黄丸,《和剂局方》中的至宝丹都是用麝香来开窍通闭、辟秽化浊的。

麝香还有活血通经,辛香走窜,力达胞宫,所以有催生下胎之效。难产,死胎,胞衣不下可用。治难产、死胎等,常与肉桂配伍,如香桂散(《张氏医通》);亦有以本品与猪牙皂、天花粉同用,葱汁为丸,外用取效,如堕胎丸(《河北医药集锦》)。钱峻《秘录奇方》记载:“用土膝根洗净用五寸长者数根,将蒂紧扎住,根头上搽麝香少许,放入阴中,一日即下,要扎好,不然冲心致死。”听起来神乎其神,但是在医学大力发展的今天,这些古方、偏方还是慎用为妙。

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那么,孕妇是否需要远离麝香?是否所谓一闻到麝香就导致流产?专家说,这个似乎没有特别的科学依据做支撑,且现在很多麝香都是人工合成的麝香味的产物,同样,麝香会影响女子受孕似乎也没有科学依据。

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中国药典》(2010版)有42种孕妇禁用药材和57种孕妇慎用药材。如麝香、三棱、莪术、巴豆、马钱子、全蝎、蜈蚣等;慎用的大多是含有一些活血行气、泻下导滞及大辛大热药物,如三七、大黄、芒硝、牛膝、桃仁、红花、枳壳、枳实、肉桂、芦荟、益母草、番泻叶等。

禁用的绝对不能用,慎用的可酌情使用,但应尽量避免使用,以免发生意外。

中医发展到近代,属妇产科急腹症的宫外孕,长期以来,一经确诊即行手术已成定论。1958年,山西省中医研究所李翰卿所长与山西医学院于载畿教授合作,开始了非手术疗法治疗宫外孕的研究工作。

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李翰卿工作照

李翰卿认为,宫外孕乃中医“少腹血瘀证”,应以活血化瘀为大法,活络效灵丹为主方进行治疗。经大量患者临床研究,1965年,中医药非手术疗法治疗宫外孕获得成功。

1970年,在北京召开的首届全国中西医结合卫生工作会议上,“非手术治疗宫外孕”研究成果公开发表,科研组受到周恩来总理亲切接见。该成果后被评为“全国十大医学科研成果”、“卫生部科研发明奖”及“全国科学大会重大贡献一等奖”等。作为该成果的标志,宫外孕一号、二号方被收载于各种医药学辞典及教科书中,成为经典。

宫外孕Ⅰ号方

【处方】赤芍15g,丹参15g,桃仁9g。

【功效与作用】活血祛瘀。主宫外孕已破损型。突发下腹剧痛,拒按,面色苍白,四肢厥逆,冷汗淋漓,恶心呕吐,血压下降或不稳定,有时烦躁不安或表情淡漠,脉微欲绝或细数无力。

宫外孕Ⅱ号方

【处方】 赤芍15g,丹参15g,桃仁9g,三棱3-6g,莪术3-6g。

【功效与作用】 活血化瘀,消症消胚。主宫外孕未破损型及包块型。

【摘录】 《中医妇科学》

在没有药流、人流的古代,中医是如何打胎的?

李翰卿

李翰卿(1892~1972),又名希缙,号华轩,山西灵丘人。民国山西四大名医之首,山西省中医研究所第一任所长。

李翰卿自幼从其舅父学医习文,并以魁首中第山西省立医学传习所(川至医专前身),毕业后行医于太原复成堂、体乾堂等处。

李翰卿是一代经方大家,治病尤遵仲景,精于《伤寒》、《金匮》,喜用经方小剂,每能救危难、起沉疴。平生治学严谨,融通各家,技冠全科,大医精诚。倡导中西合璧,创非手术治疗宫外孕之法,荣硕九州。致力后学传承,集平生治学《伤寒》之心悟及临证经验,著书立说。李翰卿不仅是临床大家,也是理论大家,一生笔耕不辍,著有《伤寒论113方临床使用经验》、《中西医结合治疗子宫外孕》、《伤寒论纲要》、《中医临床资料》等,令后辈学子获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