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加长版三伏天,你的身体排寒了吗?

文 / 小道经方
2019-03-06 13:15


今年的中伏长达20天,贴三伏贴的朋友,别忘了明天是强化贴敷的日子哦!

话说一年一度的三伏天已经过去一半了,改善虚寒体质的机会你有没有好好把握?接下来,咱们如何做?!

为什么三伏天是排寒好时机?

三伏排寒,通常称为“冬病夏治”。“冬病”就是在冬天易发的病,此种病的易发人群多为虚寒性体质,也就是俗话说的“没有火力”。通常的症状:手脚冰凉,畏寒喜暖,怕风怕冷,神倦易困等。其实就是自身热量(能量)不够,产热不足,寒从内生。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是因为冬病患者本身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便毫无解冻的可能。所以在冬天治寒症,就像是雨天里晾衣服,是很困难的。然而在盛夏之际,外界是暑热骄阳,身体的积寒最易被赶出来。

可能很多人认为自己和“冬病夏治”没什么关系,还是来看看你的身体寒重不重吧!

你的“寒”重吗?

寒气重的人都有哪些表现?

①手掌大鱼际发青

手掌大鱼际在全息理论中对应的是艮卦,此处发青,说明脾胃虚寒。

②痛经

小腹暖,血得温则性,经血疏泄才能正常,相反,如果宫寒,经血不能很好的疏泄,就会引发痛经。

③小肚子大

脾胃就好比是身体的大锅炉,大暖气片,如果这个锅炉或者暖气片不热了,身体自然会让你盖上一层又一层的厚被子!大肚子是这么炼成的。

④手脚冰凉

心脏好比是咱们身体里的小太阳,小太阳能量不足,身体寒重,手脚距离太阳最远,自然冰冰凉。

如何排寒?

一 艾灸神阙穴

神阙,也就是肚脐眼,是人体七大先天穴位之一,先天穴位就是人体能和外界沟通能量的穴位,可以吸收好的能量,也会被病邪所入侵的,所以中医是反对穿露脐装的。

艾灸此穴,每天20分钟左右,注意艾灸前后多喝粥,汤。

二 脐疗

可以在神阙穴中放入葱白或附子理中丸,有温阳祛寒的作用。

三 汤药

推荐经方——四逆汤

四逆汤原方:炙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

参考剂量:附子15g 干姜24g 炙甘草30g 一剂

水煎服,大火烧开转小火,熬50分钟,日一剂,分2-3次服,一次200-300ml。

四逆汤是仲景先生回阳救逆的主方,临床上灵活应用,能恢复身体在表和在里的机能。附子通经脉,干姜温煦经脉,为附子提供走行的通路,方中炙甘草用量最多,炙甘草有保水保津液的作用。

小编叮嘱:在这个基本剂量下,可以适当的增加剂量,但是一定要注意自己身体的津液水平,如果津液水平低,可以加上生地补津液,另外,在没有经方医师指导下的情况,一定注意附子要先煎90分钟!防止因为津液水品低出现附子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