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罐临床应用广泛,原理清晰明了
拔罐疗法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成书于西汉时期的帛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关于“角法”的记载
拔罐法的作用原理
中医理论:拔罐法可祛风除湿、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消肿止痛、清热降火、解毒泄浊、吸毒拔脓、祛腐生新、扶正固本。
西医理论:拔罐法通过良性物理刺激和体内的生物学效应发挥作用。其中良性物理刺激包含机械性刺激和温热刺激作用。
拔罐的罐内负压对皮肤和肌肉浅表层的刺激不仅调节了血液循环,也刺激了神经、皮下腺体、肌肉等多系统,从而引起一系列神经-内分泌反应。
而拔罐的温热性刺激(抽气罐也可以)使得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改善组织的营养供给,增强皮肤深层细胞的活力、血管的通透性、细胞的吞噬能力,从而增强组织的耐受性与抗病能力,通过反射机制而调节全身。
拔罐后通过六大体内生物学效应发挥其独特的作用:
促进血液循环
促进新陈代谢
提高免疫能力
缓解机体疼痛
调节大脑功能
调节肌肉功能
拔罐法的临床应用
随着罐具的不断创新、吸拔方法与罐法的增多,加之作用机理的深入研究,拔罐疗法的应用日益增多,即可用于治疗疾病,发挥特色优势,亦可防病保健。
临床应用:拔罐可广泛的应用于内外妇儿、五官及皮肤等各个科室。
内科病:中风后遗症、感冒、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呕吐、便秘等;
外科病:疖疔痈疽、丹毒等;
妇科病:痛经、月经不调、更年期综合征等;
儿科病:厌食症、腹泻、消化不良、流行性腮腺炎等;
五官科:牙痛、慢性扁桃体炎、过敏性鼻炎等;
皮肤科:荨麻疹、痤疮、湿疹、带状疱疹以及养颜美容等。
全净通拔罐疗法临床常用拔罐法
留罐:又称坐罐,即拔罐后将罐子吸附留置于施术部位10-15分钟,然后将罐起下。此法一般疾病均可应用,而且单罐、多罐皆可应用。
走罐:又称推罐,一般用于面积较大、肌肉厚的部位,如腰背部、大腿部等。可选用口径较大的玻璃火罐,罐口要平滑,先在罐口或欲拔罐部位涂一些凡士林油膏等润滑剂,再将罐拔住,然后,医者用右手握住罐子,向上、下、左、右需要拔罐的部位往返推动,至所拔部位的皮肤潮红、充血甚或淤血时,将罐起下。
闪罐:采用闪推法将罐拔住后,又立即起下,再迅速拔住,如此反复多次地拔上起下,起下再拔,直至皮肤潮红为度。
梅花针点刺拔罐:即在应拔部位的皮肤消毒后,用梅花针或用皮肤针叩打后再行拔罐。一般叩刺后拔罐留置10-15分钟。
药罐:此法是先在抽气罐内盛贮一定的药液,一般为罐子的1/2左右,药物根据需要配制,然后抽去空气,使罐吸附在皮肤上。
禁忌症(这种情况下不宜拔罐)
- 急性严重性疾病、慢性全身虚弱性疾病及接触性传染病
- 严重心脏病、心力衰竭
-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白血病、血友病等出血性疾病
- 急性外伤性骨折、严重水肿
- 精神分裂症、抽搐、高度神经质及不合作者
- 皮肤高度过敏、传染性皮肤病、皮肤溃烂部
- 五官孔窍、妊娠妇女的腹部、腰骶部、乳房部等
- 婴幼儿、精神紧张、疲劳、酒后、饥饱过度等
拔罐的适应症
概括来说,拔罐的适应症主要有两大类:
第一类是感受风、寒、湿邪所致的疾病,如外感伤寒、风湿关节痛、面瘫等疾病,此类疾病主要是由于人体自身免疫机能和抗病能力下降,风寒湿等外邪趁虚而入或长期积于体内而发病。而在人体中起到抵御外邪作用的正是卫气,顾名思义“卫”即是保卫、护卫之意。患上述疾病时,卫气虚弱不足以祛邪外出,而此时拔罐的作用正是将淤积于肌肤、关节部位的寒湿邪气拔除。因此这种情况下拔罐不仅不会损伤卫气,反而会协助卫气发挥其祛邪的作用,增强机体的免疫和抗病能力。
拔罐的第二类适应症,是由于劳损、外伤或长期制动,导致的肢体关节疼痛、肿胀、活动不利等运动系统疾病,如肩周炎、网球肘、关节扭伤、中风所致的肩手综合征等。这类疾病主要是因各种原因使发病部位的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瘀滞,导致疼痛、活动受限甚至萎废不用,这类疾病主要影响体内营气的正常运行。“营”即营养、滋养之意,它位于血脉之中,随血液流动运行全身,而局部血流瘀滞不畅时,营气运行也随之受阻,并失去了其营养肌肉肢体的作用。此时拔罐的作用在于活血通络、祛瘀生新,使血液运行畅通,营气的作用也随之恢复。因此,这种情况下拔罐作用于营气的载体——血液,使营气的生理功能得到发挥,并没有损伤营气。
多数人认为拔罐“伤气”的“气”一般指元气或肾气,元气不足即通常所说的“肾虚”。 但元气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先天禀赋强弱,后天的饮食和保健对其虽有重要影响但并不起决定性作用;且元气深藏于脏腑之内,而拔罐的作用主要作用于肌表和经筋关节,很难深入到能够耗损元气的程度。
因此,只要是对症治疗,所谓拔罐“伤气”的说法就是不成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