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虽好,这些禁忌穴位要尤为注意!
艾灸产生于中古远古时代,有着上千年历史,现在多用于中医理疗,主要是通过燃烧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艾灸穴位或者是病症部位,从而起到防治或者治疗病症的作用。
艾灸有很多好处,可以预防疾病、温通经络、增强抵抗力等,艾灸虽然好处多多,但也需要找对穴位进行艾灸,而有些穴位是不能随意艾灸的!经过前人及现代中医临床经验总结,三个重要穴位不宜艾灸!
临床研究发现,这三大穴位普遍分布在头、面部、关键脏部器官、人体大血管密布之处,在使用艾灸材料对这些部位的穴位进行艾灸时,可能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
位于人体延髓和脊髓部位的风府穴和哑门穴,人体大血管分布之地一般为人迎、委中等穴位,位于脏部器官的重要穴位有腹哀穴、渊液穴、天府穴、周荣穴、鸠尾穴等。
远古时期,艾灸技法还不成熟,主要采用直接灸的手法,虽然在灸治疗过程中会尤为注意,但也避免不了意外的发生。在灸大血管密布之地,以及皮薄的浅表处的关键穴位时,稍不注意,就容易灼伤血管。
古代禁灸的穴位相对较多,主要是采用直接灸的方式,且灸的手法不成熟,像晴明穴、下关穴、攒竹穴等面部穴位都为古代禁灸穴,这些穴位多布局于人体面部,而一般而言人体面部皮肤娇嫩,容易受损伤,如稍不注意,就可能导致灼伤、留下疤痕。
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并结合多年临床实践经验,发现古代一些禁忌穴位大部分可以用艾条进行艾灸,这样既能治疗病症,又不会灼伤人体。
现代一般认为的三大重要禁灸穴主要是:睛明穴、素髎穴、人迎穴,同时还处于妊娠期的孕妇腰部、乳头和腹部都不适合艾灸。
艾灸后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体内湿气较重,在灸的过程中,灸的部位可能会出现皮疹、发痒等现象,这都属于正常现象,是湿气外排的表现,这种情况可以选择继续灸,如果发现皮疹现象有加重,可以加灸合谷穴和曲池穴。艾灸后,如果膝盖处有发麻感,这是寒湿气外排现象。
有时候艾灸后会出现皮肤潮红夹杂白色斑点,这是由于身体气血不畅、筋脉不通导致的,这时可继续进行艾灸,灸的部位可能感觉灼热感,白色斑点会逐渐消失,甚至会出现水汽,表明本次艾灸量足够,可停止此次艾灸。
一般而言,身强力壮的男性可适当多进行艾灸,而体弱的妇女和儿童些只能进行少量艾灸,孕妇的特殊部位最好不要进行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