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阳气旺盛,是艾灸锁阳驱寒最佳时机!

文 / 宛灸堂古法艾灸
2019-06-20 00:23

夏至未五月中。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接近极地处是白夜,一年中最有诗意的一天。

夏至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感阴气才掉角。自此阴气在地底每天生长,阳气被逼而火躁,这就是溽蒸,随阴气逐渐上升而小暑、大暑。待阴气彻底钻出地面,天气凉爽,便是秋天了。阴阳之间,就是这样此消彼长,彼此作用。

夏至,天地一阴生,“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古人交节时会用节气灸健身防病,三伏贴等正是中医冬病夏治的最好养生祛病之法。

中医养生中讲顺应天序,人与自然相应,人的生命依据自然界的阴阳消长变化而变化,因此,中医养生中节气或四时的更替交接之时也是对人体影响最大,疾病的转归与演变表现最突出的时期。

临床可见四时阴阳之气变动剧烈之际,也是年老、体弱、虚衰的人群加重病情、诱发宿疾或易生新病的时期。

夏至这个时令节气是一年中阳气旺盛的时候,是人体锁阳驱寒的最佳时机。夏至艾灸可快速驱除体内寒湿,补充人体元气,适合虚劳症、虚寒性体质、亚健康人群等。

艾灸是温补元阳、激活经络、调养气血的传统养生方法。节气灸是根据不同节气的“天时”所对应人体穴位进行艾灸,最大程度地激发经络之气,温通气血,调整阴阳,祛除宿疾和病根。

北京宛灸堂为你推荐夏至保健灸穴位:大椎穴、中脘穴、神阙穴等穴

1、大椎穴

取穴方法:

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原理:

具有疏风散寒、温阳清心、宁神、健脑、消除疲劳、增强体质、增强免疫等功效。

2、中脘穴

取穴方法:

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

取穴原理:

中脘穴属任脉,具有提高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和增强人的抵抗力等功效。

3、神阙穴

取穴方法:

即肚脐,又名脐中;

取穴原理:

人体任脉上的要穴,有温补元气,健运脾胃,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预防中风等功效。

施灸方法(灸具灸):

以上穴位依次施灸,点燃龙凤灸艾柱一端,将另一端插在柱针上,调好风门,把灸炉放在麂皮绒虑烟布套中,把灸炉固定在施灸穴位上,即固定不动,可随热感、时间调整艾火与皮肤的之间的距离,每次施灸20——30分钟左右,以灸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

艾灸注意事项

1、施灸时要注意思想集中,不要在施灸时分散注意力,以免艾条移动,不在穴位上,徒伤皮肉,浪费时间。对于养生保健灸,则要长期坚持,偶尔灸是不能收到预期效果的。

2、施灸时一定要注意防止落火,尤其是用艾炷灸时更要小心,以防艾炷翻滚脱落。用艾条灸后,可将艾条点燃的一头塞人直径比艾条略大的瓶内,以利于熄灭。

3、要注意防暑,因施灸时要暴露部分体表部位,在夏天高温时要防中暑,同时还要注意室内温度的调节和开换气扇,及时换取新鲜空气。

4、要掌握施灸的程序。如果灸的穴位多且分散,应按先背部后胸腹,先头身后四肢的顺序进行。

5、注意施灸的时间。不要饭前空腹时和在饭后立即施灸。

6、施灸后,可以用火泥三伏贴贴敷封穴,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