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湿气重的这7种症状,看看你中了几种?七个方法帮你赶走湿气!
夏日炎炎,我们经常听见别人提起三伏天,三伏天在7月12日就已经开始了.你知道三伏天是哪三伏?时间多长吗?
2017年7月12日~2017年7月21日为初伏 10天
2017年7月22日~2017年8月10日为中伏 20天
2017年8月11日~2017年8月20日为末伏 10天
三伏天代表着一年中最热、最闷的时期。三伏天快到来的时候,你是不是发现早上起来人特别困乏无力,刷牙的时候嗓子恶心,口干口苦,月经不调,痛经,一照镜子发现自己容颜憔悴,皮肤暗谈无光......
如果你伸出自己的舌头,十有八九会发现自己:舌头边缘有锯齿状,白白的舌苔铺满了整个舌头,舌头中间还可能有裂纹......
如果你去医院,很可能也查不出什么疾病。但你并不放心,因为每天,你可能都会受到下面这些症状的折磨:三伏天湿气重的这7种症状,看看你中了几种?
(1)大便不成形,溏稀或者便秘;
(2)口干,口苦,口臭;
(3)痰多,咳嗽,嗓子不清爽;
(4)头发油腻,脱发,白发;
(5)肥胖,减肥后容易反弹;
(6)浮肿,眼袋下垂;
(7)腰酸关节疼痛;
等等......
我们将齿痕舌或者舌苔黄腻,大便溏稀不成形,满脸油腻,嗜睡,困乏无力等等这种状态称为湿气重。湿气是风、寒、暑、湿、燥、火六种病邪之一,最重要的一个常识。体内湿气重,导致水湿内阻,造成舌头胖大,舌的边缘受到牙齿的挤压,久而久之,就成为了齿痕舌。所以舌头边缘有锯齿,说明体内长期有湿气。
三伏天是治疗冬天疾病的最佳时机,就好像我们打预防针一样,花更少的钱提前消灭记性。其主要原理是根据《黄帝内经》阴阳学说:“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借助夏天阳气最旺时节,三伏天采用艾灸、火疗、刮痧、拔罐、或者药浴、或中药内服等方法作用与人体经络脏腑,能够助阳生发驱逐体内风寒湿邪。
长辈们包括年轻人无论天气多热、多闷都不会做的的4件事,是那些吗?
1.不对着吹------肌肉抽筋、酸痛
在夏天气温平均38度,生长在现代的宝宝们是不可能不开空调的,但你知道为什么只要你一开空调,长辈就会提醒你:“不要开那么冷,不要对着吹”的意思吗?因为皮肤长时间在冷空气里,毛孔是紧紧闭上的,越冷越闭的紧。时间长了,这时候还有冷风吹到皮肤上的话,就会出现肌肉和皮下组织慢性炎症,就会出现肌肉持续痉挛、后背酸痛的后果。所以平时温度建议在25度左右,睡觉时要注意手脚裸露的地方盖上毛毯。
2.不急着喝------胸闷、头晕
出门在外,回到家的时候必然是第一时间去喝水,咕噜咕噜的就解决了一杯。可你知道为什么长辈们却慢悠悠的喝呢?他们不渴吗?不,在这么炎热的天气里,补充水分是非常重要的,哪怕你不想喝,你的身体都会强迫你喝的。
之所以长辈们慢慢喝,是因为喝水太快,水分会快速进入血液,在肠内被吸收,使血液变稀、血量增加,心脏不好,尤其是患有冠心病的人就会出现胸闷、气短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心肌梗死!所以平时喝水不要急,只要少量多次,每次只喝100~150毫升,这样身体吸收得更好,也不能贪凉,10度以上的温水对身体最好。
3.不贪吃冰冷食物------肠胃消化不良、腹泻
虽然天气很热,但我还是要说:不要吃太多冰冷的食物。因为夏天肠胃本来就比较虚弱,如果短时间里吃太多的冷饮就会使肠胃受到过量的刺激,会加速蠕动,影响食欲。而吃太冷的食物就会导致体内温差过大,就容易导致腹痛和腹泻。所以在吃了寒冷食物之后,可以加些姜进饭菜里暖暖胃。
4.不过早锻炼------呼吸困难、缺氧
白天气温高,不少爱运动的人通常会在早上或旁晚的时候锻炼。在晚上可以看见老一辈在跳广场舞或者其他运动,但却很少见到在6点前有人锻炼吗?因为长辈们都知道植物在晚上是会进行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呼出大量的二氧化碳,而在太阳出来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6点前是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时候,而7点半左右则是氧气最新鲜的。
那么在三伏天如何养身去湿气呢?
1:在三伏天这么炎热的天气里,身体会流失大量体力和各种成分,所以肉和蔬菜要均衡搭配,不能光光吃肉也不能单单吃蔬菜。吃肉不吃油腻、不熟、难消化的食物,蔬菜可以吃薏米、莲子、茯苓、蚕豆、鸭肉、鲫鱼、冬瓜、丝瓜、葫芦、苦瓜、黄瓜、西瓜、白菜、卷心菜、空心菜、绿豆、红豆等。因为这些蔬菜不仅仅清热消暑,还能补充各种维生素和能量。
2:三伏天环境潮湿,湿气累积在人体内,所以应该吃一些祛湿的食材,而祛湿的食物我们可以吃薏米。薏米的祛湿功效早在古代就有记载,《本草纲目》记载:“薏米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渗湿。”
薏米又名薏苡仁、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起实、薏珠子、草珠珠、回回米、米仁、六谷子,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为常用的利水渗湿药。
效果:很好的祛湿,消肿,健脾胃。营养丰富,有美白养肤的功效。生姜能祛寒助阳,暖胃,促进血液循环的效果。
薏米红豆粥做法:
薏米洗净,泡一晚上,大枣洗净泡10分钟;山药切块;糯米洗净放入电高压锅,加适量的水,1000克左右;加入切好的山药 、加入洗净的大枣,按煮粥键20多分钟就煮好了
效果:具有健脾渗湿、滋补肺肾的功效,适合于有消化不良性腹泻、大便溏泄、全身无力、心悸气短等症状者食用。
3:中医认为“姜能疆御百邪,故谓之姜”,即指姜能治百玻生姜性微温,味辛,归肺、心、胃、脾经,有暖脏腑、通阳气、发汗止呕、驱风散寒、祛痰解毒等众多功效,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配料,在食疗和药用方面应用广泛。阳虚体质者处于空调环境中,容易外感风寒,如果能经常吃几片生姜或喝碗红糖姜汤,则能有效驱除体表寒气,以暖脏腑。
生姜
姜茶是用茶叶少许,生姜几片去皮水煎,饭后饮服。可发汗解表,温肺止咳,对流感、伤寒、咳嗽等有奇效。
姜茶其实也是外国人非常喜欢的饮料,他们的做法和我们的不太一样,只要泡茶的时候放上一节鲜姜,然后加糖焖上十多分钟,就做好了。
姜+红糖
姜糖一般是用姜和红糖熬制而成,甜中带辣。有祛湿去寒的功效,非常适合在潮湿的气候食用。
吃过生姜后,人会有身体发热的感觉,这是因为它能使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张开。生姜祛病保健的方法由来已久这样不但能把多余的热带走,同时还把体内的病菌、寒气一同带出。
4:艾叶中对人有益的成分非常多,其水芹烯、牛澄茄烯、侧柏醇、鞣质、维生素A、维生素B等,可以有效的散寒祛湿,温经止血。一般新鲜的艾叶用来吃,而干的艾叶用来泡,可以搭配出不同的效果,应对各种问题。
用艾叶泡水喝能理气血、温经脉、逐寒湿,有利于缓解肠胃病,治疗便秘。
做法1.艾叶清洗干净后置入茶杯,倒入沸水冲泡代茶饮。要是怕苦可以加入少许冰糖
做法2.生姜、艾叶、红糖,食材洗净,取全部食材清水煎服即可
5:拔火罐的历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拔火罐利用抽气产生负吸力,以达到通经活络、行气活血、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作用的疗法。
拔火罐的注意事项:
①.3小时之内不宜洗澡,拔火罐之后,身体毛孔处于张开状态,这时候,不应立刻淋雨、淋浴、受风寒,否则反而会加重体内湿气、寒气的淤积
②拔罐时间不宜过长,时间过长容易使皮肤细胞压力过大,容易受损,而还会容易烫伤。
③太饿或是太饱、口渴、很燥热、皮肤过敏、外伤、溃疡处禁用拔罐
④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用,妊娠期下腹部、腰骶部、乳房处禁用。
⑤拔罐过程中若出现脸色苍白、神昏仆倒、出冷汗和头晕目眩等症状,此为晕罐,应立刻停止拔罐,平卧,饮温开水或糖水,休息片刻,多能好转严重情况请立即去医院
⑥拔火罐间隔应该等身上的印痕消散了才可以进行下一次拔火罐。
6:揉穴
点穴在中国文化中一直都是武林高手中的拿手好戏,虽然现实中没有那么神奇,但不得不否认某些穴位的确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涌泉穴
日常揉涌泉穴可以有助于睡眠,对肾亏引起的眩晕、失眠、耳鸣、头痛、腰痛等有一定的疗效。
按摩方法:每次点揉5-10分钟,以有酸痛感为佳,两侧交替进行。
阴陵泉穴
刺激阴陵泉穴可达到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效果,帮助缓解腹胀、膝痛等不适之感。
按摩方法:点按为主,每次按摩50~100下,早晚各1次。
足三里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穴位,是强壮身体的大穴,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
按摩方法:每天按揉3-5分钟即可
曲池穴
曲池穴有清热解毒,理气和胃,治疗风湿,缓解感冒发热等功效。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揉按穴位,每次1到3分钟即可
7:祛湿的一个方法
穴位贴敷,也是目前祛湿效果最好的一种方法,不经消化道,不走肝肾,通过刺激穴位,激发经络之气,祛湿散寒,补虚清热,改善亚健康。你也可能听过,生姜能够祛湿,但是用发酵姜根粉做穴位贴敷疗法,效果最好。
据载:此膏可治先天不足,后天亏损,骨痿身瘦,阳气虚弱;以至腠理不密,易受风寒,常多疾病。若常贴涌泉穴,兼贴肾俞、关元穴,不但终身永无寒湿、脚气、瘫痪之症,而且能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此后渐渐流传于民间,经现代科技改良制成药包贴涌泉穴叫酵素足贴。此方比其他方法祛湿效果要好。
在《清太医院配方》一书中,载有“延年涌泉膏”之防病保健方:药用杜仲、牛膝、熟地、等12种药熬枯去渣,入铅丹收膏,再加入丁香、麝香等搅拌成膏,制成膏贴。
如果坚持每天贴敷涌泉穴,可使人精力旺盛,体质增强,防病能力增强。据统计,贴敷涌泉穴疗法可以防治手脚冰凉、哮喘、腰腿酸软无力、失眠多梦、神经衰弱、头晕、头痛、便秘、风湿等疾病。(作者也天天在用)
需要了解和使用的读者可以加微信:1829409103备注:湿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