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真的从0开始,遇到你就是1了

文 / 话说仲景
2018-07-03 16:22

以下是我在千聊直播间——话说仲景的第一场公开课演讲讲稿,演讲很少有随即随性的发挥,基本还是要写讲稿和练习演讲。


我还没有那么紧张过,所以这次演讲我练了不下30次,回想参加校园的创业大赛,以及去年吴晓波频道的成长日演讲也没有过的经历。

我是89年的一名创业者,专业是市场营销,实际现在是一名品牌运营员;喜欢音乐、爬山和旅行,向往着诗和远方,实际现状是毕业之后就很少旅行,还好爬山一年还有六、七次,做着一份我挺喜欢的职业——运营。

现在,三个月失业状态下运营着一款项目,不知道,你,看到了吗?是兼具中医社群和在线课程一个公众号,倡导中医管理身体,让小伙伴们GET到中医养生的一枚社交硬通币技能,欢迎各位前来踩场(不好意思,打个小广告)。希望我们的三大国粹之一的中医,会受到8090后的欢迎,越来越多的枸杞党。

回想起前三个月,不是收获了CEO的头衔而是收获这三个月内懂得处理压力和情绪,还能教周围的朋友如何应对这些。

作为小白领,我资金不多,作为创业者,我只是知道运营方向却还没有产品,也不熟悉中医领域。但是奔着2018年付费内容的滔滔大潮流,握着手里的5万元,就去创业了。一鼓作气,在今年4月开始注册公司,到六月的现在,每个月看账单就开始掉头发了,原来事情还真没有那么容易。

特别是你希望售卖产品,但是人群和产品都还没有到位,其实这在互联网有点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只要有其中一端——好产品或者十万粉丝,都可以顺理成章开业了。

原以为只要在喜马拉雅、千聊、荔枝微课上传好的内容产品就好,才发现没那么简单。想要和喜马拉雅合作一款付费产品,得是全国或者业界相当出名的人;想要和千聊合作一款付费产品,以“中医主题的课程目前暂时不在我们的考虑范围内哦”为由拒绝了,倒是荔枝微课递出了橄榄枝。至于为什么没在荔枝微课开课,看看图片,他们正在系统维护阶段,所以创业遇到突发事件,最重要是变通。

也就是,没有强有力的流量支持。

那就放一边,去找大咖中医,做内容产品。

天知道,我一个月去了多少次广东省中医院,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南方医院跑了,才遇到两位年轻有为的主治医生愿意和我进一步沟通,待我坦诚交代是独自一人运营中医在线课程后,只有一位珍贵的医生还答应与我保持联系,观望我这只潜力股。

没有强大的中医大咖,去找找第三方流量——同盟合作。

我就通过新榜,去找了很多同是中医属性的微信公众号大号,准备与这些公众号合作(我有不知道自己哪里来的自信),这里介绍一下所谓大号,粉丝基本过百万。好不容易通过微信公众号联系这些大号,有合作意向的仅仅是四家,聊完天之后(我估计被嘲笑是乌托邦了),只剩下两家了。

为表诚意,约了其中一家在线下聊具体合作方式,学到了很多(虽然最后还是没有合作)。确实很多公众号很欢迎那些同属性有价值的课程,所谓有价值的课程是说它已经是爆款内容了。

于是又回到了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回到2018年6月,我很自豪地告诉你,流量我还是没有(请看看这次直播课程的听课人数就知道了)。但是,我已经找到了几位中医师,也打算关了公司办公处。

我现在做的中医项目,感觉要走很长一段路,需要一边工作一边启动。我现在做的中医项目,感觉慢慢靠谱,有不错的中医师打算与我一同努力来写文章,在新社区回答网民问题,开直播以及参与短视频拍摄,这样就是很大的支持了。

有朋友问我如此低产值,高能耗的中医项目为什么不放弃,我说是一种缘分。

从小学到大学,我基本都是西医的忠实粉丝,乃至于我如果感冒咳嗽,自己就可以去药店去买药了。也还好,我的体质比较强(那也是,学习八卦掌武术的人底子还是可以的),去医院基本几年才一次,倒是经常喉咙上火会一年去几次药店,也就不奇怪一条街就有2~3家药店,药店它非常便利,最起码不用排队。

会喜欢上中医,倒是因为同宿舍的舍友,她与我相反,经常生病,有两次她生病的特别严重,也就是感冒和鼻炎,她去医院花了200~300人民币,过了一周还不见好转,我只好找那三代都是中医的朋友给室友看看,结果感冒就是一剂中草药两天就痊愈,而鼻炎还是用了一周时间,纯中药滴在鼻子,费用前后加起来不用30RMB,好廉价。

感觉到中医既有疗效有便宜,还比西药安全,妥妥地转作中医粉,现在的我,每周一次去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向秦敏医生跟诊。但是,别误会,纯中医爱好者,我只打算入门中医以及能做好“家庭保健员”角色就足矣,不会去师承成为中医师。

说实在的,我一开始先去和之前自学中医的朋友请教,知道了原来移动网络还没有流行之前大家都在自学中医网聚集和学习,可惜现在属于被流放的状态,大部分朋友转移到微信或者其他手机移动端。

后续朋友推荐了APP如“大家中医”、“大象中医”、“医口袋”;微博推荐了“经方古中医”、“ 芋头微波”、“ 中医心灯”;微信推荐了徐兵的“厚朴中医学堂”、正安中医馆的“北京正安文化”、“灵兰中医”还有刘希彦的“希言馆”;网上视频推荐了郝万山讲的《伤寒论》,王洪图讲的《黄帝内经》,倪海厦讲针灸;书籍循序渐进推荐了《中医基础理论》、《诊断学》、《腧穴学》、《经络学》、《针灸学》、《人体解剖学》

在我实际学习下,我会觉得,要看书籍和网上视频,旁边有医生指导比较好。我的师兄师姐让我师承学习,第三年就可以做医师助理了,只是我颇为喜欢我的工作——运营,而中医则是我的业余爱好。透露一个小消息,师承是要缴费,费用要10万,有点小贵,我是直接找名医生来去学习的,不太放心培训机构。现在正在啃《中医基础理论》这本书,斩下第一关。

我相信,小米的参与式成长。所以我来上公开课,聊一聊创业哪些事情,重点是我还在路上,想召集中医粉们一块来打造一个好玩的市集,参与有趣的社群,见证中医项目的诞生。不知道,你在哪里?

所以,如果你对中医和中医感兴趣,请关注我的直播间,如果你周围的朋友对中医有好感,请转发我的公开课给他听听,也许他会成为我的志愿者或者我的金主爸爸。当然我也会在公众号“话说仲景”把今晚的公开课写成文章发布,欢迎来我的公号找我聊天。而且,下一次我会在2周内做适合8090后的直播中医课。不知道你喜欢什么课程,可以在直播下方留言。希望是多久时间,什么主题?我个人比较倾向做一期久坐一族的中医预防和养生公开课,不知道你们意下如何?

如果你是在广州的中医粉,可以直接到我的公众号“话说仲景”加我的小助手,希望邀请你和我一块来参与创建中医研究社社群,甚至是创建一月一期的中医趣味市集。(忘记告诉大家深圳农艺市集和广州的农友会我认识很多新农人,结合农业+手作+中医分享会,一定很精彩。)

谢谢大家的捧场,下回见。别忘记关注我的直播间,收听我下次的公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