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乱灸“神阙”,泄你的元气,减你的寿命 !
这几年艾灸十分风靡,做的人多,真正懂的人却少。
艾灸若是做得不得当,更可能造成不良反应,最终还不如晒太阳来得有效。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到所有喜爱艾灸的朋友们,正确的艾灸,达到最好的疗效。
神阙穴为什么要慎灸?
从道家的想法来讲,神阙穴不是一个禁灸的穴位,但确实是一个慎灸的穴位。
灸神阙一定要慎重!
神阙对命门,为什么命门可以经常灸但神阙不可以呢?
命门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穴位,但从基本来讲,它是一个偏阳的穴位。而神阙对于整个人体来说,它不属于任何一个偏阳或者偏阴的穴位,神阙当中藏有水火二力。
有些人如果灸神阙的时间比较长、量又比较大,肚子那个地方会灸出一个块块来。有的人灸完神阙之后当时觉得很好,后面不好,为什么?
因为神阙这个地方总体来讲是一个宜聚气不宜散气的地方,但是绝大多数人的灸法,用的都不是补法而是泻法。因为大家都是以热为主,都不是用少火生气的这个方法来灸神阙的。
所以说神阙灸了之后,绝大多数都是以泻为主,而泻出去的往往都是神阙里藏的一些水火二气的力量。
像水弱的一些人就容易造成精亏,然后火弱的一些人上面的火暂时好像起来了,其实壮的不是真火而是虚火。
神阙穴就像核武器一样,我们说它是人体最后的仓储库。长期艾灸神阙穴,除了极少极少一部分人之外,对于大部分人来讲,就相当于经常服用微量激素,或着说是耗损自己的寿命。
这也反映出现代人是比较急功近利的,动不动就想要动用最后的这种最伟大的力量。因此我们讲神阙是要慎灸的。
粗艾条和细艾条哪种好?
粗艾条通常给人的感觉会比细一点的艾条疗效更好,从短期上来看,的确是这样的,但是如果我们想把艾灸练习得很好的话,建议大家都用那些比较正常、传统的艾条。
为什么不用粗艾条呢?
因为在练习很多手法,包括练习很多感觉的时候,细艾条有很大作用,而且在灸穴位的准确和敏感性上面,细艾条要好一些。
从泻法上面来说,用那种粗粗的胖艾条(3.5公分、4.5公分),操作效果会更好,因为它的火力大。「少火生气,壮火食气」,所以我们很多时候盲目地觉得选了粗粗胖胖的艾条,就一定会补得最猛,实际上是泻得比较厉害。
艾灸之后喝不喝水?
艾灸后连做艾灸的人都不能直接碰凉水,因为这会带来很严重的问题。有些艾灸师艾灸之后有非常不好的习惯,立刻用凉水洗手,长此以往那个艾灸师的身体一定会出问题。
艾灸前不需要刻意喝水,艾灸后根据情况来看。但是艾灸之后绝对不允许喝凉茶、菊花这些东西。
艾灸时烫伤是好是坏?
艾灸时被烫伤是比较常见的,艾灸的时候出一点泡、皮肤红上几天,这些都是非常正常的。
有时候还必须让它出泡,因为出泡有时候对某些大病、重病、疑难病来说有治疗效果。在一般情况下,保健养生的时候或者说一些小病,通常来讲还是不建议烫伤。
如不小心烫伤,之后怎么处理?
如果烫得比较严重,可以涂烫伤膏,然后记好:裸露烫伤处!千万不要在烫伤处去包、去敷。特别重要!!!
轻度烫伤直接不管,裸露伤口,或者涂点白糖水、蜂蜜水都可以。千万不要往上面贴创可贴、包纱布,因为火气发不出去,皮肤更容易溃烂。
如果出现水泡,建议不要挑水泡,让水泡一直留着,等它自己慢慢吸收。因为这本来就有一种治疗的效果在里面。如果你要不喜欢的话,以自己的舒适度为主,可以把水泡用针轻轻地扎破,然后让水流出来。
如何寻找热敏点?
热敏点也不需要全身上上下下地寻找。例如咳嗽虽然有好几种,有肝咳、胃咳……但咳不离肺,所以可以循肺经查找,并寻找背部反射点。
记住经络循行的大致路线,沿线寻找病理反射点和热敏点。有的人在列缺,有的人在内关,有的人在肺俞......
所以,不要用刻板、机械的方式看待生命。中医有模式,但不是僵化的。人体没有哪一个地方不是穴位,不是经络。有的点不在经络穴位图上,但它痒、疼、胀、麻,它就正好是你该灸的地方。
如何感受、判断不同的灸感?
痒、跳动、冒风的灸感,是堵得不厉害。针扎一样的刺痛,是堵得厉害。
要灸到不疼,而且要边灸边揉。出现传导也是热敏点。透热、吸热是最普通的灸感。未必要灸到热传感消失,但要灸到饱和。
这牵涉到灸量的问题。
如何确定艾灸的时间?
每个穴位15分钟、20分钟的固定灸法不可取。不存在固定的时间,以灸量达到为准。虚的人需要补,堵的地方需要散,这都需要时间来保证治疗效果。
所以,艾灸要有悠闲的心情,留出充足的时间。为什么灸法衰落?就是现代人求效率,急功近利,不愿意花时间。
可以少选几个点,但一定要把选的点灸透。怎么才知道灸透了?灸量达到的标志是什么?
特别敏感的人,比如神气灸流派,能感觉到气至,手上感受到吸力,微微沉滞感,就像针法得气的感觉。这种情况,以吸力消失为灸量达到的标志。
但我们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感受没有那么敏锐。就以热敏的消失为灸感达到的标志。这就需要一直与被灸者沟通,如果对方一直感到有吸热透热的感觉,或者一直在疼、麻、胀、痒,灸到这些感觉消失。
虚性穴位如果灸量没达到,可以在灸进去的能量未消失前接着灸,灸量可以重复累加。
实性穴位的灸量累加对手法要求很高,家庭艾灸难以操作,要尽量一次灸透。如果灸量未达到,以火来化的作用没有达到,又在局部屯入了新的能量,这是很多人灸出问题来的原因所在。哪怕只选一个点,也要把那里灸透。
实性穴位、虚性穴位如何分辨?
刺痛、麻胀感的,是实性穴位,一按会疼。
吸热、透热的,是虚性穴位,喜温喜按。
按摩的时候,手上也会对虚实有感觉。
附:古中医拾贝六经辨证小心得经方六纲的辨证有严格的套路,首先要辨明六纲,然后辨具体方证,最后有多余症状再辨药症加药。
辨六纲首先分清病位(表里半表里),病性(寒热半寒热),病态(虚实半虚实)。
这个就需要清楚六纲的实质(病位,病性,病态)是什么,比如太阳少阴病位为表,阳明太阴病位为里。少阳厥阴病位为半表里;三阳纲为热,三阴纲为寒,三阳之中少阳为半寒热,三阴之中厥阴为半寒热,三阳为实三阴为虚,三阳之中少阳为半虚实,三阴之中厥阴为半虚实。
病位辨证,首先是看病人有没有表证,没有表证就是里证或半表里证,表证的表现:恶寒发热,或者恶风发热,两者并见多属于表证,或者鼻塞流涕、咽痒咳嗽、或者颈项强、头痛之类,脉浮等。
然后就是辨证寒热问题:
寒症:面色白,少气懒言,畏寒肢冷,精神萎靡,口淡不渴或喜热饮,小便清长,大便溏泄,或浮肿,小便不利,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或弱等。
热症:形体消瘦,口燥咽干,午后潮热,五心烦热,两颧潮红,盗汗,舌红绛无苔或少苔,脉细数等。
这个寒热辨出来了,虚实也就出来了(一般情况下寒者为虚,热者为实,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寒结),就可以基本分清属于哪一纲了。
例如:
有表证,不是太阳病,就是少阴病(根据寒热来辨,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不过少阴病的病人除了一些有表证的表现,其肢体痹症表现很明显,例如四肢的疼痛、麻木各种症状(需要和太阴外证鉴别),但是也有没有表证的少阴病,患者主要以肢体痹症为主要表现,但是就是没有表证,也没有热症,问诊之后就是一个寒症。
如果病人没有表证,表现出单纯性的寒象,就要考虑太阴病,或者少阴病,或者太阴少阴合并病。
如何区分这个?
这时候就要靠临床表现了,如果患者表现出拉肚子、腹痛、腹冷、腹胀、胃痛、流口水多、小便清长之类的,这些症状都偏于里,就是太阴病,如果表现出肢体痹症的,就是少阴病,合起来的,就是太阴少阴合并病。厥阴虽然是寒热错杂,表现出寒热症状都有,但是有的厥阴的热症并不明显,例如一些痞证,或者热症只有小便黄,或者舌苔变黄,或者胃子有点烧灼感,或者心烦之类的,这些就是厥阴,厥阴就会有太阴或者少阴的症状,或者也会有少阳的症状,要注意。
如果辨出来的是寒热错杂,就有可能是少阳,或者是厥阴(少阳症状单纯,明确,热多寒少。厥阴症状复杂,多变,寒多热少)。同样,有里证的,里实热为阳明,里虚寒为太阴。
值得注意的是,临床症状有时不会按着书上的条文来生,有可能有太阳,有少阳或阳明,也可以有三阴。这个时候就要用合并系属病来区分细化六纲归属。为下一步精确选方证提供依据。
根据上面的资料辨出了六纲,接下来的就是选方,也就是方证对应了,要选什么方子,第一点,就是根据辨出来的六纲,确定是那一纲。然后在五证病机,卫气营血等理论指导下针对这一系列的症状组合或主要症状(抓主证),在经方200多个方证中选出符合这个组合的贴切方证。
例如你的病,辨出来就是少阴病,也就是(表寒证),这点出来了,就辨下一步,就是你还有个主要症状,就是“痹症”,所以你要在心中知道,这个病人就是:痹症(主证)+表寒证(少阴病系列证),可能有营血亏虚,也可能有真阳不足,水湿泛滥。接下来根据这些情况你就在经方200多个方证中选出符合这个组合的方子,可以是黄芪桂枝五物汤,当归四逆汤,或其它的方证。
方证选出来以后,如果还有不能包括的症状,就要进行药症加减了。
经方理论,要进行药物加减,是非常严谨的。
必须通过药症进行,一个病人,有没有加减的可能,就要看病人的临床表现有没有要加减的药症,也就是,这个方子,这个方子中的药物的药症的治疗范围内,还有没有不能解决的症状,如果这个症状比较要紧或者明显的话,就需要按照药症加减。这个是进行药症加减的前提了。
之后就是选用符合药症的药物了,需要符合这个方证的寒热性质,例如:如果这个方证属于寒症,其表现出的,需要加减的药症也是属于寒症,那你的选用药物的药性就要属于热,就是热药。这个也是大前提。之后就是具体选用哪味药了,这就需要你对神农本草经的药物的了解,对里面的每一味药所治疗的临床表现(药症)娴熟了。所以神农本草经里面的记载就是药症。
使用经方,首先是不做任何加减,单方使用,不行的话,就方子合并使用,最后无可奈何的情况下才做加减,并且加减药物不能超过2味!!
这些要记住的。
从这个看出,要加减,并不是按照什么气虚、血虚的来得,否则就是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了黄芪、当归还不行,还要把中药书上的所有补气的、补血的加上,这个就是卖药的了,疗效也不好。
提高临床疗效的关键是什么?
大家都爱听某某名老中医的经验,尤其是一个方、一个药的临床经验,津津有味,听完后仔细一想,好像没有学到什么。
方从法出,法随证立。辨证是关键,大家想,辨证都辨错了,后面的立法、处方都是错误的,因此,临床疗效有无的关键在于辨证水平上,因为一旦证辨证出来了,治则治法、方药的范围基本就固定了,比如随便举个例子,时方辨证出脾气虚,那治法自然是补脾虚,代表方自然是四君子汤之类了。如果我们辨证出表阳证,治法就是辛温解表,代表方药不外乎麻黄、桂枝、葛根之类。
可见,辨证才是最关键的。我们说胡希恕先生的水平高,高在哪里呢?刘渡舟老在胡老著作的序言中写道:“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辩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大家发现没有,为什么疗效好?是胡老开出来的方子,别的老先生不会吗?不是的。而是别的先生没有发现而已。所以取效的关键和前提是辨证准确无误。这才是关键啊。
但我们目前,学习也是充满着浮躁,都爱听故事,爱听某某经验,忽视了辨证,忽视了体系的构建,学到的只是零散的不成系统的,就像麻线穿不起来的豆腐一样,松垮而不实在。
我们真正要学的,是一个体系,要在体系指导下在辨证上下功夫,辨证水平高了,你的治法、方药才会贴切你的辨证,才能方证相应。
所以经方的临床思维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六经就是辨证、方证也是辨证。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起来。我一直强调,对于初学者而已,学习的70%的精力乃至更多,要放在提高自己的辨证水平上来。西医也是如此,北京协和医院的水平高,高在哪里?同样高在诊断水平上。大多疾病,诊断明确了,治疗大家都会。
大家都想学一个方,学一些加减,可以包打天下,这样的想法是不现实的。每个方子都有它的适应证,遇到了这个适应证的时候,你才能用这个方,这个方就相当于一个树桩,那是不是有守株待兔的意思呢?
世间的疾病有千百万,每一个病种,按照现行教材来说都会划分出几个常见证型,每个证型有一两个代表方,还有很多加减变化,现代病种不断涌现,你又怎么又能学的过来呢?
但是如果我们从辨证角度来看,无论什么疾病,证候大致就那么几样。从六经来看,病位只有表证、里证、半表半里证。病性只有阴证和阳证。这是最简单的一种划分办法吧。按照六经辨证体系来看,世间的疾病,只有三个病位、两个病性,二三得六,就是六个病(六经)。
才六个病呀。你把这六个病学会了,世间所有的病是不是都会治了?有没有一种化繁为简、豁然开朗的感觉呀。这六个病很难吗?按照胡希恕经方医学来看,其实很简单。《医宗金鉴》说: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
就是强调了辨表里、辨阴阳的重要性。古人早就告诉我们了,奈何大家都不重视。
从一例医案看六经辨证思维2017年9月20日在北京中医医院呼吸科跟诊,遇见了一位男性患者,他从一进诊室,脸上就满是笑容。马家驹老师问:“吃了上次开的药,感觉怎么样?”病人高兴的说:“那药太棒了!太神了!之前我到处看病,中药西药都吃过了,就是没啥效果,吃了您开的药,咳嗽好多了,汗出的也少了。”
给病人看完病,马老师给我讲述了他对这个病例的辨证过程——当然,用的是六经辨证。通过老师的讲解,我对六经辨证有了进一步的理解。现在,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这个病例。
翟某,男,51岁,2017.9.10初诊。咳嗽1年,刺激性阵咳,咽痒,痰少色白质稀,易汗出,恶风寒,鼻塞,下肢乏力,口干,便溏,小便欠利。舌暗齿痕苔白,脉沉弱。予小青龙汤加减。
白芍12g 细辛3g 干姜6g 炙甘草10g
桂枝12g 五味子6g 清半夏15g 炒白术15g
茯苓15g 苦杏仁10g 枇杷叶15g
七剂水煎服
2017.9.20 复诊:
咳嗽明显减轻,痰少,汗出已少,便溏改善。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效不更方,在其基础上加生薏米30g,红曲6g。继服1周。
临证分析:本案患者以咳嗽为主诉就诊,在马家驹老师看来,咳嗽只是一个症状,中医治疗的是这个人而非单独的一个症状。因此应当具备整体观念。患者汗出、恶风寒、鼻塞,为表证的太阳病;下肢乏力、口干、便溏、舌暗齿痕苔白、脉沉弱,为太阴病,其中口干考虑为太阴病的水饮所致的口干。故辨证为太阳太阴合病,给予小青龙汤去麻黄加减治之。因有汗出,且脉沉弱,故去麻黄。
老师把六经的本质形象地比作经线和纬线的交点:表、里、半表半里是病位,阴、阳是病性。阴阳包括寒热、虚实。因此六经的诊断其实就是病位和病性的诊断。只要确定了该患者的病位和病性,六经的诊断就确定了。
阳证阴证
掌握了六经辨证的思维,就会从复杂的症状中梳理出清晰的证候;有了证候,就有了正确的治法;有了治法,就有了相应的方剂。所谓是“方从法出,法从证立”。所以说:“学习经方并不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