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好艾灸
撑一把油纸伞 打你身边走过
一帘雨后泄露了 谁的羞涩
路上行人行色匆匆洒一地寂寞
雨纷纷路长长
何不客栈停留片刻
那一场杏花雨 为谁伤心飘落
一壶山水罐醉了 我的沉默
远处竹笛隐隐约约唱一曲牧歌
风悠悠醉醺醺 牧童又把黄昏错过
谁又在清明 把梦相托
彻夜点一盏 一盏烛火
忘了夜长梦多
景色近四月 青涩了轮廓
往事如昨 往事如昨
把心情一遍遍涂抹
那一场杏花雨 为谁伤心飘落
一壶山水罐醉了 我的沉默
远处竹笛隐隐约约唱一曲牧歌
风悠悠醉醺醺
牧童又把黄昏错过
谁又在清明 让泪滂沱
满脸的风霜 风霜落寞
近乡情怯的我
思念在此刻 被大雨洗过
酒色月光 酒色月光
把背影一层层牵扯
你的泪 结成霜 让我惊心动魄
你的泪 结成霜 让我惊心动魄
你的泪 结成霜 让我惊心动魄
你的泪 结成霜 让我惊心动魄
清明节气多雨潮湿
寒暖交替,皮肤、呼吸系统疾病频频来袭;
前期春节开怀畅饮积重未解、
清明祭拜大鱼大肉旋即又来!
肠胃、肥胖等一大堆问题,
如何解决?
《黄帝内经》:“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为寒变,奉长者少。”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春季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逐渐升起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清明节气艾灸,方法得当不仅可以治疗各种疾病,也可以有效治疗调理多重慢性病,还可以帮你保健肠胃、有效减肥。是一种自然而高效的养生保健方法。适合男女老少儿童等大多数人群。
提醒:
乍暖还寒,艾灸后同样需要注意保暖。
居家艾灸调理方案
男人灸天枢、大肠俞
小腹肥胖是件很让人头痛的事。尤其是春节时期,因为吃的比较好、运动比较少,经常容易产生小肚子。很让人头痛。艾灸天枢、大肠俞穴位能够令消化系统得到刺激,从而增强消化吸收功能,症状得以改善。
【天枢】位于腹部,横平脐中,前正中线旁开2寸,当腹直肌及其鞘处,有第10肋间动、静脉分支及腹壁下动、静脉分支,布有第10肋间神经分支,深部为小肠。
天枢是大肠之募穴,是阳明脉气所发,主疏调肠腑、理气行滞、消食,是腹部要穴。它是调理肠胃的好帮手,不论是对急性或者慢性肠胃病都有很好的疗效。艾灸天枢穴可以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胃动力,长期坚持还能治疗便秘、腹胀,减肥。对女性朋友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也有帮助。
【大肠俞】属足太阳膀胱经,大肠之背俞穴,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静脉后支。主治腹痛,腹胀,肠鸣,泄痢,便秘,腰脊痛,及细菌性痢疾,肠梗阻,坐骨神经痛等。在腰部,当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布有第三腰神经的后支和第四腰动,静脉后支。
本穴与大肠相应,而为之俞。治肠鸣泻痢、绕脐切痛、腰痛、腹胀、食不化、大小便难。诸症之关于大肠者,皆可取此以舒之,故名“大肠俞”。凡取用大、小肠俞穴,可与足阳明之太乙门互参。 按本穴既为大肠之俞,其于大肠定有通感。至如阳明府证,大肠有燥粪,甚则狂躁神乱,治法取本穴及阳关。以医理揆之,刺阳关者泻督脉也,刺本穴者泻大肠也。若究之病理,大肠热邪所以出升头脑者,应有导致而然也。其或本穴与阳关之间,有微细横络,可以通督上脑也。
女人灸关元、三阴交
秋冬进补、春节饕餮,大量摄入的各种各样的高营养高脂肪食物,人体脾胃运化跟不上,很容易导致身材走样。
【关元】在下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下3寸。布有第十二肋间神经的前皮支的内侧支,腹壁浅动、静脉分支和腹壁下动、静脉分支。主治中风脱症,肾虚气喘,遗精,阳萎,疝气,遗尿,淋浊,尿频,尿闭,尿血,月经不调,痛经,经闭,带下,崩漏,腹痛,泄泻,痢疾及尿路感染,功能性子宫出血,子宫脱垂,神经衰弱,晕厥,休克等。并有强壮作用。
关元穴又是小肠的募穴,所谓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腹胸部的意思。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而灸关元就能很好的促进肠道功能,增强其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为足三阴经(肝、脾、肾)的交会穴,出自于《针灸甲乙经》。三阴交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艾灸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对治疗内分泌失调,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效果显著。
老人灸中脘 天枢 足三里
肠胃不好是老年人非常常见的一种病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其中最主要的症状,主要原因是与老年人的相关机能退化有关。很多老年人患有习惯性便秘,三高症,都是肠胃不好带来的严重后果。
【中脘】属任脉。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布有第七肋间神经的前皮支和腹壁上动、静脉。主治胃痛,呕吐,呃逆,反胃,腹痛,腹胀,泄泻,痢疾,疳疾,黄疸,水肿。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人出生后,成长发育是否正常,身体是否健康,都决定于脾胃功能的正常与否。艾灸中脘穴可健脾和胃,扶补正气,防治消化系统病症,有助于健康长寿。
【天枢】同上
【足三里】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位于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浅层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深层有胫前动、静脉的分支或属支。主治胃肠病证,下肢痿痹,神志病,外科疾患,虚劳诸证。
常言说“得胃气者生”,中脘就是调理胃气的要穴。足三里,是个强身健体的万能穴,长寿穴。古今许多医家都对此穴推崇备至。因此流传着“若想胃里按,三里常不干”说法。这个“常不干”,指的是艾灸该穴位,使该处的皮肤起水疱,又称其为“灸花,灸疮”,这水疱老流水,可以及时把脾胃的寒湿祛除,“常不干”因此而来。
有关研究发现,艾灸足三里,可以改善胃的蠕动和胃的供血状况,刺激消化液的分泌,从而增强消化能力。艾灸还能提高脾胃经络的温度,驱除寒气。脾胃虚寒的原因,就是温度不够足,引起局部血管痉挛,供血不好,温灸足三里,就可以调整解决脾胃的气血供应。同时还能将温热之气下传到脚,引血下行,温煦整个下肢,改善“冰脚丫子”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