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湿先健脾,艾灸祛湿从脾经入手!
最近有很多灸友反馈湿气重的情况,故本文重点讨论讨论艾灸如何祛湿。祛湿先健脾,艾灸祛湿从脾经入手!
一、湿性黏浊,如油入而!
1800多年前,东汉伟大的医学家张仲景在他的著作《伤寒论》中说:“身大热,反欲得衣者,寒在骨髓。”就是说发烧的人虽然体温很高,身上反而感觉寒冷想多穿衣服,表明体内寒气很重,寒邪都到骨髓了。此时再用抗生素等寒凉药物输液消炎退烧,会把外在的一些寒湿之气直接带进体内,现在的西医都是这样做的,导致我们的寒湿体质越来越重。
张仲景是《伤寒论》的作者,在他那个时代人们忍饥受冻,疾病以寒邪为主,用热药就可以直接对治。如今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单纯的伤寒已经很少见了,反而是外寒跟内热交织在一起,形成了湿邪。真正的寒症并不多见,主要是以湿邪为主。湿为阴邪,遏伤阳气,阻碍气机。换句话说,阳虚的时代是湿邪在作祟。
湿性黏浊,如油入而!体内湿气重了,吃再多的药,打再多的针也是不嫌够的!而这时候如果你艾灸,就会发现祛湿太轻松,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艾灸后皮肤表面出现水汽、水泡,正是快速祛除我们体内湿气的表现!
故而,在这个潮湿的时节——雨纷纷的夏至,我们用艾灸来祛湿效果是最明智的选择,因为艾灸的开郁、补阳气作用,可以快速运化湿气,蒸腾湿气,就像太阳蒸发湿气一样!
二、艾灸祛湿,从脾经入手!
脾五行属土,而土性恶湿,故脾喜燥恶湿。当人体长期居于潮湿阴冷环境,涉水作业或者突淋暴雨,就可能湿气犯脾;另外内在出现问题时,脾阳不振,不能正常运化水饮,也会导致湿气内生,反过来困脾伤脾,从而形成脾湿生成的“恶性循环”。
湿性趋下而重浊,容易下注于下焦,于女性而言,盆腔的器官组织往往深受其害。常导致:盆腔炎、盆腔积液、白带增多、子宫肌瘤等问题。经常艾灸以下穴位,让你干爽的度过这个湿哒哒的夏天!
取穴:关元穴、阴陵泉穴、丰隆穴、三阴交穴、承山穴、隐白穴
1、关元穴:位于脐下3寸的位置,长期对关元穴施灸或者艾灸有助于调理气血、化解下注的湿气,减轻湿气对妇科的危害。每此可艾灸30分钟。
2、阴陵泉穴:为足太阴脾经之合穴,它能够健脾益气,促进脾之运化水谷功能得以恢复,使气机顺达,腑气通畅。同样,刺激阴陵泉亦可通过健脾益气,促进脾之运化水湿的功能。
3、丰隆穴:位于小腿外侧的中点,肌肉较为鼓起的位置,针对这个穴位祛湿,效果较佳。每日艾灸15分钟可以有效健脾祛湿。
4、三阴交穴:是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这三条阴经的交集穴,故而得名。它在小腿内侧,足内踝尖上3寸(即除拇指外其余四个手指并起来的宽度)、胫骨后方凹陷处。
5、承山穴:在小腿肚子下方正中,肌肉分成“人”字形的中间。虽然承山穴不是脾经上的穴位,但它却是去除人体湿气的最好穴位之一,承山穴可振奋膀胱经的阳气,加速湿气的运化排出。
6、隐白穴:是脾经的重要穴位,也是祛湿的重要穴位。和消化密切相关的两条经脉,足阳明胃经和足太阴脾经分别循行和相交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在足大趾末节内侧,距趾甲角0.1寸。艾条灸15-20分钟。
三、夏天为什么要祛湿?
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现在冬天很少见到真正着凉感冒的病人,夏天反而比比皆是。现代人是生活在一个冬有暖气夏有空调的环境中,对四季的感觉越来越不分明。
夏天该出汗的时候因为用空调导致汗液挥发不出来淤积体内;冬天烧暖气,穿件单衣还冒汗,阳气外越,藏不住精气。(冬不藏精,春必病温)人体在这种环境的状态下最容易生病,皮肤开合的功能下降,抵御病邪的能力越来越差了,极容易导致体内湿邪堆积,造成阳气虚衰。湿邪对人体的伤害,比寒邪还要大。
酷暑时节,人们贪图冷气,爱喝冷饮,爱吃凉菜。一杯冰镇啤酒下肚,从里到外、从头到脚都透着凉快劲儿。殊不知,为贪图这一时之快,同时也将湿邪深深地埋在了体内,成为困扰我们健康的一个大大的隐患。
每年七八月份叫长夏,此时湿气当令,人体中的脾与之相应。湿在中医里又叫“阴邪”,而脾为至阴之脏,喜燥恶湿,所以脾气在七八月的时候最旺盛。如果长夏湿气过盛,就容易损伤脾脏。同时,脾主运化水液,它的特点是阳气易衰,阴气易盛,湿邪侵犯人体后最易伤害脾阳,而脾阳的虚弱也进一步助长了湿邪的侵入。
还有的人喜欢吃猪肉,猪肉性味咸寒助痰,肉吃多了也能导致痰湿,如果感觉体内湿重,最好坚持吃一段时间的素食;长期吃电饭煲煲的大米饭,也容易造成体湿。体湿的人可以用薏米红豆汤或锅巴来解决。喝上一阵子薏米红豆汤之后,再喝小米粥来补补脾胃,久之脾健,湿自化。
四、体内有湿的表现
湿为阴邪,好伤人阳气,当脾阳受损。会表现为消化吸收功能低下,临床可见脘腹胀满、食欲不振、口淡无味、胸闷想吐、大便稀溏甚至水肿。对于女性来说,湿气除了易引起闭经之外,湿气过重也常常是输卵管堵塞、不孕的根源!所以很有必要看看你体内有没有湿气,以下是体内有湿的常见表现。
一、头部沉重四肢乏力
湿性重浊,其特点就是沉重,尤其是早上起来四肢非常沉重、疲乏、无力,有的还会面色发黄。
二、口中发黏舌苔腻
感受湿邪最典型的表现就是口中发黏,舌苔腻,有的还会出现舌体胖大、齿痕。
三、胸腹胀满小便不畅
湿为阴邪,易滞留脏腑,阻碍气血运行致脘腹胀满,脾胃功能失常。湿邪停于下焦,则小便短少而不舒畅。
四、下肢浮肿便溏泻
常表现为下肢浮肿,朝轻暮重,大便不成形,而且粘滞,便完后感觉不爽。
五、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
如果您不经意间长期涉水,容易脚缝痒,起水泡甚至溃烂,也容易体内藏湿。
传扬艾灸文化,让健康常伴!欢迎微信咨询:muziwei0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