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与医学:哪些中医古籍提到了艾草?

文 / 大河健康报社
2021-05-13 18:09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便有了关于艾草医用的记载。《庄子》云 “越人熏之以艾”。《孟子·离娄上》云:“犹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也。”可见,早在春秋时期,艾草的疗效就已被认可。

孟子所谓“三年之艾”,更是对艾草使用的进一步认识。保存3-5年的艾草,既祛除了燥气,又保存了药性,最适宜艾灸。

《五十二病方》中有将艾草燃烧的艾烟熏烤治疗痔疮的记载。《伤寒论》中便记载了艾叶,当中提到的胶艾汤时至今日仍是治疗血虚寒滞、月经过多的妇科良方。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载“以艾灸病人四床角,各一壮,令不相染”,是以艾叶烟熏消毒预防瘟疫传染病。

《名医别录》最早把艾叶作为药物记载:“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慝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

宋朝苏颂在《图经本草》中国提到“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百病尤胜。”书中还附有“明州艾叶”图。复道即今河南安阳汤阴县,四明即今浙江宁波。该书最早提出了注重艾草品质的道地药材。《蕲艾传》是论述艾草的专著,描述艾草“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

明朝的李时珍是对艾草极为推崇的一位医家,他对艾草的称赞不胜枚举,其著作《本草纲目》对艾草做了大量研究及记载,包括“艾叶能灸治百病”“艾灸则通透诸经,而治百种病邪,起沉疴之人为康泰,其功亦大矣”“老人丹田气弱,脐腹畏冷者,以熟艾入布袋兜其脐腹,妙不可言”。李时珍指出艾叶“自成化以来,则以蕲州者为胜,用充方物,天下重之,谓之蕲艾,相传他处艾灸酒坛不能透,蕲艾一灸则直透彻,为异也”。蕲艾为道地药材沿用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