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文 / 健康哥吴少峰
2017-12-06 18:24

本文字数:3509

阅读时间:6.2分钟

艾灸方法多,我们下面来详细看看,艾灸分直接灸和间接灸, 艾炷直接灸即将艾炷直接放在穴位上灸。为防止倾斜,施灸前可先在穴位局部皮肤上涂以少量大蒜汁、凡士林或清水,以增加黏附性或刺激作用。艾炷是用艾绒捏成的圆锥形小体,每燃烧尽一个艾炷称为"一壮"。一般以艾炷的大小和壮数来掌握刺激程度,一般灸7~9壮为宜,直接灸临床又分瘢痕灸、无瘢痕灸和发疱灸三种。

1、 瘢痕灸(又称化脓灸):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用火点燃小艾炷,每壮艾炷必须燃尽,除去灰烬,再更换新炷。灸时可产生剧痛,术者可拍打施灸穴位四周,以缓解疼痛。待所需壮数灸完后,施灸局部皮肤往往被烧破,可予贴敷生肌玉红膏于创面,每日换贴1次,1周以后即可化脓,5~6周灸疮结痂脱落,局部留有瘢痕。临床常用于瘰疬,皮肤溃疡日久不愈,疣、痣、鸡眼及局部难治之皮肤病。

2、 无瘢痕灸:施灸后局部皮肤红晕而不起疱,且灸后不留瘢痕。临床应用中、小艾炷,施灸时病人稍觉灼痛即去掉艾炷,另换一炷。以局部皮肤红晕、无烧伤、自觉舒适为度。临床适用于湿疹、痣、疣、疥癣及皮肤病溃疡不愈。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3、发疱灸:用小艾炷。艾炷点燃后患者自觉局部发烫时继续灸3~5秒。此时施灸部位皮肤可见一艾炷大小的红晕,约1~2小时后局部发疱,一般无需挑破,外敷消毒纱布3~4天后可自然吸收。临床用于疮肿、瘰疬、白癜风、皮炎、疥癣等的治疗。

艾炷间接灸是用药物将艾炷与施灸腧穴部位的皮肤隔开而施灸的一种方法。此种灸法可产生艾灸与药物的双重作用,是临床广为应用的一种灸法。

1、 隔姜灸: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将鲜生姜切成3~4毫米厚的姜片,中间以针刺数孔,放置穴位处或患处,上置艾炷施灸。病人感到局部灼热疼痛,可将姜片稍提起,然后放下再灸,灸完所规定的壮数,至局部皮肤红晕为度。多用于皮肤冷痛、虚寒性慢性病、面瘫、冻疮、皮肤慢性溃疡、疮癣等的治疗。

2、 隔蒜灸: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将鲜蒜切成3~4毫米厚的片,中间以针刺数孔。具体灸法同隔姜灸。隔蒜灸后多有水疱,注意皮肤护理,预防感染。多用于治疗瘰疬、疮毒、皮肤红肿、瘙痒、毒虫咬伤、肺结核等。

3、 隔盐灸:用纯净的食盐填平脐中,或于盐上再置一薄姜片,上置大艾炷施灸。本法适用于阳痿不起、滑泄、不孕、荨麻疹、瘙痒症,以及美容、保健、抗衰老等。

4、隔附子饼灸:将附子研成粉末,加面、酒调和制成直径2~3厘米、厚约0.8厘米的附子饼,中间以针刺数孔。具体灸法同隔姜灸。多用于身肿、面黑有尘的皮肤色素沉着病和疮疡久溃不敛等。

在间接灸的手法上又分温和灸、雀啄灸、回旋灸与实按灸。 是用薄绵纸包裹艾绒卷成圆筒形的艾条,施灸时点燃一端,在穴位或患处施灸。

1、温和灸: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施灸部位,距皮肤1~2厘米进行熏灸,使患者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一般每穴施灸3~5分钟,以皮肤红晕为度。多用于面瘫、眼袋、皱纹、白癜风、皮肤瘙痒症、雷诺症、斑秃、荨麻疹、血管炎、风疹及皮肤疱疹久不收口等多种疾病。温和灸多用于灸治慢性病。

2、雀啄灸:点燃艾条一端后,与施灸部位并不固定在一定距离,而是像鸟雀啄食一样,一上一下地施灸称为雀啄灸。本法适应证基本同上,但雀啄灸多用于灸治急性病。

3、回旋灸法:又称熨热灸法,是指将燃着的艾条在穴区上方作往复回旋的移动的一种艾条悬起灸法。本法能给以较大范围的温热刺激。回旋灸的艾条,一般以纯艾条即清艾条为主,近年来,临床上也有用药艾条施灸,取得较好的疗效。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下面我们在来看看其他临床的艾灸方法:

实按灸:艾条灸之一种。将艾条(通常用药艾条)燃着端,隔布或绵纸数层,紧按在穴位上施灸,使热气透入皮肉,待火灭热减后,再重新点火按灸,每穴可按灸几次至几十次。常用于风湿痹症。古代的太乙神针、雷火针灸法属此范畴。《寿域神方》卷三:"用纸实卷艾,以纸隔之,点穴于隔纸上,用力实按之,待腹内觉热、汗出,即瘥。"

太乙针: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50克平铺在40厘米见方的桑皮纸上。将人参、穿山甲、山羊血、千年健、钻地风、肉桂、小茴香、苍术、甘草、防风、麝香少许,共为细末,取药末24克掺入艾绒内,紧卷成爆竹状,外用蛋清封固,阴干后备用。施灸时,将太乙针的一端烧着,用七层布包裹其燃着的一端,立即紧按于应灸的腧穴或患处,进行灸熨,针冷再燃再熨。如此反复灸熨7~10次为度。此法治疗风寒湿痹、顽麻、痿弱无力、半身不遂等均有效。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雷火针:其制作方法与"太乙针"相同,惟药物处方有异。方用纯净细软的艾绒125克,沉香、木香、乳香、羌活、干姜、穿山甲各9克,共为细末,麝香少许。施灸方法与"太乙针"同。其适应证《针灸大成》载"治闪挫诸骨间痛,及风寒气痛而畏刺者"。临床上除治上症外,大体与"太乙针"主治相同。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温针灸 :适用于既需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 又称"针上加灸""传热灸""烧针尾",是针刺与艾灸结合使用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既需留针,又需施灸的疾病。操作方法是针刺得气后,将毫针留在适当的深度,将艾绒捏在针柄上点燃,直到艾绒燃烬为止。或在针柄上穿置一段长1~2厘米的艾条施灸,使热力通过针身传入体内,达到治疗目的。适应证比较广,如虚寒性病症,腰脊、关节、肢体冷痛,胃腹冷痛,闭经,痛经等证。

温灸器灸:特制的金属温灸器施灸的方法。 又称"灸疗器灸""温筒灸"。是一种特制的金属温灸器施灸的方法。温灸器的样式有多种,一般是用金属片制成的,分内外两层,都有数小孔,内层内侧装艾绒和药物,外层是保护层。样式虽多,原理相同。操作法:使用温灸器时,先将艾绒及药末放入小筒内燃着,然后在拟灸的腧穴或部位上来回熨烫,到局部发红为止。适用于妇人、小儿及惧怕灸者,可用于虚寒性腰痛、腹痛、关节痛等疾病。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天灸(发疱疗法) 用于治疗疟疾、哮喘、关节炎。 "天灸"近代又称为"发疱疗法"。是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部使局部充血、起疱有如灸疮,故称药物灸。如毛茛灸、斑蝥灸、白芥子灸、蒜泥灸、蓖麻子灸等。

1、 毛茛灸:毛茛是草乌头的嫩苗,采取其叶子揉烂,敷贴于皮肤。初感局部热辣、充血,过后即发生水疱。一般3~4天后自行愈合。愈合后,局部呈现色素沉着,逐渐消退。临床将药物敷贴在内关、大椎穴时可治疗疟疾,寒痹可贴于患处。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2、 斑蝥灸:斑蝥(毛)是一种甲虫,含斑蝥素,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作用。用时研成末,用甘油调和敷贴于皮肤,发疱作用很强,用于治疗面瘫、癣等。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3、 白芥子灸:白芥子含挥发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用时研末水调,发疱效果显著,用于治疗关节疼痛等。或调和其他药物,如白芥子50克,延胡索50克,细辛、甘遂各25克,共为细末,入麝香少许,调匀,调敷肺俞、膏肓、百劳等穴治疗哮喘。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4、蒜泥灸:大蒜含精油,对皮肤有刺激作用。把大蒜捣成泥,敷贴皮肤能起疱。如贴鱼际穴处,使之发疱,可治疗喉痹;贴合谷穴处发疱,可治扁桃腺炎等。

5、蓖麻子灸:把蓖麻子去外壳,捣烂如泥备用。敷贴于百会穴治疗子宫脱垂、脱肛;敷贴于涌泉穴处治疗滞产等。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6、其他:如甘遂粉敷贴中极治尿潴留;马钱子粉敷贴颊车、地仓穴治面神经麻痹;吴茱萸粉用醋调后敷贴于涌泉穴治疗高血压、口腔溃疡、小儿水肿等;葱白捣烂敷贴患处治急性乳腺炎;五倍子、何首乌各等份研末用醋调成膏状,每晚睡前敷于脐中,次日晨取下,治小儿遗尿症;砂仁30克,白糖50克,明矾10克,青背鲫鱼1条,混合一起捣烂成膏状分成3份,每次1份,分别敷贴于神阙、至阳穴上,盖纱布,以胶布固定,一日换药1次,治黄疸的阳黄,若阴黄可用胡椒(每岁1粒)、麝香1克、雄鲫鱼1条,混合捣烂成膏,敷贴神阙、肝俞、脾俞穴等。

灯草灸:适宜于小儿的一种艾灸法。 灯草灸又称灯火灸,又名十三元宵火。方法是用灯心草一根,以麻油浸之,燃着后于应灸的腧穴上爆之。功能疏风解表,行气化痰,清神止搐。多用于治疗小儿脐风和胃痛、腹痛等证。

温灸膏 :进行贴灸的一种外治法。 温灸膏是指将药物加工成膏药的形式进行贴灸的一种外治法。

第六篇常见的艾灸方法

因具有代替灸法的作用故名。实际上是应用复方药物进行敷灸,也是冷灸的一种形式。代灸膏最早风行于宋代,当时称为替灸膏。如《杨氏家藏方》载"替灸膏:……附子一两,吴茱萸、马蔺花、蛇床子三味各一分,木香一钱,肉桂去粗皮二钱,上件为细末,每用一大匙,先以生姜汁……作糊,方调药摊纸上,贴脐并脐下,须臾(鱼)觉脐热为度。"至元代,《卫生宝鉴》称为代灸涂脐膏,药味相同,但剂量有别,认为以此膏"贴脐下关元、气海,自晓至晚,其火力可代灸百壮。"《瑞竹堂经验方》始称为代灸膏,也是上述六味药物同煎成膏,指出"临卧贴脐","每夜如此贴之,腰腹如灸百壮。"现代,不仅代灸膏配方有了较大的发展,而且,制作工艺更是运用了现代手段。温灸膏可用于风寒阻络所致腰背、四肢关节冷痛,及风寒内停引起的脘腹冷痛,虚寒泄泻;慢性虚寒型胃肠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见上述证候者。

你有什么疑问,在评论区可以提出来交流哦!

注:

我是健康哥吴少峰,我希望能把真正有用的东西分享给你。

以便于你面对这疾病时,能有所了解,不至于手忙脚乱,甚至能自我调理。

源于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如使用请咨询相关熟悉的执业医生以确保安全性。(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多的健康资讯请点击健康哥吴少峰(帝裔康健康行业创业导师)关注哦!

愿你笑口常开,健康常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