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妈妈艾灸一个月,少生十年病!这样艾灸,让月子病不再可怕!
当小宝宝诞生之后,
当我们的心都转移到了宝宝身上时,
千万别忘了还有一件事也是很重要的——
那就是新妈妈的产后调理!
在经历了分娩的重大战役之后,新妈妈们的身体仍然会遇到一系列的小麻烦,例如腹痛、子宫出血、乳房肿胀、腰痛、肥胖等等。
产后多虚多瘀,多月子病
你知道吗?
一次调理正确的孕产过程可以增加女性10年的免疫力,还可以推迟更年期的到来!
而如果产后缺乏正确调理,可使产妇产生乳房疼痛、便秘、头痛、胃部不适、睡眠欠佳、腰痛、关节痛等不适症状的发生率大大增加,并可能从此成为“病根儿”,影响今后的生活质量。
女性以气为本,以血为用。而分娩是一种剧烈的生理过程,分娩中大量的出血和剧烈的疼痛往往会损伤人体的气血。从中医学的角度而言,产后元气大损,阴血骤亏,百脉空虚,又多瘀血,故有“产后多虚多瘀”的说法。
月子病也叫产后风湿
产后或人工流产术后体虚之时,感受风寒湿邪,伤及关节、筋脉、肌肉、皮肤等组织所引起的肌肉关节酸困、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本病主要以全身肌肉关节的疼痛、怕风、怕冷、不耐劳累为主要表现,但受累关节和肌肉无红肿。
艾灸让月子病不再可怕
艾灸可以改善月子病,而且艾灸是外用的,不会对哺乳造成不好的影响。
艾灸作为一种外治方法,能起到温经通络、活血化瘀、散寒除湿、补益气血的作用。应用艾灸方法进行产后调理,可以有效缓解产妇的诸多不适症状,这是和女性产后多虚多瘀的病理生理特点相适应的。
艾灸能有效激发经络传感,使“气至病所”,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大部分母亲都在哺乳,吃药肯定会对宝宝不利,所以艾灸是产妇产后的不二之选。
对号入座,自行艾灸
下面是产后经常出现的一些疾病,请看到的妈妈们对号入座,自行艾灸。
1、胃部不适、腹胀和便秘
因为产后胃液中盐酸的分泌减少,胃肠肌张力及蠕动力减弱,再加上产褥期卧床时间多,缺少运动新产妇容易出现胃肠不适和便秘。
艾灸可选择脾俞、大肠俞、天枢、大横、足三里、上巨虚进行温和灸每日2次,每次15分钟,艾灸过程中出现排气现象为最好。
2、腰痛
妊娠后,随着胎儿长大、准妈妈的腹部逐渐向前突出,重心前移,腰部肌肉张力增加。产后,重心又恢复到孕前状态,但关节、韧带却还在一段时间里处于松弛状态。如果在哺乳时姿势不够正确,或劳累都会产生腰痛。
艾灸可选择在大肠俞、命门、肾俞穴温和灸每次每穴20~30分钟,每天1次,长期坚持。
3、恶露
无论是剖宫产还是自然分娩,在宝宝出生后,新妈妈们都会经历一段时间的子宫出血,医学上称之为“恶露”。在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当胎盘完全剥离,自宫腔排出,有利于子宫的恢复和产妇身体的康复,更有利于乳汁的分泌。因此,恶露的正常排出是女性生产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的有益于肌体康复的生理现象。
一般情况下,在刚分娩后的几天内,恶露颜色较红,量也与月经相似。以后颜色逐渐变淡,量也逐渐减少,一般在产后1个月内恶露会消失。若产妇子宫复旧不全,则会出现恶露量增多,持续时间延长。
此时可用温和灸,选关元、子宫、大肠俞、次髎穴,每次每穴20分钟,以出现灸感为好。
4、外感风寒
孕妇分娩时由于产创和出血,以及临产时的用力过度,耗损气血,使产后抵抗力减弱,所谓“百脉空虚”,稍有不慎则容易感受外感六淫之邪。尤其易于感受风寒湿邪侵袭,出现恶风寒、喷嚏、流涕、发热、咳嗽等风寒表证,甚至出现畏寒喜暖,食少便稀,倦怠少动等寒凝血瘀证症状。
可用清艾条在肺俞、大椎、风门、风池、至阳上进行温和灸每天1次,每次15分钟,以提高产妇抗风寒能力,改善寒凝血瘀症状。说在最后
对于已落下的病根,艾灸是一个慢功夫!
《灵枢经》记载:“灸则强食生肉。”指出灸的效果超过食用鲜美的山珍海味,有促进人体正常发育之功。《备急灸法》说:“凡仓卒救人者,惟灼艾为第一”,“施之无疑,用之有效,返死回生,妙夺造化。”
然而,很多人也感觉艾灸效果缓慢,或有人反映没有效果,那么一定是你的努力不够。不仅要艾灸时间够长,还要加上锻炼,有了那么多的艾灸反映自己也没有害怕,也没有放弃。
治疗疾病就是这样的,这其中,会有一些排病反映。当你多看文字过后,你知道了艾灸排病反映的规律后,你就不会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