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时感到酸、麻、胀、痛、痒?全面认识灸感,让艾灸事半功倍
灸感,就是艾灸过程中出现的反应,很多朋友认为这单单只是指艾灸时所产生的温热感,其实这种理解不够准确(具体来说艾灸产生的热有很多种,这个我们下面会具体谈到),还有些人在艾灸时会出现酸、麻、胀、痛、痒等感觉,这也是灸感。灸感跟我们艾灸后出现的红、肿、痒、起水泡等“排病反应”是两回事。
灸感的表现
根据不同的体质,灸感通常有十种表现:酸、麻、胀、痛、痒、冷、热、风、寒、凉。具体的感觉可能有时像蚁爬,有时像流水,有时像冷风吹,有时忽隐忽现,冷时会有冰冻的感觉,热时又会让人全身汗出,还有时会痒到让人难以忍受。
——《备急灸法·骑竹马灸法》
为什么会出现灸感呢?
第一,因为艾能“通十二经,走三阴,理气血,逐寒湿”,艾灸是通经络的,在“通经”的过程中,你可能会产生一些感觉。
第二,艾灸的热力和药性通过穴位进入人体,如果体内有“邪气”,此时与艾灸补进去的“正气”相遇,正邪相搏,难免会引发一场“恶战”。这样就会在正邪相遇的那个地方产生一些影响,你感受到了,这也是灸感。
产生灸感的部位
灸感并非局限在施灸的部位,而是会沿着经络传导。也就是说,我们艾灸某一个穴位时,会觉得有温热感由这个穴位,沿着一定的经络轨迹向其它的穴位行走,我们称之为感传。
灸感感传路线的宽窄通常与施灸面积的大小有关,有时可扩散到整个上肢或下肢,乃至全身。感传所到的部位可见微汗,肌肉震颤以及某些脏腑器官的功能活动,如胃肠蠕动、鼻腔通畅等。
——《中国针灸学词典》
产生感传现象且灸感强烈的,说明人体经络通畅,调理身体不适见效迅速;没有传导现象,只是感觉到施灸部位有温热的,随着艾灸进程的深入,闭塞瘀堵的经络和相关穴位被逐渐打通,气血循环加快了,可能会逐步出现传导现象。
常见的灸感类型
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如灸中脘时,能感觉整个胃部暖暖的;
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如灸关元时,能感觉热量不仅往里走,还会向腰两侧扩散;
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向远部传导,如灸八髎穴时,热量一直传到大腿根,甚至到脚底;
4、施灸部位不热或微热,而远离施灸的部位感觉甚热。如灸小肠经上的肩部几个穴时,能感觉手臂、背部有热;
5、施灸部位的皮肤不热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如灸肾俞穴,能感觉腹部肾脏处热热的;
6、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也称为热敏灸感,如灸三阴交穴,脚底会发冷,仿佛有风吹过,有丝丝的凉气在脚趾间游走。
上述这几种灸感是在艾灸过程中依次深入的表现,到了第6种类型,说明艾灸的“气”已沿着经络感传开来,艾灸起到了显而易见的作用。
如果你在艾灸的过程中体会到灸感,那么恭喜你,这一次的艾灸效果一定很好!另外,灸感的出现意味着人体正气壮大,开始深入病灶,祛除病邪之气,是慢慢变好的象征。
为什么会没有灸感
有人艾灸了一两个月都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有人只做了几次艾灸,却能明显感觉到阳气被调动,在体内游走全身,发生了感传,说明艾灸在他身上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为什么会有这么明显的差别呢?原因在于:
1、个人体质的差异。受灸者的灸感产生快慢,和他的体质、经络通畅度有关,体质越好、经络越通畅,灸感的产生就越快,艾灸效果也比较好。
2、身体问题轻重的影响。灸感与身体出现问题的时间长短及轻重有一定的关系,问题轻者,灸感出现快;问题重久者,各种灸感自然就会迟钝与减弱。
3、环境的影响。在温暖安静的环境里,人们心情放松,思想集中,更容易感知灸感的发生,感传的效果也更好。反之,在嘈杂寒冷的环境里,人们易产生烦躁情绪,思想不宜集中,则灸感多迟钝或不易被感知。
怎么样才会有灸感
首先我们要知道,灸感的出现与艾灸频率、灸量密切相关。除了某些经络通畅敏感的人很容易有灸感,正常情况下,艾灸次数越多、时间越长,出现灸感的几率就越高。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艾灸时务必要保持专注,让自己进入凝神、安定的状态,才能更容易地感受到“灸感”。
艾灸的火力有穿透性,如果心不静下来是感觉不到的,那种感觉非常微妙。正如艾艾君之前说过的:“把每一次艾灸都当作一场修行。”艾灸的时候,停下你手上的事情,摈弃杂乱的思绪,用心体会身体的每一丝变化,调动内部的能量来修复自己。
这样,才能发挥出艾灸最大的力量。
根据多年经验,艾灸足三里和次髎穴,比较容易出现灸感,大多数人灸这2个穴位,会感觉到热力分别沿着胃经和膀胱经一路向下,到达脚底。
不过因为每个人的体质、神经敏感度都并不相同,所以具体的灸感也会因人而异,大家可以自己找个安静的时间体验一下。
最后强调一下,没有灸感不是意味着艾灸就没有效果了,或因被灸之人的经络瘀堵严重,才导致灸感的出现缓慢,这种人更需要坚持艾灸,以此来化瘀散阻,疏通气血经络。千万不要因为一时没灸感而放弃艾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