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穴位也能组成十全大补方!

文 / 悦读中医
2019-03-20 15:02

小 编 导读

提起十全大补汤,您也许很熟悉。不就是八珍汤加黄芪、肉桂嘛!但是,您也许不知道,针灸里也有十全大补汤,您信吗?这便是针灸大师王乐亭仿古方十全大补,创作的针灸处方——十全大补方。新颖独特,别开生面,细细品味,愈发醇香。

针刺穴位也能组成十全大补方!

十全大补汤,是《医学发明》中的方剂,是由八珍汤加黄芪、肉桂组成,其功能为补益气血,主治虚劳喘嗽、遗精失血、妇女崩漏、月经不调等证。王乐亭教授一贯重视中医基础理论在针灸临床上的运用,他仿效古代有名的中药方剂,选用适当的穴位以组成疗效相似的针灸处方,十全大补方就是其中之代表。十全大补方和刺募补虚法是姐妹,都是治疗虚损病症的配方。

针刺穴位也能组成十全大补方!

【组方】章门、曲池、内关、合谷、中脘、关元、阳陵泉、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功能】助阳补气,养血疏肝,健脾益胃,疏通经脉。

【适应证】久病体羸,气血两亏,脾胃虚弱,血枯经闭。

【注解】

(1)十全大补方可助阳补气。善治脾胃虚弱,面色苍白,语言轻微,四肢无力,脉象虚弱及一切阳气虚弱证。盖脾胃居于中焦,为气血生化之源,故称后天之本。脾主升清,胃主降浊。胃气降则脘腹冲和而善纳谷,脾气升则精气游溢而主腐熟,胃纳脾化吸收营养,生化气血,滋补周身。

(2)十全大补方可养血疏肝。善治血虚所致月经不调,脐腹疼痛,血结成块,量少经闭,以及头晕目眩,唇爪无华,舌质淡等阴虚血亏之候。盖肝主风,喜畅达,而善疏泄。今肝血失养,郁而不达,疏泄不畅,故上见头晕目眩、色不润泽,下见月经不调、腹痛闭经等症。

(3)从组方配伍来看,十全大补方是在手足十二针方的基础上加脾之募章门、胃之募中脘、小肠之募关元,以及肝之原穴太冲。其功能是补气血,健脾胃,养心气,滋肝肾,通经活络。手足十二针方偏于疏调,十全大补方偏于调补。

方中章门补五脏,安精神,开心益智,消胀化食,有人参之功效;曲池主中风寒痹筋挛,妇女血闭,专搜血中之风,治同川芎;内关降胸胁之逆气,行气血,止心下结痛,除烦满,健脾利湿,有茯苓之作用;合谷主卫气不足,疏通经络,入太阴止汗、发汗,有同黄芪之效;中脘主五脏六腑,坚筋骨,长肌肉,增气血,调阴阳,有甘草功效;关元主理胞宫,逐瘀血,生新血,填骨髓,长肌肉,有同地黄之主治;阳陵泉主上气咳逆,补中益气,祛风寒湿痹,舒筋利节,有同肉桂效力;足三里祛风寒湿痹,能升能降,止汗除热,健脾消食,有白术之效;三阴交主妇人经血不调,生血养血,止咳逆上气,为足三阴所会,功同当归;太冲,主邪气伤阴,止腹痛,行血痹,除坚积,入厥阴、少阴,治阴虚小便不利,疗效同芍药。

综上所述,十全大补方系用针刺穴位仿中药性能而组方,实属绝妙。这充分说明王老对于中医基本理论的运用和重视,并阐明了他在拟定针灸处方时的独特创举。

【附】

十全大补方歌诀

章门参、三里术,内关相当茯苓逐;

中脘甘、阴交归,曲池如同川芎追;

太冲芍、关元地,合谷犹如黄芪备;

最后阳陵肉桂俱,十全大补功效聚。

针灸学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具有适应证广、疗效明显、操作方便、经济安全等优点,数千年来深受广大劳动人民的欢迎。学习针灸怎么能没有一本好的工具书呢?小编今天就给大家介绍一本——

针刺穴位也能组成十全大补方!


《 针灸医道传承 》

全书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李氏家学篇(中国针灸学泰斗李鼎教授为代表),阐述了李氏中医的传承关系。这一部分首先回顾了1400余年可以考证的家族历史;其次记录了笔者祖父道家学者李成之先生的生平,并简要阐明了道家与中医的关系以及祖父所擅长的气功养生的中医理论基础;再次通过记述伯父李鼎教授60余年的从医历程及其成就,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新中国针灸教育的成长历程。第二部分基础理论篇和第三部分针灸临床篇效法《难经》。后两部分主要内容来源于本人的教学讲义和临床病案,部分内容参考李鼎教授的专著及学术文章,并结合本人的对外教学经验,对其进行了大量的改编并补充了新的内容。(购书详情请点击下方“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

本文选自《金针再传——跟师王乐亭临证随笔及经验选穴》(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钮韵铎著,钮雪松、王霞整理)一书,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