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知识:艾灸能治病,你了解多少种?
说起艾条,更多人以为只能拿来强身保健,殊不知,它还能拿来治不少病!
艾灸是不是真那么神奇?
往上部感冒、头痛,往下部腹泻、痛经,小编还真没忽悠你!
《本草纲目》云:艾叶能灸百病。
几乎所有临床常见病、慢性病,都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治疗。
像高血压病、糖尿病、中风后遗症、肥胖病等,艾灸都能控制病情、改善症状。很多顽固性疾病,像不明原因的眩晕症,吃中药、西药都没效果,艾灸也能起到一定作用。
艾叶性味辛温,加之艾灸是用点燃后的灸条烧灼、熏熨皮肤,属于热疗法,故艾灸有驱散寒湿、温经通络、行气活血之效,还可防止人体阳气耗散。
不管西医是什么病,只要经过中医辨证,认为病因是寒湿入侵、气血不畅、阳气虚脱引起的,通常都可进行艾灸。
艾灸第一阶:哪里不舒服灸哪里
艾灸作为平时保健,灸一灸,有助于提升正气,加强防病抗病的能力。
但自我灸疗,首要问题是:
不懂疾病的辨证,也不识穴位,该灸哪里?
坊间流传一种“简单粗暴”的做法:哪里不舒服就灸哪里。这能行吗?
中医有种穴位叫阿是穴,它是唐代大医孙思邈在临床中发现的。
这类穴位没有固定部位,“往往随病而起,病愈即失”。当该部位受到按压时,人们会感特别的酸麻胀痛,“啊……是这里”,“阿是穴”由此得名。
所以这哪里不舒服灸哪里的说法,还有一定道理。而这种灸法尤其适合于腰酸背痛、颈肩痛等痛症,可以通经活络、驱除疲劳。
艾灸第二阶:认准穴位去艾灸
可很多疾病没有明显的压痛点。即便是痛症,有时只是“哪里痛就灸哪里”也不奏效,怎么办?
不妨学学认穴位。
【感冒】
施灸穴位:大椎穴、风门穴、合谷穴、列缺穴。
适用人群:风寒感冒者。患者表现为全身酸痛、流清涕、痰稀色白、畏寒、没有发热。
功效:疏散风寒,祛邪外出。
【失眠】
施灸穴位:肾俞穴、关元穴、三阴交穴、足三里穴。
适用人群:气血不足、阳虚有寒的失眠者。患者表现为畏寒、舌苔白、腰膝酸软、易感冒。
功效:补肾补气血。在睡觉前艾灸,助眠效果最佳。
【便秘】
施灸穴位:天枢穴、关元穴、足三里穴、上巨虚穴。
适用范围:老年人习惯性便秘。
功效:温肾补脾,促进胃肠蠕动。
【痛经】
施灸穴位:三阴交穴、关元穴、肾俞穴。
功效:调经止痛。月经之前4~7天施灸,有助于避免痛经。
艾灸第三阶:加一物效更强
想效果更好,还可以在艾灸的材料上下功夫。
【隔姜灸】
做法:先把生姜切成一片约4~5毫米厚的薄片,并穿刺多个小孔,放置在穴位上,再把艾炷放在姜片上,点燃,让热力缓缓地透过生姜片渗透进肌肤。
适用范围:"隔姜灸"适用于风寒型感冒以及各类痛症,如风湿痛、颈椎痛、腰椎痛、痛经,以及扭伤、撞伤造成的瘀血疼痛等。
再如,可选择药艾条进行艾灸。市面上,各种“镇痛灸”“心脏病灸”“雷火灸”等,均属此类。
但需注意的是,选择药艾时,要仔细甄别。
镇痛灸、风湿灸此类,是加了祛风散寒化湿的药物,这些是对的。
心脏病灸、前列腺炎灸、鼻炎灸的说法就太笼统了。那些都是很复杂的疾病,不可能只用一种灸条就有改善,需要先对患者进行辨证,再选择灸法。
雷火灸、太乙神灸此类,属于传统灸法,操作复杂,容易烫伤,不建议家庭使用。最后,需提醒大家警惕艾灰!
艾炷、艾条燃烧后的艾灰,极易死灰复燃,导致火灾隐患。因此艾灰要用水浇灭后,再倒入垃圾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