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二九”,这个部位最该补!
这首“九九歌”相信大家都很耳熟,每年的“数九”从冬至开始,从一九、二九……到九九共经历"九九八十一天",为寒尽。
2021数九时间表
一九:2020年12月21日—12月29日
二九:2020年12月30日—1 月7 日
三九:2021年 1 月 8 日—1月16日
四九:2021年 1 月17日—1 月25日
五九:2021年 1 月26日—2 月 3 日
六九:2021年 2 月 4 日—2 月12日
七九:2021年 2 月13日—2 月21日
八九:2021年 2 月22日—3 月 2 日
九九:2021年 3 月 3 日—3 月11日
12月30日的时候就正式进入了“二九”天了。
二九,补肾好时节
关于二九,有一个俗语:「二九下了雪,二伏雨不缺」。祖辈们发现,数九和伏天期间的天气情况密切相关,如果在二九期间有降雪天气,那么在二伏天的时候雨水就会很充足。
还有个说法是「头九不落雪,九九如六月」。一九二九如果不下雪的话,到了九九,大概是来年惊蛰节气的前后,天气会异常温暖,就像六月过夏天一般,这是藏令不足生发过度的表现。
在阳气内敛的二九时节,我们的肾既要为维持冬季热量支出准备足够的能量,又要为来年贮存一定的能量。而这时人汗出较少,摄入的营养物质容易贮藏,食欲也旺盛,因此正是补肾最好的时节。
正如中医古籍《内经》所说:“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也就是说冬季补肾,能使“精气”储存于体内,到春天就不会患病了,所以“二九”养肾至关重要。
肾气,就是你的底气
肾是人体生命的原动力,是人体的“先天之本”。
《黄帝内经》中多次提到肾气的功能,其中最具说服力的当属肾气主宰人体生长发育的那段论述。即:肾气充实、平均、壮盛、衰退的变化,直接带来人体生、长、壮、老、已的生理变化。
冬季属寒气为水,肾主水,故而“冬气通于肾”。寒气乃万病之源,但凡外邪入侵人体都是由表及里,最初侵袭皮肤、腠理,而后逐渐进入肌肉、经络、脏腑。
当寒气入侵肾时,身体就算得上是“国土沦陷”了。此时,正气不能抵御外邪,就只能往外跑,表现为身体外层很热,而内部极其阴寒。
二九养肾,分两步走
补肾
补肾:就是止损,先补“漏”,别让肾精漏掉。好比先把锅补好,否则锅漏了,怎么补也是无底洞。
怎么才算“漏”呢?
举例说明:人不动也出汗、遗精、熬夜、人流等,都算漏精。
古人防“漏”有个好方法——鸣天鼓。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两手掌心紧按两耳外耳道,两手的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分别轻轻敲击脑后枕骨,共60下。
然后掌心掩按外耳道,手指紧按脑后枕骨不动再骤然抬离,这时耳中有放炮样声响,如此连续开闭放响9下。
在这里推荐大家用灸耳代替鸣天鼓。
主要原因在于:肾精为无形之物,防“漏”可不是单纯捂住耳窍就可以。
“耳者,宗脉之所聚也”,艾灸双耳,药性热力可以直接向耳内灌注,宣通耳窍,通调全身经络筋脉,祛除全身寒湿瘀阻,让全身的气血、经络和脏腑都得到加强。
2
益肾
益肾:就是添加,通过各种方法补充、生成肾精。
人体上,对肾有益的穴位较多,如果每个都灸,很难保证灸量。
六个穴位灸透,生发阳气
这里给大家提炼了六个穴位,只要把它们灸透,就有助于补益肾精,生化肾气,生发阳气,通调全身体质!
1、命门穴
命门穴位于第二、三腰椎棘突间。
现代人肾阳虚远远多于肾阴虚,所以,加大命门之火尤为重要。
2、肾俞穴
肾俞穴在腰部当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艾灸肾俞穴可补益肾阴肾阳,益肾滋阴,增液润燥。
3、神阙穴
神阙穴位于脐正中 。
“脐为生气之源”,它关乎于肾,连及于命门,共为生气之所系。也就是说,神阙是人体生命能源(元气)的所在地,相当于“人体的锅炉房”。
冬至“一阳初生”,艾灸神阙可以激发元神元气,将初生之阳固护在体内,慢慢生发生长,为人体所用。
4、关元穴
关元穴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
在临床实践中,“针必取三里,灸必加关元”是历代医学家奉行的基本原则。关元穴是任脉和三阴经的交会穴,擅长补肾培元、温阳固脱。
5、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位于内踝尖直上三寸,胫骨后缘。(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三阴交位于肾经、肝经、脾经三条经络的交点,具有益肾精、养肝血、调脾气之功。
6、涌泉穴
涌泉穴在人体足底穴位,位于足前部凹陷处第2、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处。(此穴为双穴,左右各一)
顾名思义,涌泉就像身体水液涌出的泉眼一样。灸之,可以滋养肾水、上济心火,使肾精充足,从而化生津液滋养身体。
有些人动辄发脾气,其实与心火亢盛引起的心浮气躁有关,艾灸涌泉可以帮你降火消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