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双足,学得会,用得上
“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南宋〕窦材《扁鹊心书》
艾灸,中国人都不陌生,乃流传千年的中医传统疗法。
历代医家对灸法都高看一眼。《黄帝内经?灵枢》有言:“针所不为,灸之所宜。”意思是说,针刺治不了的病,灸法能治。南宋窦材所著《扁鹊心书》对艾灸也尤为推崇,曰:“保命之法,灼艾第一。”
正所谓“家有艾火不求医”,艾灸操作简便、作用广泛,可谓足疗养生的上乘秘技。
艾灸,主治虚寒之证
艾灸为什么能起效?
按生活经验,其实很好理解。感到冷了,用暖水袋捂一捂,显然暖和很多。而艾叶性味辛温,加之艾灸是用点燃后的灸条烧灼、熏熨皮肤,属于热疗法,故艾灸有驱散寒湿、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之效,还可防止人体阳气耗散,适用于各种虚寒之证。
一般而言,只要经过中医辨证,认为病因是寒湿入侵、气血不畅、阳气虚脱引起的,通常都可进行艾灸。
但热证病人、阴虚有热者不宜自我艾灸,后者多表现为口干口苦、舌红苔黄、潮热盗汗等,此时还用艾灸温补,则犹如火上浇油。
如果无法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艾灸,可到医院咨询专业中医师的意见。
居家艾灸,以悬灸、隔物灸为主
艾灸方法不少,包括悬灸、隔物灸、麦粒灸、雷火灸等。从操作简便和安全性上考虑,居家艾灸建议以悬灸和隔物灸为主。
所谓悬灸,是将点燃的艾条悬于所需施灸的穴位上熏灸的方法。艾灸时,点燃的艾条一端距离皮肤约2~3厘米,一般每穴灸10~15分钟,灸至皮肤有温热感(如同沐浴在阳光下般温暖舒适),而又没有灼热伤痛感为宜。
悬灸为现代艾灸的主流手法,虽然“火力”不太强,起效较慢,但效果持久,最适于保健养生,但对急重病症或慢性病症急性发作的治疗有限。
而隔物灸,则是在悬灸的基础上,于穴位处覆盖姜、蒜、盐等物品,再行施灸。这样不仅可以避免灸火灼伤皮肤,还能同时具有艾灸和所加药物的双重作用,因此,可以增强艾灸活血化瘀、散寒止痛的功效。
艾灸双足,可选这些穴位
做足疗,特别推荐艾灸“涌泉穴、足三里穴、三阴交穴、阳陵泉穴”四大要穴。施灸时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有的放矢,以达到最佳效果。
★涌泉穴:涌泉为肾经之首,乃补肾的重要穴位。民间有“三里涌泉穴,长寿妙中诀;睡前按百次,健脾益精血”的说法。经常艾灸涌泉穴,能激发肾经气血,有益于补肾壮阳、宁心安神、强筋壮骨。
方法:点燃艾条,手持艾条距离涌泉穴位3厘米左右进行悬灸,使火力温和缓慢透入穴下深层,皮肤可有温热舒适而无灼痛感。每日艾灸1次,每次灸10~15分钟,5次为一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休息两天,再进行下一疗程灸疗。
★足三里穴:是一个强壮身心的大穴,民间素有“常按足三里,胜吃老母鸡”的说法。常灸足三里,可以调理脾胃、补中益气、扶正祛邪、延年益寿。
方法:将生姜切成2~3毫米厚的薄片,中间用针戳几个小孔,放置在足三里穴上(仰卧姿势),再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艾绒,让热力缓缓地透过生姜片渗透进肌肤。待艾炷燃尽后,再换一个艾炷反复灸,以皮肤红润不起泡为度。每次每穴约灸3~5壮(注:每燃尽一个艾炷称1壮),隔天灸1次。
如出现起泡应暂停,待泡消散后再进行下一轮操作。
★阳陵泉穴:位于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腓骨小头稍前下方凹陷处。此穴有舒筋活络之效,主治抽筋、腰酸、胁痛、膝肿痛、下肢痿痹等。
方法:点燃艾条,在阳陵泉穴上距离皮肤3厘米左右进行悬灸,使局部感觉温热而无灼痛感。前面数分钟,可以适当回旋、上下往返、远近变换(如鸟啄),以使得穴位及附近都能充分“预热”,然后再对准足三里,保持灸感。
★三阴交穴:被称为女人的穴位,与女性健康息息相关。它与肝、脾、肾三条阴经相通,经常艾灸此穴,有助于调经通络,滋阴养颜。同时,对于妇科疾病,如月经不调、痛经、经前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等,三阴交穴都是不可或缺的治疗要穴。
方法:同阳陵泉穴。
艾灸四大讲究,必须知道
居家艾灸时,需掌握以下原则——
1.保持房间通风,避免艾烟过浓。可以开窗,但不要直接吹风。如果在艾灸中出现头晕、眼花、恶心、心慌出汗、颜面苍白等“晕灸”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施灸。
2.施灸时要集中精力,取准穴位,一手持灸条,另一只手的中指、食指分开置于施灸部位两侧,通过手指的感觉来感知局部受热程度,以便随时调节施灸的距离,防止烫伤。
3.艾灸最好上午进行,不要在晚上做。白天阳气生发,中午最盛,晚上潜藏。晚上艾灸,就是在阳气潜藏时,又重新开始唤醒阳气,这样反而会伤阴伤神。如果上午不方便做,需要晚上进行的话,建议最晚不超过9点。
4.注意用火安全。施灸时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施灸后必须将艾火彻底熄灭。
本文来自《健康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