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艾灸好,常灸5大穴位有绝招!你知道吗?

文 / 宛灸堂古法艾灸
2018-06-23 16:19

寒湿是一种疾病。中医认为寒湿包括外感寒湿和内生寒湿两个方面。外感寒湿:外感寒湿邪气,气血运行受阻。内生寒湿:寒湿内困而损伤脾阳,或脾肾阳虚而寒湿内停。

外感寒湿以关节、筋骨疼痛为常见症的证候;内生寒湿以畏寒肢冷,腹痛泄泻,或浮肿为常见症的证候。

北京宛灸堂野生艾草基地

寒湿气入体的5大穴位

1

大 椎 穴

标准定位:该穴位于人体的颈部下端,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

取穴原理:手足三阳的阳热之气由此汇入本穴并与督脉的阳气上行头颈。艾灸大椎能益气壮阳,防治风寒之功效。

俞穴操作:取坐位或俯卧位,点燃艾条,对准大椎穴,温和施灸,每次艾灸5-25分钟。

2

膻 中 穴

标准定位:在胸部,横平第四肋间隙,前正中线上。

取穴原理:胸痹心痛、腹部疼痛、心悸、心烦、呼吸困难、过胖、过瘦、呃逆、咳嗽、气喘、咯唾脓血。

俞穴操作:艾条灸3—7分钟。

3

神 阙 穴

标准定位:在脐中部,脐中央。

取穴原理:神阙穴是人体生命最隐秘最关键的要害穴窍,是人体的长寿大穴。是循行于人体前面正中线任脉上的重要穴位,是人的神气出入的门户。艾灸神阙可以调理身体虚损、虚弱的症状。

俞穴操作:取仰卧位。对准神阙穴,温和施灸,每次灸5~20分钟。


4

命 门 穴

标准定位:人体命门穴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2腰椎棘突下凹陷中。

取穴原理:本穴外输的阴性水液有维系督脉气血流行不息的作用,为人体的生命之本。

俞穴操作:取俯卧位。点燃艾条,对准命门穴,温和施灸,每次灸5~20分钟。



5

涌 泉 穴

标准定位: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取穴原理:滋阴熄风、醒脑开窍;固本培元、延年益寿、散热生气,缓解治疗神经衰弱、精力减退、倦怠感、妇女病、失眠、多眠症。

俞穴操作:北京宛灸堂艾条温灸5—10分钟。

“寒湿”是万病之源,我们日常一定要注意排寒湿和补充阳气及时恢复体力。

然后就会发生於堵,"淤"的时间长了易出现阻塞,身体易酸痛,麻木,胀痛,混身不舒服。

避免寒湿入侵,请在日常生活中护住这五大穴位,胸背腰腹足底等!排除湿寒可艾灸神阙、关元、足三里、丰隆等穴。

艾灸能温经散寒,调节身体阴阳。现今社会,工作压力大,超负荷透支体力,致使阳气不足,进而出现身体易疲劳、浑身疼痛、精力无法集中、工作效率降低及失眠、焦虑等亚健康症状。艾灸能平衡身体阴阳之气,激发阳气,让你精神焕发。

艾灸能行气通络。《扁鹊心书》中有云:“扶阳之法,艾灼第一”,点燃的艾草渗透穴位后,调节身体阴阳,提高身体免疫力,所谓“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正是这个道理。使用灸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要比常规的治疗快一半的时间。

艾护健康,灸享未来,让艾走进千家万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