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文 / 岐黄视界
2019-03-20 10:03

《老中医》小课堂之五: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清风计划#

#你不知道的中医#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电视剧《老中医》中,高小朴是一位铃医,他的父亲去世的早,之后和母亲来到上海生活,但因母亲的双腿不能走路,高小朴不仅要工作,还要照顾母亲的日常生活。为此,高小朴一直想拜师学医,并付出了很多努力,后来好不容易有人愿意收留他,但是为了照顾无法走路的母亲,最终出现差错被师父解雇。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古有言:为人父母者,不知医为不慈;为人儿女者,不知医为不孝。这句话充分体现出了两点。1.医学对于自身家庭是非常重要的。2.医学知识并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么难,还是可以自己去学习的。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这句话是说在古代,但对现代依然有指导意义。古代中国的医学就是现今指的中医,中医是来自于古代人民与疾病作斗争,然后总结出来的经验医学,并用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加以理论化的这么一种医学。

所以古人的那种生活状态下是很容易就可以理解比较平常的医学知识的,就像现在宣传的高血压之类,也差不多家喻户晓,但是对中医的理解却越来越远,这是非常不好的,因为中医讲究对待事物的唯物辩证观,对待事物以客观全面的方式。如果你懂得中医,那么你的思维就不会受限,就不会被控制,以致于惨遭医生用药的带来的灾害。

下面小编就给大家带来一个真实的故事,用一根针帮父亲逃脱了险境,“知医为孝”在当今社仍然受用!

很平静的一天午时,小李被告知父亲晕倒在澡堂。急忙赶到澡堂后,小李并没有随着母亲和弟妹一起冲进浴池查看父亲,而是直接奔向浴池老板娘向她借用缝衣针,拿着缝衣针和纸巾的小李走到父亲面前认真观察他:平躺在地上的父亲双眼紧闭,两只攥紧的拳头随着胳膊在沿着身体、脑袋的轨迹无意识地摆动着,最可怕的是父亲的面部暴起的血管和浮显于全身的酱黑色……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小李立即蹲下身体,为父亲实施一路早已想好的急救措施——十宣放血。昏迷中的父亲双手握得很紧,小李费力地掰开他的拇指,将缝衣针刺进拇指指尖,酱油色的血顷刻间喷涌而出,每扎一针,父亲就会痛到两只胳膊胡乱挥舞,甚至会无意识地一巴掌拍过来,嘴里还嘟囔无论怎样仔细倾听,也无法辨识的话语。整个右手五指放血都是在一人压着左手,一人掰开右手的强制中完成的。待到为父亲放左手指尖血时,父亲已没有了最初的“癫狂”,对于疼痛的耐受度增加了几分,可就在这时,急救中心的救护人员赶来了,其中一个救护人员一进浴池,就冲着小李说:“你起来,我们要处理。”小李一边继续放血,一边说:“等我处理完了再说。”

十个指尖放完血后,父亲除了安静下来外,没有任何变化,但当小李放完耳尖血,开始又一轮的十宣放血时,浴池老板娘跟小李说:“你爸的脸色缓过来了。”这时小李才注意到,原本笼罩着父亲面部的酱黑色已然褪去,露出原本的肤色。三天后,小李都父亲又重新出现在了小区的广场上。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对于现代人将自身的健康交给医生和所谓的高科技设备,并视为救命稻草,一个小小的感冒、泻肚都会不厌其烦地奔波于医院。可是在古时消化不良,喝些陈麦水、吃点鸡内金即可;发烧,用姜柱或葱白擦遍全身、喝大量温水,一觉醒来便可痊愈……生活中触手可及的东西都有可能是患病时的良方,在旧时中医不是大夫的专利,更是深入生活的一代又一代的传承。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古代儒家思想提倡忠君孝亲的道德观,而以医药侍奉双亲,正是这种道德观的直接体现,因此学习医道是尽孝道的基础,不学医则无法尽孝。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张从正

例如金代医学家张从正把自己的医学专著叫作《儒门事亲》,《四库全书提要》中说:“其曰《儒门事亲》者,以为惟儒者能明其理,而事亲者当知医也。”同时儒家的“为子孝为臣忠”的谆谆教诲,也是传统医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隋代许智藏也说:“为人子者,尝膳视药,不知方术,岂谓孝乎?”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孙思邈

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序》中说:“君亲有急不能疗,非忠孝也。”

“医圣”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序》中写道:“怪当今居士,曾不留神医药,精究方术,上以疗君亲之疾,下以救贫贱之厄,中以保身长全,以养其生。”他的家族原有二百多人,但不到十年间竟有三分之二的人死于疫病,因此他立志学习医术。

魏晋医学家皇甫谧也说:“夫受先人之体,有八尺之躯,而不知医事,此所谓游魂。若不精于医道,虽有忠孝之心,仁慈之性,君父危困,赤子涂地,无以济之,此固圣贤所以精思极论,尽其理也。”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刘完素

金代医学家刘完素自幼聪慧,因母病,三次延医不至,不幸病逝,遂使之立志学医。

金元医家李杲也是一样,他忠信笃敬、品格高尚,遇饥年救助饥民,走上学医之路是因为“母王氏寝疾,命里中数医拯之,温凉寒热,其说异同,百药备尝,以水济水,竟莫知为何证而毙。君痛倬不知医失其亲,有愿曰‘若遇良医,当力学以志吾过。”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傅山

傅山,中年丧妻之后一直未续,侍奉于母侧,其母年迈体弱,长卧病榻,为使母亲康泰颐寿,傅山便研制了以肥羊肉、莲藕、山药等八种药材和食物为原料的“八珍汤”,作为老人冬季进食的早点和调补品。径过一个冬季的精心调治,他的母奈百病尽消,精神焕发。从此,“八珍汤“之名不胫而走,人们称其为“名医孝母剂”。

这些例子都体现了儒家孝道观的精神实质,认为忠臣孝子要时刻保证君父的身体健康就必须学习并精研医术。

你想做个孝顺的子女吗?那你学中医吧!

所以在当今社会我们也需要学习一些普通的医学常识,比如急救、老年常见疾病的简单判断和家庭护理等知识,作为子女还是要了解一些,大家可以买一些专业的医学书籍进行学习,也可以在网络上电视上看一些医生的讲座,只是要注意筛选,别让错误的信息误了大事。这些都是靠我们的努力可以做到的,也是孝的体现。试想,如果天下子女都能懂一点医理,可以合理地赡养老人,不仅医患矛盾可以得到缓解,社会也会承平,人人也将安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