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这些病都是堵出来的!医生提醒:这5个舒筋活络穴,一按有效
中医有云“经络通百病消”,可见经络的疏通对身体健康非常重要。那么要想疏通经络应该怎么做呢?
经络一旦被气、血、湿、热、寒等物质“堵”住了,各种疾病都会随之而来。如今气温回暖,即将入春,而春季正是疏通的好季节。此时用好下面这5个穴位,就能助你经络全畅通、健康无病痛!

气郁一般是因为情志不舒、气机郁结所致,长期心情压抑不得发泄,从而使体内器官发生淤塞。
通常表现精神不振、失眠多梦、易怒善哭、胸胁胀闷、腹部胀满、咽部有异物感等症状,女性可能还会有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等表现。

疏通法,膻中穴
膻中穴是位于人体的胸部正中,为八会穴之一,是脏腑之气汇聚的地方。《黄帝内经》中曾说:“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意思是说膻中穴是心包经的令官,如果出现胸闷、心郁的情况,按摩膻中穴就可以驱散心中的郁闷之气,让心情变得愉悦。
此外,膻中穴还有较好的强心作用,经常按揉,不仅可以宽胸理气、止咳平喘、宣肺化痰、通阳化浊、开郁散结,对于女性乳腺健康也十分有益。
位置
两乳头连线中点的位置。

按摩方法
取仰卧位或端坐位,用中指的指腹点揉穴位,顺时针和逆时针交替点揉。力度适中、手法均匀,每天早晚各按摩1次,每次3~5分钟即可。
小贴士
众所周知,白萝卜顺气的功效非常好,此外柑橘、香菜也是非常好的理气食材,都非常适合气郁的人食用。


血液运行不畅,郁积于经脉或器官之内呈凝滞状态时,就被称为血瘀。
皮肤上易现淤青,脸上容易长斑,牙龈易出血,口唇乌紫,小便少且颜色深等,都是血瘀的表现,若不及时治疗,轻则引起头晕、头痛、耳鸣、健忘,重则引发心梗、脑梗、心绞痛等症。

快速发现血瘀证
平躺,两腿屈膝,将双手放在两侧。请别人把手轻轻放在自己的腹部,若轻压无疼痛感,慢慢加重力道后有拒按的情况,有时甚至还能摸到一些包块,就说明自己体内可能有血瘀证。
疏通法
合谷穴
合谷穴又称“万能穴”,它的治疗作用很广,有疏通经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的效果,还可以缓解便秘,预防老年痴呆等症。
合谷是全身反应的最大刺激点,经常按揉还可以辅助降低血压、镇静神经,有很好的全身调理保健功效。
位置
五指并拢后,虎口处凸起的最高点就是合谷穴。如果位置正确,按压时会有轻微发麻、肿胀的感觉。

按摩方法
用拇指指腹垂直按压此穴,每次1~3分钟,早中晚各3次。

湿邪伤人隐蔽,初期时并没有明显症状,但渗透力强,可逐渐使人五脏失调,从而引发各种疾病。
头发爱出油,脸色黯黄易起痘,大便粘滞不畅,小便浑浊,胸闷乏力,嗜睡肢肿,小肚子变大,体型变胖......这些都是体内湿气重的表现。
而脂肪肝、高血压、痛风、哮喘,甚至恶性肿瘤等疾病的发生,都与湿邪有一定的关系。

疏通法,足三里穴
足三里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穴位之一,按摩这个穴位有通经活络、疏风化湿、补中益气、扶正祛邪的功效,同时还有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所以想要祛除湿邪,按摩这个穴位很有必要。
位置
膝盖骨外侧下方凹陷处再往下约3指宽处。
按摩方法
用大拇指按压或顺时针揉按穴位5~8分钟,待局部有酸胀感时则为有效。
小贴士
红豆、薏米都是祛湿邪的好物,体内有湿气时,喝红豆薏米汤的功效也很显著。

上面这几种情况很多人都听说过,然而“热毒”大部分人就不太了解了。其实热毒就是指火热郁积在体内堵塞经络,像浑身发热、皮肤红肿热痛、起痤疮、全身关节肌肉酸痛等都是热毒的主要症状。
热毒未能及时排出体外,大多是因为肝功能受损所致,所以肝脏受损也是热毒的一个典型症状。

疏通法,曲池穴
曲池穴隶属手阳明大肠经,而大肠经与肺经相表里,故此穴既可清外在之风热,又能泻内在之火邪,是表里双清的要穴,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祛风、消肿止痛的作用,尤其对于关节疼痛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位置
轻抬手臂,屈肘后将手臂内弯,此时手肘关节的凹陷处即是曲池穴。

按摩方法
建议采用点按的方式。用拇指指腹按住曲池穴,有酸痛感后再逐渐用力深按,保持2~3秒后松开,休息3秒钟再继续。一按一松为一个循环,重复3~5分钟即可。
此外,中医上讲“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有热毒的人平时可吃些寒性及凉性的食物,如莲藕、竹笋、冬瓜、丝瓜、苦瓜、菠菜等,以祛除火邪、疏通经络。但不建议食用冷饮,以免伤害肠胃。


过了一整个冬天,身体多少都会受些寒气。如果受寒过重,淤堵在体内,就会伤及阳气,出现畏寒腰冷、四肢冰凉、面色发白、易拉肚子等症状。
疏通法,内关穴
内关穴是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也是中医治疗胃痛和腹泻的常用穴位,从古用到今,效果都不错。
此外,心慌胸闷、心中烦躁的人以及心绞痛病人也可经常按揉此穴,可镇静安神、宽胸理气。
位置
腕横纹向上约三指宽的中央凹陷处。

按摩方法
大拇指垂直按压在内关穴上,其余四指握紧手臂下端,力度以产生酸胀感为宜。没有心脏病的人每日两次,每次按压两分钟左右即可。
有寒邪困扰的人,还可以多喝些热汤、小米粥来散寒。此外,适当运动让身体出一身汗,体表的寒邪也会消散。

上面的这些疏通法只能做简单调理之用,如果症状严重、身体有明显不适的,还是应该到医院,找医生进行诊断治疗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