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气在体内“安营扎寨”?熬汤时加1点它,湿气消失的无影无踪!
清代医学宋加在湿气论一书中, 人知避风寒,而不知避湿,盖湿伤人隐而缓,隐则莫见,而受之也深,缓则不觉,而发之也迟,意思是大家都知道躲避风寒,但是却不知到逃避湿气的侵害,等发现的时候,还不重视,则湿气就会给你身体造成很大的困扰。下面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湿气吧!
人体的湿气产生有外湿和内湿两种情况:
1、外湿
多因患者伤于雾露,或汗出沾衣,或水中作业,或涉水淋雨,或居于潮湿之处而得。发病有由表入里的转变规律,因病变部位的不同而症状各异。
浅则伤人皮肉筋脉或流注于关节,深则可入脏腑。如湿郁肌表,可见恶寒无汗,发热体酸,头重如裹,身重而痛等症;湿阻经络,则见肢体重着酸痛,或经脉拘急或痉挛等症状;湿着筋骨成为湿痹,又可见肢体关节疼痛重着或肿胀、痛有定处、手足沉重等症状。
2、内湿
内湿可因外湿侵入人体,影响脾的生理功能而形成,称为湿困脾土。也可因饮食不当、劳倦思虑等原因损伤脾脏,或因肾阳衰弱引致脾阳不振而形成。
因脾主运化,与人体内水液的代谢和输布密切相关,脾脏虚损,失去其正常的生理功能,则人体内水液聚而成湿,甚至积而成水。内湿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精神困倦,食欲不振,口腻不渴,胸闷痞满,呕吐痰涎,便溏泄泻,或尿少浮肿,或妇女白带量多等症状。
内湿在人体内还可进一步演变发展,如上入胸膈,则可形成湿蔽清阳,严重者可产生神识如蒙的症状;或胸络痹阻,发生胸痹胸痛。如壅结于大肠,又可见大便下血、血色不鲜,或紫黑如赤豆汁等症状。
民以食为天,从饮食下手祛湿
1、红枣桂圆黑糖糙米浆
食材:红枣、桂圆、黑糖、糙米、大豆、红薏仁。
做法:将糙米蒸熟,再加入去核红枣、桂圆肉、黑糖,外加一勺大豆和红薏仁,用调理机打2分半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利水消肿、抗疲劳、增强免疫力。
2、木瓜银耳薏米羹
食材:木瓜半个,薏米50克,干银耳5克。
做法:薏米洗净,用清水浸泡2小时;干银耳清水泡发后清洗干净,去掉根部,撕成小朵;木瓜去皮去籽切成滚刀块。将泡好的薏米和银耳放入砂锅中,大火煮开后转小火炖1小时,至薏米银耳软烂。然后将切块的木瓜放入,继续炖15分钟即可。
3、无花果麦仁汤
食材:无花果6颗,薏仁30克,麦仁20克,原色冰糖适量,水适量。
做法:将薏仁,麦仁放到锅中加入水煮开,开锅后小伙煮30分钟,然后放入无花果,再煮20分钟即可。
功效:滋阴润肺、止咳平喘、去火祛湿。
4、山药胡萝卜排骨汤
材料:新鲜山药80克、玉米40克、胡萝卜40克、猪排骨100克、水800毫升(约3碗)。
做法:山药洗干净削皮切块,立即放入盐水中防止氧化,在盐水中抓洗几遍以清除表面粘液,最后以清水洗净;胡萝卜洗干净削皮切块,玉米洗净切小段;猪排骨洗净,斩段,飞水;将所有材料放进瓦锅,加入水800毫升,武火煮沸后,改为文火煮约1。5小时,汤快煮好后武火煮沸,把汤表面的浮油撇掉,然后加盐调味即可。
传承200余年的24味名贵中药熬制的祛湿名方
从中医角度来讲,湿气严重是有分类的,但是这种分类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分类,很多人会发现自己既有湿热的症状也有寒湿的症状,就是这个原因。所以单纯的用某一种食材去湿气的话,很难达到理想中的效果。那么,有没有能够阴阳协调、标本兼治、全方面的健脾祛湿,调养身体,平衡阴阳两级的方法呢?那就是始于1895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此方采用薏苡仁、芡实、茯苓、白扁豆、藿香、鸡内金、百合、葛根、菊苣、魔芋粉、甘草、砂仁、肉桂等健脾祛湿效果最好的中草药材,经过了三煎三榨的慢火熬制,达到一个64倍浓缩的最佳状态,将药性发挥到极致,最后以蜂蜜收味,形成独特的口味,并且可达到“滴水成珠的效果。
使用2到3周后的反馈得知,97%以上的人群都能够达到一个健脾祛湿、消肿解毒、滋养身体的目的,得到了医学界的一致好评,已经在国家食药监局备案。很多外国人群也慕名肖/`.`之`/.清`.`湿`·..饮前来在网上咨询健脾祛湿的问题,但是因为距离较远,仍然存在邮寄的问题。对于国内的人群来说,快递随处可达。
温馨提示:祛湿小妙招
运动出汗是很好的去湿气,特别是夏天不要开空调、风扇,身体里面的汗一定要出来,否则你的湿气太重,到了冬天肯定会得病的。每天坚持适量的运动,对身体是非常有益的。运动可以纾解压力、活络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
现代人动脑多、体力消耗少,加上长期待在密闭空调内,很少流汗,身体调控湿度的能力变差。试试看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任何“有点喘、会流汗”的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增加水分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