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养生多艾灸,体内“寒证”统统赶走
艾,为菊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艾的叶片,春夏花末开时采摘,晒干或阴干备用。我国民间自古就有 “端午采艾,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的习俗。冬季寒风习习,是多种上呼吸道疾病的好发时节,而常用艾熏蒸居室,可有效地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的发生,维护人体健康。
中医认为,艾性味苦、辛、温,人肝、脾、肾经,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风止痒之功,适用于虚寒腹痛、崩漏下血、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带下病及皮肤湿疹清痒等。用艾制成各种艾条用以烧灸等,可使热气内达而温通气血,透达经络,治疗各种寒病症。常言道: “居家常备艾,老少无疾患。” 说明居家备艾对维护身体健康大有有益。
我们来介绍几种常见疾病的艾灸治疗方法,朋友们可以根据小编介绍的穴位和方法进行防治疾病的作用。
感冒:是由多种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常见病。多发于冬春季节,起病较急,早期症状有咽部干痒或灼热感、喷嚏、鼻塞、流涕,或有低热、头痛,常易合并细菌感染。其主要特征为突然发病,畏寒、高热、头痛、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上呼吸道症状较轻。
第1天肺俞(第三胸椎棘突旁开1.5寸)、阳陵泉(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神阙(肚脐中央)。各穴位可灸15-40min,以下同上。
第2天大椎(第7脊椎棘突下)、合谷(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天突(当前正中线上,两锁骨中间,胸骨上窝中央)、神阙。
第3天风府(在项部,当后发际正中直上1寸,枕外隆凸直下,两侧斜方肌之间凹陷处)、悬钟(在小腿外侧,当外踝尖上3寸,腓骨前缘)、神阙。
慢性支气管炎:出现咳嗽、咳痰或气喘等症状,每年持续3个月且连续两年以上。本病是由于感染或非感染因素引起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恃异性炎症。多在冬季发作,晚期炎症加重,症状长年存在,不分季节。以下穴位可灸30-40min。
第1天中脘(在上腹部,前正中线上,脐上4寸处)、足三里(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天突、神阙
第2天肺俞、中府、膻中(两乳头中点)、神阙
第3天膏肓(第4胸椎棘突下,旁开3寸)、昆仑(在外踝后方,当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身柱(人体背部,当后正中线上,第三胸椎棘突下凹陷处)、神阙
第4天期门(在胸部,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太冲(足背侧,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大椎、神阙
第5天肾俞(在第二腰椎棘突旁开1.5寸处)、关元(脐下三寸)、太溪(足内侧,内踝后方与脚跟骨筋腱之间的凹陷处)、神阙
肩周炎:是肩关节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一种退行性、无菌性炎症性疾病,多发于50岁左右的人,女性多于男性。本病的发生,多与中年后气血衰退,风寒湿邪乘虚侵入肩部或长期慢性劳损,致使经络阻滞,气血不能通畅,经筋失其所养而发病。以下穴位除了神阙穴,其余穴位均是对称双方两个穴位,艾灸时选取患侧。以下穴位可灸40-50min。
第1天肩髃(在肩部,臂外展,当肩峰前下方凹陷处)、肩髎(当臂外展时,于肩峰后下方呈现凹陷处)、疼痛点、神阙
第2天天宗(肩胛区,肩胛冈中点与肩胛骨下角连线上1/3与下2/3交点凹陷中,在冈下窝中央冈下肌中)、肩井(大椎与肩峰连线中点处)、肩贞()、曲池(屈肘成90度,肘横纹中点)、神阙
创伤性滑膜炎:膝关节是全身关节中滑膜面积最大的关节,滑膜反应也最明显。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是指膝关节囊纤维的内衬滑膜在外伤后引起的滑膜非感染性炎症反应。若确诊为本病应积极治疗,防止膝关节功能障碍。以下穴位可灸40-50min。
第1天膝眼、阴陵泉(小腿内侧,胫骨内侧下缘与胫骨内侧缘之间的凹陷中)、阳陵泉(膝盖斜下方,小腿外侧之腓骨小头稍前凹陷中)、疼痛点、神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