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椎穴人体非常重要的一个穴位!
大椎穴是人体穴位之一,位于第7颈椎棘突下凹陷中。有腰背筋膜,棘上韧带及棘间韧带;有第1肋间后动、静脉背侧支及棘突间静脉丛;布有第8颈神经后支。
大椎穴!又名阎王夺命锁,是人体的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大椎的不通,会堵塞七条经络。1、督脉;2、膀胱经;3、大肠;4、小肠;5、三焦经;6、胆经;7、胃经。大椎凸起,意味着各种心脑血管疾病也会出现。
大椎穴位于颈根后,第七颈椎棘突起和第一胸椎棘突起之间.简单的说,将头稍微往前垂下,不动肩膀只动头颈部,会发现有的突起会动,有的突起不动,会动的突起数为颈椎,取穴时只要找会动突起的最下方即可。
主治热病,疟疾,咳嗽,喘逆,骨蒸潮热,项强,肩背痛,腰脊强,角弓反张,小儿惊风,癫狂痫证,五劳虚损,七伤乏力,中暑,霍乱,呕吐,黄疸,风疹。
古人把阳气比作天空与太阳的关系,如果天空没有太阳,那么大地就将黑暗无边,万物不生。人也一样,人如果没有了阳气,就会羸弱不堪,甚至不能存活。由此可见,养护阳气是养生治病之本。
在我们的身体上,就有这样一个养护阳气的穴位——大椎穴,只要用艾灸点亮它,就能让自身这个“小太阳”发光发热,红日当头,滋生出源源不断的能量。
大椎穴。大,多也。椎,锤击之器也,大椎穴此指穴内的气血物质为实而非虚也。
大椎名意指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
本穴物质一为督脉陶道穴传来的充足阳气,二是手足三阳经外散于背部阳面的阳气,穴内的阳气充足满盛如椎般坚实,故名大椎。
大椎穴,传统中医称它为“诸阳之会”。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
又因为这个穴位在背部的最高点,背部本来就属阳,所以大椎穴堪称阳中之阳。
大椎穴是一个十字路口,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人体战略要地。如果大椎穴不通,将会堵塞7条经络!分别是督脉、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三焦经、胆经,胃经。其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大椎穴巧治诸病
1、治风湿病
利用大椎穴可以治疗令人非常头疼的风湿病,其效果比吃药还强。大椎穴为督脉之穴,督脉具有统率和督促全身阳经的作用,故有“总督诸阳”和“阳脉之海”的说法,只要给大椎适当的刺激,就可以增强阳气,赶走湿寒,告别疼痛!
2、防治感冒
在大椎处用液体灸暖神按摩3分钟、以皮肤红嫩为佳;淋浴时也可用水柱冲击大椎处,水温需要高一些,以能忍受、不烫伤局部皮肤为度。
3、治落枕及颈肩不适
白领伏案工作时脊骨肌肉处于高度紧张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颈部及背部的椎间盘还会水分流失,椎间盘因失去弹性而变得脆弱,很容易发生破裂,并且这些颈椎的损伤是不可改变且不可逆转的!所以应在损伤尚未形成症状、形成疾病的时候,阻止病变进一步扩大。
防治方法是:在大椎处涂上暖神,然后按摩加艾灸。
4、治粉刺
采用刺血加罐的方法。先用三棱针点刺大椎穴,随即加拔火罐,以出血为度,10分钟左右起罐。3-5天进行一次治疗,可活血通络、祛毒养颜。
5、穴位配伍
配肺俞穴治虚损、盗汗、劳热;
配间使穴、乳根穴治脾虚发疟;
配四花穴治百日咳(双膈俞穴、双胆俞穴) ;
配曲池穴预防流脑;配合谷穴治白血球减少;
配足三里穴、命门穴提高机体免疫力;
配大椎穴、定喘穴、孔最穴治哮喘;
配曲池穴、合谷穴泻热;
配腰奇穴、间使穴治癫痫。
从上面的描述中可以看出,大椎穴具有通阳解表、清热解毒、疏风散寒、清脑宁神,肃肺调气之功效,灸只能调肺、甲状泉及免疫功能,对血液循环、白细胞也有调整作用。所以,大椎穴主要有两个作用,一是清热解表;二是补虚治劳。
大椎穴最显著的作用是泻热,发烧、内热引起的痤疮可以通过大椎穴来调理。对于成年人来说,采用大椎穴放血的方法,对于泻热的治疗效果很好,可几乎可以立竿见影。具体方法是:用左手的食指与拇指将大椎穴的皮肤稍稍提起,然后用消好毒的三棱针(或者血糖针)在提起的皮肤(消毒)上迅速刺几针(1~2针即可),同时用手挤出2~4滴血即可。当然对于孩子,建议用按摩的手法才操作。
如果怕冷,尤其是后背经常感觉冷,那么可以采用艾灸的方法。大椎穴是阳气很足的穴位,所以按摩、艾灸等可以起到提高人体免疫力,改善肺功能的作用
大椎穴妙用
按摩
患者取坐位,使用一手食指指尖垂直按压在大椎穴上,逐渐用力深按,按而留之,每次按压30秒。然后沿穴位作旋转式按揉,力度由轻渐重,方向先顺时针,后逆时针,各30圈,防局部潮红为度。每日或隔日1次,5次为1疗程(多用于补虚)。
穴位按摩治颈椎病
第一招:用拇、食、中三指揉拿对侧颈肌3~5分钟。
第二招:用双拇指侧缘由上至下交替推摩颈后部2~3分钟,再用双手拇指揉按风池穴1分钟。
第三招:用两手食、中指按压颈椎棘突两侧,同时配合头部的前屈后伸动作,约5分钟。
第四招:用食中二指按揉大椎穴、肩井穴,再点按曲池、合谷、内关等穴,每穴1分钟。
我是刘阁大夫 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