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祛痰湿的方剂,看看名医张锡纯是怎么用的

文 / 骨伤的杨张张扬
2018-07-25 20:25

关于祛痰化饮的方剂,我们来看看名医张锡纯的运用,这是对临床真正有用的知识。且看正文


理饮汤

【方歌】

张氏理饮汤 橘红朴芍姜

苓桂术甘剂 温阳化饮去

【组成】 於术四钱 干姜五钱 桂枝尖二钱 炙甘草二钱 茯苓片二钱 生杭芍二钱 橘红钱半 川厚朴钱半

【加减】 服数剂后,饮虽开通,而气分若不足者,酌加生黄芪数钱。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通阳化饮,健脾利湿。

【主治】 心肺阳虚,致脾湿不升,胃郁不降,饮食不能运化精微,亦为饮邪,停于胃口为满闷,溢于膈上为短气,渍满肺窍为喘促,滞腻咽喉为咳吐黏涎。甚或阴霾布满上焦,心肺之阳不能畅舒,转郁而作热。或阴气逼阳外出为身热,迫阳气上浮为耳聋。然脉必弦迟细弱方可。

【方解】 心肺阳虚,不能宣通脾胃,致多生痰饮。脾胃属土若地,心肺临上,正当太阳。阳气宣通,天光下照,胃中水谷运化,清升浊降。惟心肺阳虚,不能离照当空,脾胃失其宣通,饮食停滞,若阴雾污淖,则痰饮生。痰饮郁塞上焦则胸闷,渍满肺窍则喘,阻遏心肺阳气四布则热。方中桂枝、干姜以助心肺之阳而宣通之;白术、茯苓、甘草以理脾胃之湿而淡渗之;厚朴,叶天士谓“厚朴多用则破气,少用则通阳”,欲借温通之性,降胃通阳;橘红,助白术、茯苓、甘草以利痰饮。白芍,滋肝阴、敛虚火,况其善利小便,小便利而痰饮自减乎。全方共奏通阳化痰、健脾利湿之效。


【衷中参西医案摘录】

一妇人,年三十许。身形素丰,胸中痰涎郁结,若碍饮食,上焦时觉烦热,偶服礞石滚痰丸有效,遂日日服之。初则饮食加多,继则饮食渐减,后则一日不服,即不能进饮食。又久服之,竟分毫无效,日仅一餐,进食少许,犹不能消化。且时觉热气上腾,耳鸣欲聋,始疑药不对证。求愚诊治,其脉象浮大,按之甚软。愚曰:“此证心肺阳虚,脾胃气弱,为服苦寒攻泻之药太过,故病证脉象如斯也。”拟治以理饮汤。病家谓,从前医者,少用桂、附即不能容受,恐难再用热药。愚曰:“桂、附原非正治心肺脾胃之药,况又些些用之,病重药轻,宜其不受。若拙拟理饮汤,与此证针芥相投,服之必无他变。若畏此药,不敢轻服,单用干姜五钱试服亦可。”病家依愚言,煎服干姜后,耳鸣即止,须臾觉胸次开通。继投以理饮汤,服数剂,心中亦觉凉甚。将干姜改用一两,又服二十余剂,病遂除根。

一妇人,年四十许。上焦满闷烦躁,思食凉物,而偶食之,则满闷益甚,且又黎明泄泻。日久不愈,满闷益甚,将成鼓胀。屡次延医服药,多投以半补半破之剂,或佐以清凉,或佐以收涩,皆分毫无效。后愚诊视,脉象弦细而迟。知系寒饮结胸,阻塞气化。欲投以理饮汤,病家闻而迟疑,似不敢服。亦俾先煎干姜数钱服之,胸中烦躁顿除。为其黎明泄泻,遂将理饮汤去厚朴、白芍,加生鸡内金钱半,补骨脂三钱,连服十余剂,诸病皆愈。

一妇人,年近五旬,常觉短气,饮食减少。屡次延医服药,或投以宣通,或投以升散,或投以健补脾胃,兼理气之品,皆分毫无效,浸至饮食日减,羸弱不起,奄奄一息,延愚诊视。其脉弦细欲无,频吐稀涎。询其心中,言觉有物杜塞胃口,气不上达,知其为寒饮凝结也。遂投以理饮汤,方中干姜改用七钱,连服三剂,胃口开通。又觉呼吸无力,遂于方中加生黄芪三钱,连服十余剂,病全愈。方书谓,饮为水之所结,痰为火之所凝。是谓饮凉而痰热也。究之饮证亦自分凉热,其热者,多由于忧思过度,甚则或至癫狂,虽有饮而恒不外吐。其凉者,则由于心肺阳虚,如方名下所言种种诸情状。且其证,时吐稀涎,常觉短气,饮食廉少,是其明征也。


邑韩蕙圃医学传家,年四十有四,偶得奇疾。卧则常常发搐,旋发旋止,如发寒战之状,一呼吸之间即愈。即不发搐时,人偶以手抚之,又辄应手而发。自治不效,广求他医治疗皆不效。留连半载,病势浸增。后愚诊视,脉甚弦细,询其饮食甚少,知系心肺脾胃阳分虚惫,不能运化精微,以生气血。血虚不能荣筋,气虚不能充体,故发搐也。必发于卧时者,卧则气不顺也。人抚之而辄发者,气虚则畏人按也。授以理饮汤方数剂,饮食加多,搐亦见愈。二十剂后,病不再发。

以上内容选自《张锡纯方剂歌括(修订版)》

声明:文章转载仅作分享,如有涉及侵权烦请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进行删除。

诚邀稿件,欢迎投稿:[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