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到底有没有用?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没落的?谁该为此负责?

文 / 长安钟鼓楼
2019-03-14 01:02

不得不说我们在面临一个很尴尬的局面,曾经的国粹正在慢慢的没落,让人黯然伤神的时候觉得有点可惜,为什么会这样呢?当我们在向世界展示武术的各门各派和招式套路的时候,西洋的火药枪扣开了我们的国门,再厉害的武术在枪炮面前不堪一击;当我们还在为把脉和配药翻阅典籍的时候,X光和手术刀把你的内脏拿出来让你看到底哪里出了问题,然后刀子、剪子、锯子一起上,明确的告诉你能不能治得好。不得不承认,现在很多中医医生也是拿着化验单在西医门诊等着看人家的脸色,不知道他们心里是不是也很发慌,几千年的国粹,尽然被后生挤得只剩下最后的一点空间。

中医到底有没有用?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没落的?谁该为此负责?

中医,是中国很早以前就摸索出来的帮助人类抵抗疾病的法宝,是伴随着国人几千年的救命恩人。那么中医为何会这么轻而易举的就败给了西医呢?如果做一个调查问卷,结果肯定也是出人意料的,那就是嘴上喊着中医怎么好怎么神奇,能无副作用的包治百病,可是一旦生病了,绝对是第一时间跑到西医挂号检查,该检查的检查,该打针的打针,该手术的手术。虽然嘴上还骂着西医不该这也检查那也化验的,浪费钱,但还是会不假思索的选择西医,这就是现实,在爱与恨之间徘徊,最后选择了恨的那一个,中医,留给下一次吧,然而下一次真的会选择它吗?

不光是我们这样的平民不选择中医,很多名人大腕也是反对中医的。孙中山先生就是很坚定的反感中医的人,孙中山反对封建,主张创新,出过国留过洋,见过大世面,也是学习西医的人,一生都反感中医,后来自己生病了,也是坚持不用中药的,并且对著名的中医葛廉夫的面说“余平生有癖,不服中药”。到病重没办法的时候,给请了中医来看病,他也是不愿意的,只是相信西医,在无法手术的情况下病亡。还有一个就是大文学家鲁迅,他也是去日本学过西医的,在这之前他就反感中医了,因为父亲有病一直都是中医看的,没看好不说,最让他不解的就是找药引子,大冬天的要找一对蟋蟀,一公一母,结果眼睁睁的看着父亲病故,到死都不知道到底得的什么病。另外一个是蒋委员长,他作为最高统帅,竟然在全国取缔中医,因为中医没有救活他弟弟和妻子,还治不好他的性病,于是对中医耿耿于怀。还有梁启超、陈独秀、汪兆铭、傅斯年、胡适等都是反对中医的,这些人都是搞维新的,但这和中医有什么关系呢?

中医到底有没有用?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没落的?谁该为此负责?

中医究竟惹了谁?要逐渐的被抛弃呢?如果中医真的一无是处,那为何会涌现出无数的名医大家,还有许多起死回生的案例?任何一种医学都离不开两样东西,医生和药品, 医生要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药品要质量上乘,配伍得当,二者合一,才能药到病除。和西医的最大区别在于中医的临床实验不足,单凭药方和典籍是远远不够的,因为病人是不能拿来作为实验的,而且每个人的病情都是不同的,一概而论似乎有点不妥。中医的理论太多太高深,甚至包含了五行八卦和四季轮回,从精气神到吃住行,用药也是从相辅相成到以毒攻毒,药方中添加一味或者减少一味,就完全不一样了,最重要的是要熟读典籍,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要跳出条条框框,创新是很有挑战和风险的。因为实验和限制,中医的发展是很缓慢的。

从医生角度出发,也有很多地方值得深思。中医奉行的是望闻问切手段,施行的是条框内的固定方子,很多情况下要靠估摸来判断,医生的经历和经验往往起到很大的作用。我们知道西医主要靠仪器检查,一顿抽血和照射后,化验单上清清楚楚的写着哪里有问题,具体位置和生病程度一目了然,下药是很清楚的,直接对症下药,或者是手术切除。而中医就不同了,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是不能打开身体查看病情的,只能通过询问和把脉来判断,隔着皮肤和骨骼,怎么可能做到一目了然?说不估摸是不可能的,说是试着治疗也不为过,这点中医是很伟大的,等于是在黑暗中走路,连个扶的抓的都没有,完全是凭经验和感觉在治病,非常了不起了,这是西医不能望其项背的。正是由于这一点,中医就输了很大一段距离,人家是清清楚楚的看着病灶在治病,只要知道什么药治那个病就行,不需要太多的理论和经验,是个人都能当西医,中医是隔着身体什么都看不见,像变戏法一样治病,单凭把脉和询问,需要推断和前人的经验来判断,然后还有摸索中用药,还因为病情的轻重中药也是有区别的,需要根据病情变化来及时调整,实在是难上加难。

中医到底有没有用?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没落的?谁该为此负责?

正是因为中医的复杂和神秘,就需要医生要具备很高超的技术,这就要在长时间的治病中积累经验,开展创新。我们平时都是说老中医,没见过谁说那个年轻的中医手段高,一般红的中医都是长胡子拄拐杖的,就和风水先生一样,年纪越大越让人放心,这就是牵扯到经验的问题。可是人年纪越大就越谨慎,做事顾前顾后的,尽量的做到稳,容易墨守成规,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医的发展。现在的老中医很少了,大医院的中医门诊都是小伙子坐诊,凭着过去的老看法,也是让人不放心的,自然就没有人愿意看中医了,因为心里恐惧,害怕这个年轻人没经验。一方面是年龄大了不敢创新,一方面是想创新没经验没东西,矛盾也就出来了。年轻的中医医师急于求成,或者是医德不过关,早就忘了悬壶济世的初衷,为了钱而出卖医者的灵魂,故意开些没用的药,等钱挣得差不多了再真正下有用的药,没用良心的医生注定是不会有高超医术的,最起码是没人相信了,给中医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中医作为国粹,和武术还有其他的技术一样,讲究祖传和秘传,师父大多为了自己的饭碗而有所保留,不可能倾囊相授。这几年取缔非法行医,私人诊所卡的相当严,没有手续是不能从事医疗行业的,而真正的中医高手往往都是散人,属于无照经营江湖郎中,就算是想看病国家也是不允许的,在很大程度上让中医人才更加凋零。对于这一点相信很多人都是心知肚明的,我们这就有一例,让人无可奈何,有个骨科老中医,他师叔曾经到中南海给周总理治过腰椎病,也是当地的骨科研究所骨干成员,师兄弟三人,一般不收徒弟的,两个师叔因为传人的悟性问题,已经失传了,他是接了父亲的衣钵,有些手段。前些年管的不严,家门口都能排出长队,好多大城市的有钱人都是用高档小车接去看病的,对跌打损伤和骨质增生有独特疗法,很多在医院上钢针打石膏模子的人因为效果不理想都来这里。可是呢?就因为没证而被抓了,可能他的骨科治疗技术也要失传了。因为这样的问题,好多农村的中医高手无路可走,只好把一身的本领带进棺材,这是中医的一大损失,是无法弥补的损失,随着这些人的远去而没有过硬的继承人,人们也就慢慢的对中医失去信心了。还有些老中医在传承的时候是留有一手的,一般都把自创的绝技保留着,以防徒弟红了抢了他的饭碗,如此一代一代的克扣相传,留下的还有几分精髓?

中医到底有没有用?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没落的?谁该为此负责?

说了医生,就不得不说药物,这个也是影响中医的效果的。原汁原味的中医对中药的选择和用量是非常讲究的,也是很苛刻的,不同药物的生长地和生长期乃至采摘期都是严格要求的。有些药物是要春季采摘嫩芽的,有些则要秋季采摘成熟的果实,还有些则要用鲜活的枝叶,还有些要用陈年旧体,用错了效果肯定不好的。就拿山药来说,淮山药是上品,而且要秋分以后才挖的效果更好,现在呢?全国各地都在种山药,管他淮南淮北和海南塞外的,只要能长我就种,挖了能卖钱才是王道。还比如人参,年份越久的越好,而且是深山老林的野生人参才有好的药效,而如今呢?果园子树下就能种,不长了就加化肥和营养液,管他年份不年份的,只要能卖就行,这样的药进入药铺,吃不死人的真的,要想药到病除怕是有难度,这能怪中医不行吗?还有些药材,因为卖相不好或者采挖期不对,就用化学药水浸泡,本来要自然晾干的就用机器快速烘干,甚至是拿长得像的来代替,药材市场鱼目混珠,作假手段层出不穷,能买到原生态的上好中药材是很难的。

最后就是医疗条件和器材的应用,中医明显输了一程。在这个充满科学味儿的时代,任何不谨慎的东西都会被无情淘汰,中医也不能幸免。西医战胜中医是科学的功劳,各种先进的仪器的使用,让西医诊断变得简单化,化验和CT拍片能够清楚的看到病变部位和病变程度,直接就能根据病情用药。而在药品上西医也是胜过中医的,合成和提纯手段能让西医只使用药物的一种成分,把其他无用的或者有副作用的成分去掉。中医就无法做到这样,似乎还停留在五百年前的年代,所用的器材也就是银针和竹夹板,检查上还是望闻问切的老一套,无法彻底让医生看清病灶。而药品上也是如此,各种中药的配伍还是那个样子,有时候的药方里不得不添加本来不治病的药物来中和比较猛的药的毒性,更是无法去除药物所带来的副作用。西医治不好病会被骂,而中医同样治不好病却没人说话,认为那是该死了,大罗神仙也救不活,命该如此,这也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偏见。

中医到底有没有用?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没落的?谁该为此负责?

中药无法进入美国市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说明书,也没有临床数据。这个国人都是很明白的,中药拿回去煎,一天三顿,尽量不要吃肉喝酒,就完了。而西药都是有一大张说明书的,上面写的清清楚楚的,什么药品名称、化学式、用法用量、性状禁忌、注意事项、适用人群、保质期、生产单位,临床表现等,只要能认得字都能用药,而且西药是可以以超市的形式来卖药的,中药就不行,除了民间的单方能自己捣鼓,复方药必须得医生开方配药,禁忌和副作用是未知的,没有人敢保证吃不出问题来,口说无凭,也没人找医生的麻烦。

大病的疗效还是西医有把握,越来越高超的技术让中医望而却步,自认不如。就拿心脏病来说,心脏搭桥是中医无法想象的,而西医在这方面已经相当成熟了,大一点的医院轻松做这个手术,还有心脏起搏器和换心脏,更是中医不敢想象的。还有传染病和断肢再接,西医的发展远远甩掉了中医。西医分的类很细很精,甚至到了器官的分类,有专门的科室治疗,而中医呢?最多就是内科骨科妇科和儿科,好多中医都是全能的,大人小孩、男女老幼、跌打损伤、消化不良都是他一个人说了算,更神奇的是有些中医号称包治百病,甚至就是一包药就能解决所有病痛,想想也是不可能的,有没有一种药是能治白内障又能治脚气的?含糊不清的盲目乐观,然后就是自吹自擂的挂招牌怎么能行?单单是疑难杂症和无名肿瘤就说不清到底是什么,怎么去对症下药?就连简单的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都没有明确定论,更何况五脏六腑内的病变差异。

中医到底有没有用?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医没落的?谁该为此负责?

中医是国粹,不能丢,但要改变以往的观念,不借助科学是不行的。假如能借助各种检测仪器,再加上药物成分提纯手段,外加手术,再把人才和技术留住,把药材质量把住,相信中医还是很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