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必知的养生治病的知识,胜过金钱和地位!
中国古代医学书籍记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是说很多用针药无愈的病症,艾灸能够调理治愈。艾灸是中国古代医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点是不用服药物、无毒副作用,是一种绿色原生态疗法。它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去调整人体以及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治病、防病的目的。
艾灸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借助艾的纯阳性和药力,加之给人体以温热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脏腑阴阳平衡,以达调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特点适用范围广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广泛,凡内科、儿科、妇科、男科、皮肤科、外科、骨伤科、眼科和耳鼻喉科诸多常见多发病都可以用本疗法调理。同时灸疗还能激发人体正气,增强抗病能力,起到防病保健的作用。
调病有奇效艾灸疗法在临床调理中见效快,疗效高,同时还可以弥补针药之不足。凡是适合本疗法调理的疾病和美容、保健,都有较好的疗效,有的用一次即可见效。即使对久治不愈的慢性疾病,只要耐心坚持调理,亦多获奇效。
方便又及时艾灸疗法不仅在医院使用,家庭也可作自疗和互疗之用,方便及时,正符合中医“贵在早治”的医疗观点。操作很简便,患者可以自灸。有些慢性胃肠炎和神经衰弱的患者,每天到医院针灸,往返麻烦。如患者可以自灸,自己可以在家多灸几次,效果更好。
简便而易学艾灸疗法具有简单易学,入门容易掌握与应用的特点。因此,诸多民间医生和普通群众都会使用,并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即使是不懂医学,甚至是没有文化基础的人,也能学会使用,很适合城乡家庭民众互疗和自疗之用。若具有中医学知识,掌握脏腑经络学说理论的,则学起来更有信心,效果更好。
安全又实惠由于化学药品迅速发展,新药层出不穷,再加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致稍有小病即服多种药物,大病、重病更不待言,结果,医源性疾病明显增加;在医治疾病的同时,又使人体产生新的疾病,或给人体留下隐患,这是现代医学面临的一时无法解决的难题。千百年的医疗实践表明,艾灸无毒副作用。只要不违反艾灸治疗原则和操作规程,对人体不会产生副作用,更无毒性。这是任何药物疗法难以比拟的。此外,施灸时多采用温和灸,被施灸者感觉也温暖舒适,所以艾灸也非常安全。本疗法除了安全外,相比去医院看病,还经济实惠,可减轻家庭负担。
艾灸作用疏风解表,温散寒邪艾灸疗法因有温热刺激性能而具有温散寒邪的作用,其寒包括外感寒邪和中焦虚寒。中医学认为,外感寒邪可因感受外界寒凉或食生冷等所致而多见恶寒、肢冷、冷痛、喜暖、蜷卧等症状;中焦虚寒多因内伤久病,人体阳气损耗而表现为肢冷蜷卧,口不渴,痰涎涕清稀,小便清长,大便稀溏等。用灸法能祛除寒邪,恢复阳气,使寒邪尽散,肢冷渐温。按现代医学的观点,灸法的温热特性使患者机体局部毛细血管扩张,组织充血,血流加速,代谢加快,使缺血、缺氧、缺营养的部位得到改善而发挥温散寒邪的作用,故可以依据该作用调理外感风寒表证及中焦虚寒的呕吐、腹泻、泄泻等症状。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寒则泣而不流,温则消而去之。
——《素问·调经论》
温通经络,活血逐痹中药学认为,人体气血津液是人生存的基本物质,且周身运行。其运行的通道是人体全身经脉,若经脉阻塞不通或通行不畅时而发生四肢关节疼痛,或活动无力,或脏腑气机失调而出现疾病。经脉通行不畅常因寒邪客于经脉或气机不畅或经脉受损而表现为四肢活动障碍,关节疼痛,头痛,腰痛,腹痛,痛经或中风瘫痪,口眼涡斜等症状。
艾灸作用于穴位,起到温通经脉的作用。据现代医学观点,灸法加速局部组织代谢,使炎症致痛物加速运转,排出体外,同时,调节神经兴奋性,使过于兴奋的神经得以抑制,而功能减退的神经得以兴奋,从而达到了止痛,调理神经麻痹,肢体瘫痪等目的,故灸有温经止痛,活血逐痹的作用。
回阳固脱,升阳举陷阴阳为人之本。阳衰则阴盛,阴盛则为寒、为厥,甚则欲脱。人体常因久病体虚,或气血暴脱等而卫阳不固,腠理疏松,易伤风感冒;甚者中气下陷,脏器下垂或阳衰至极,阴阳离决,面色苍白,四肢厥冷,大汗淋漓,血压下降等。
真气虚则人病,真气脱则人死,保命之流灼艾第一。
——《扁鹊心书》
用灸法发挥其温热性,可温补扶助虚脱之阳气,提升虚脱的功能。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灸法可以调整人体应激性,提高耐受力,调整各种腺体功能,维护机体生理功能。故用灸可以调理脾肾阳虚所致久泻久痢、遗精、阳痿、虚脱及中气下陷所致的脏器下垂以及崩漏等症。
下利,手足逆冷,无脉者,灸之。
——《伤寒论》
消瘀散结,拔毒泄热关于瘀与结,中医认为,瘀、结多因寒凝或气血运行无力而痰湿阻滞或为血瘀而表现为痈疽、结块或血瘀。灸能使气机通调,营卫和畅,故淤结自散。所以,临床常用于气血凝滞之疾,如乳痈初起、瘰疬增强、瘿瘤等。按西医学研究,灸法可以使中性白细胞增多,吞噬能力增强,炎症渗出减少,故灸法温热以散寒凝、消肿、痈疽消散,或令脓成者速溃,或令气不足、收口慢者祛腐生肌而达到消瘀散结、活血止痛的效果。
热者灸之,引郁热之气外发。
——《医学入门》
防病保健,延年益寿《扁鹊心书》说:“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由此说明灸法可以起防病保健的作用,也就是说无病施灸,可以激发人体的正气,增强抗病的能力,使人精力充沛,长寿不衰。西医学研究提示:艾灸足三里、百会穴等能降低血液凝聚,降低血脂及胆固醇,故无病自灸,可增强抗病能力,使精力充沛,长寿延年。
人于无病时,常灸关元、气海、命门、中脘,虽未得长生,亦可保百余年寿矣。
——《扁鹊心书》
美容养颜,青春永驻近年来艾灸技术日渐运用于美容,由局部施灸为主调理斑秃、面瘫、面肌痉挛、痤疮、雀斑等病的局部美容灸,发展到调理肥胖、美发、润肤、容颜等整体美容灸,在诸多美容灸中占有一席之地,并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其主要机制是通过艾灸的温热刺激和药理作用,使施灸部明显充血,加强营养,旺盛新陈代谢,同时可以抑菌、杀菌,使组织恢复青春。
灸法不独愈病,且获美艳。
——晋代 • 鲍姑
每天艾灸好吗?
1、有病症且身体能接受时可每天艾灸
比如身体的突发某些急性症状,有些严重,我们可以灸的时间灸一些,一天灸一次到两次左右,天天灸,直到病症好为止。但是有个前提就是自己的身体能吃得消。艾灸的时候心态要放好一些,毕竟艾灸是一个慢性调理过程。
2、慢性疾病艾灸一段后要有停顿
如果某种疾病困扰我们很多年了,即慢性疾病,刚开始艾灸的时候要慢慢来,讲究循序渐进,这种刚开始可以天天艾灸,灸半个月左右,也就是十五天,之后中间休息两天,然后再天天艾灸,如果前半个月艾灸感觉身体好很多,或者时间不充足,那么可以选择隔天艾灸的方法,或者一个星期灸两次到三次,如果艾灸有上火的现象,可以艾灸涌泉穴引火下行,或者多喝水。
3、无特殊病症尽量不要每天艾灸
平时如果身体没有什么病痛的话,艾灸只是为了日常保健,每隔3-5天艾灸保健穴即可。或者是本身就是阴虚阳盛的体质,比如有盗汗,手足心热,心烦,失眠,口干口渴,小便黄大便干燥这样的现象,也不宜每天艾灸。不过,就算是为了保健,如果是按疗程艾灸,前三次最好每日连续灸,每个穴位2贴感恩艾艾灸贴,以后可以隔日一灸10天为一个疗程。
当然,如果身体寒症较重,或者其它需要治疗的病症,在身体能接受的前提下,那么还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每天必灸。但是,无病痛的情况下,尽量不要每天艾灸,容易上火,出现口干舌燥、便秘、痘痘、鼻血等现象。
疾病的治愈,主要依靠人体内在的自然治愈能力,而药物和医生只不过居于辅助地位。通过艾灸,使全身生理机能旺盛,则自然治愈力陷之增强,成为总治百病的原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