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为啥讲“寒露不露脚”?寒露过后老中医都是这样养生的!

文 / 生姜养生文化
2017-10-08 14:26

10月8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寒露”,寒露之名相对白露而来,此时的气温比白露更低,地面的露水更冷,快要凝结成霜,故名“寒露”。如果说白露标志着炎热向凉爽过渡,暑气尚未完全消尽,那么寒露则是天气转凉的象征,标志着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渡。

中医为啥讲“寒露不露脚”?寒露过后老中医都是这样养生的!

正如俗语所说“寒露寒露,遍地冷露”,提示天气真的转凉,已经离冬天不远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季节的转变,寒露时节已到深秋,气候除了明显转凉外,湿度也逐渐降低,早晚清凉、风高物燥是寒露时期的气候特点,所以,防寒防燥是本时期养生保健的首要任务。

中医讲:寒露不露脚

中医说为何“寒露不露脚”。今日寒露,关于寒露节气,一直流传着“寒露不露脚”的习俗。为什么这个时节不能露脚呢?中医专家指出,寒从足生,尤其是此时节过后,万物随寒气衰退,天气由热转寒。

中医为啥讲“寒露不露脚”?寒露过后老中医都是这样养生的!

寒露是热与冷交替的节气,寒露后,气候由热转寒,万物随寒气逐渐衰退。中医学认为,寒露过后,避免受凉,对于身体保健十分重要。

进入寒露后,就不能再“秋冻”了,夜晚温度将会降得更低,因此老人、小孩要特别注意保暖,不要赤膊,以防凉气侵入体内。最重要的是注意脚部的保暖,以防“寒从足生”。“寒露不露脚”,正是这个道理。脚离心脏最远,血液供应较少,再加上脂肪层薄,保温性能差,非常容易受到冷刺激的影响。

因此,寒露过后足部保暖是重中之重,除了要穿保暖性能好的鞋袜外,还要养成睡前用热水泡脚的习惯,热水能使血管扩张、血流加快,改善脚部皮肤和组织营养,可减少下肢酸痛的发生,缓解或消除一天的疲劳,同时还能提高抵抗力。

除此之外,还应当注意饮食作息,保护肺胃。多吃银耳、萝卜、莲藕、百合、沙参、梨等食品,少吃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作息方面宜早睡早起,劳逸结合。既要防止受寒感冒,又要经常打开门窗,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人们在寒冷的季节也应进行户外活动,愉悦心情,增强体质。

中医为啥讲“寒露不露脚”?寒露过后老中医都是这样养生的!

寒露时节喝补气茶养颜

从寒露这一天开始,早晚温差逐渐加大,许多有经验的主妇都知道秋天进补很有必要,然而,一些体质虚弱的人,大多只要气候变化,季节更替,就立马问题百出,就甭提进补食物了。其实,这正是气虚惹来的烦恼,也是衰老的迹象。

让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气虚体质吧。形体虚胖,面色萎黄或恍白,唇色淡白,毛发没有光泽,平素易乏力,倦怠少气懒言,少动喜静,或平时遇风即打喷嚏、流清涕,舌淡,脉细弱的人。我们称作气虚体质。气虚体质者多为元气不足,主要原因是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病后体虚所造成。由于气虚,肌表不固,稍一活动即容易出汗,遇风寒或穿衣不慎,即容易感冒,劳累后容易头晕,气喘。

气虚的人需要补气,根据中医的原则,补气要把握剂量,缓图渐进,不可峻补,气有余便是火,补气不当,会生内热,补气太过,易于滞气,故补气同时可加行气之品。那气虚的人如何改变自己的体质呢?一味补是不妥当的。通过茶饮补气,味较清淡,缓图慢补,药效持久,是较好的方法。

中医为啥讲“寒露不露脚”?寒露过后老中医都是这样养生的!

下面就介绍几个补气调体的茶饮方

1、生姜红枣饮:

鲜生姜(老姜)3克切薄片,加水500毫升,小火煮20分钟,再加入红枣6-10枚,桂圆6-10只,小火炖到红枣酥烂,吃红枣和桂圆,喝汤。如果能加入一点红糖,那更好。每天睡前吃一次,这种吃法,味道好,营养好,红润脸色效果不错。

2、活力补气茶:

人参花2克,扁豆花2克,虫草花2克,芍药花2克。开水冲泡,当茶饮用。具有补元气,健脾补肺的功效。

中医为啥讲“寒露不露脚”?寒露过后老中医都是这样养生的!

3、甘麦大枣茶:

甘草5克,大枣6枚,小麦30克。水煎去渣,代茶饮用。具有补气和中,养血安神的功效。

4、人参蜜茶:

人参10克,白糖30克,蜂蜜50克。。加水煎煮,当茶饮用。有大补元气,减少疲劳,增强抗病能力的功效。

另外,气虚质者性格内向,情绪不稳定,胆小喜欢冒险,应培养豁达开朗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可过度劳神,避免过度紧张,保持平和的心态,不宜过思过悲。平时应注意保暖,不要劳汗当风,应微动四肢,使气血流通,不可过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