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银针大乾坤——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刘希良仁心圣手解病痛
现代人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颈性眩晕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非常高,其病因大多是由于椎体小关节紊乱导致的身体不适或疼痛。那么今天小编要给大家介绍德州市中医院的一位针灸推拿小能手!
当当当当~那就是德州市中医院康复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刘希良。很多患者慕名来到我院找刘医生看病,他们说刘医生给患者治疗,就凭一双手,摸骨诊病,针到病除。他运用中医整脊正骨手法结合针灸疗法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但是真的那么腻害吗?让我们来瞧一瞧!
案例1陈某,女,48岁,疫情宅家期间,跟抖音中学习运动,两三天后出现腰痛伴有右下肢疼痛不适,活动不利;来就诊于康复科门诊,经过详细体格检查,考虑腰椎小关节紊乱,并经X光加以证实;既往腰间盘突出病史数年,舌质淡苔黄厚胖头,脉象强细数;中医诊断为腰腿痛(肝肾亏虚,经脉瘀阻证)。治疗原则给予:补益肝肾,舒筋活络之法。1、针灸选取:肾俞、大肠俞、秩边穴、委中穴、昆仑穴、阳陵泉穴、直刺1.5寸留针20分钟。2、推拿正骨治疗3、中药调理:选择独活寄生汤加味*7付,经过上述治疗7次,症状消失。4、生活调理:注意避风寒、忌口、并做八段锦体操,增强腰部功能。
案例2
周某,女,45岁,因出汗后面部着风制口眼歪斜,喝水漏水等不适5天余,经诊断为“周围面神经炎”即面瘫病;为求针灸特来康复科;查体后患者右侧额纹消失,闭目露白睛,泪流不止,口角歪向左侧,四肢良好;舌质淡苔薄白,脉浮细数,诊断为面瘫(风寒阻络症)治疗原则:为祛风散寒,活血通络之法。1、针灸治疗:选取阳白穴、四白穴、太阳穴、迎香穴、颧髎穴、地仓穴、颊车穴、牵正穴、合谷穴、太冲穴,进针0.5寸-1寸,留针20分钟加艾灸。2、中医调理:牵正散加味,经过上述治疗20次,痊愈。3、生活调理:避风寒,多休息,勤做面瘫操;忌口。
刘医生小课堂
上班族,低头族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动作很容易引起颈椎病。
颈椎病主要有以下八大症状,如果出现那就要注意了:
1.脖子总是发僵、发硬、酸胀、疼痛。
2.颈部活动受限,仰头、低头、左右转头、左右偏头范围变小,不能达到“尽头”。
3.头晕目眩,耳鸣,恶心呕吐,眼睛发干发涩。
4.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
5.手臂无力、手指发麻、反复落枕。
6.肩背部沉重感、肌肉僵硬、皮肤感觉减退。
7.有时走路无力,大小便不好。
8.还有的会心律不齐,出现类似心绞痛症状。
刘医生为大家推荐练习八段锦可以快速缓解颈椎疼痛!
预备式
两脚并拢,自然站立,目视远前方。双臂自然下垂于体侧,手掌朝内。躯干及头颈部保持中正,轻闭双唇,舌尖轻贴上腭,眉心舒展,展眉落腮。本式可使练习者身体放松,注意力集中,逐渐进入身心安静的练功状态。
第一式 两手托天理三焦
重心右移,左脚向左迈开一步,两脚掌心约与肩同宽,平行站立。两手从体侧捧气向前,转掌心向上,双手十指交叉于小腹前。手掌体前捧气上托,当两臂抬至肩、肘、腕相平时,在胸前翻手掌向外再向上,双臂伸直,上托于头顶,两脚踩地,停顿数秒。松开交叉的双手,自体侧向下划弧拢气,慢慢落于体侧,左脚收回。接着重心左移,右脚向右迈开一步,重复以上动作,如此左右动作反复数次。
该式适用于各种人群,各类疾病,尤其长期坐办公室,精神易疲劳,身体肌肉多劳损酸痛等人群。
第二式 左右开弓似射雕
重心右移,左脚向左迈开一步,大致两肩宽,双腿屈膝下蹲成马步,两手自体侧拢气上升,抬至胸前交叉,左手在外呈剑指,右手在内握固。接着向左做拉弓状,剑指指尖向上,转头凝视远方,拉至极致,开弓如满月,停顿片刻。两腿直起,两手臂伸展向下划弧拢气,还原体侧,目视前方。再换右侧,重复如上动作。左右交替数次。
该式适用于长期伏案工作、心肺功能较差、驼背等人群。
第三式 调理脾胃须单举
重心右移,向左迈开一步,两脚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掌心向内。两手捧气上升,指尖相对,置于中脘穴。右手转掌心向下,左手上托,至胸前指尖向右,至面部指尖向前,至头侧指尖向左,至头上方指尖向后,至臂伸直指尖向右,与此同时右手下按,逐渐转指尖向前,置于右大腿侧,停顿片刻。左手自左上方缓缓划弧拢气下落,右手順势划弧转掌心向内,随后收回左足,两手向下划弧拢气,自然下垂,置于体侧,还原到预备式。再出右脚,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数次。
该式适用于脾胃虚弱、消化功能差、饱食以及腰背酸痛等人群。
第四式 五劳七伤往后瞧
两脚并拢,两手从体侧拢气回收,两手重叠,敷于肚脐 (掌心向里,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逐渐从上向下转动颈椎,向左侧背后望去,保持肩和胸不动,感受颈椎和胸椎形成二争力,随后胸椎从上向下缓缓向左转,保持腰椎和胯不动,感受胸椎和腰椎形成二争力,再将腰椎和胯缓缓向左转,保持脚踝不动,感受周身与脚踝形成二争力,停顿片刻。再从下向上逐渐将下肢、腰椎、胸椎、颈椎次缓缓转向正面。再转头向右侧背后望去,重复如上动作,如此交替数次。
该式适用于各种虚损以及高血压、脊柱疾病、眼病、疲劳易外感等诸多人群。
第五式 摇头摆尾去心火
左脚向左橫跨一大步成马步,两手自体侧拢气向前,向上到膻中穴前,再向下,两手反按大腿上,指尖相对。头向左侧倾斜,左肩沉降,左胯沉降,催动右胯与尾骨向右侧上翘摆动,目视右足尖的延长线方向,右臂绷直,左臂弯曲,以助尾部摆动。停顿片刻,躯干再缓缓摆至正位。随着两腿缓缓伸直,顺势两手臂向上、向外、向下划弧拢气回收,缓缓下落于体侧,同时收回左腿。再换右脚向右橫跨,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数次。
该式适用于有脊柱疾病、盆腔疾病,以及易口舌生疮、失眠、心烦、自感心脏跳动不安等的人群。
第六式 两手攀足固肾腰
两手经体前捧气上升,按于两肋,指尖相对,温熨片刻,两手向后摩运,按于腰部,温熨片刻。头后仰,尾骨上翘,挺胸收肘,停留片刻后缓缓摆正。两腿伸直,身体从上到下慢慢前俯,两手顺势沿腰臀部、双下肢后侧下至足跟部,再向前贴于足尖,做收腹拱腰头面贴腿两手攀足的动作三次。随后从下到上缓缓伸直腰背,双手上升,如此反复数次。
该式适用于肾气虚损的各类疾病,诸如腰痛、男科、妇科、水肿痰饮、用眼过度、视力模糊等人群。
第七式 攒拳怒目增气力
重心右移,左脚橫跨一大步变马步,两手拢气上升,提至两侧腰间握固成拳,拳心向上。将左拳向前冲出,同时旋转腕部变成拳心向下,同时怒目圆睁,注视左拳冲出的远方,右手位于腰间向后拉。左拳小指、无名指、中指、食指、拇指依次打开,掌心向下,立掌转掌心向前,指尖向上,转动指尖,向左,向下,再向前,掌心向上,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依次握固成拳。两拳收回腰间,随后变掌,向两侧拢气回收,收回左脚。再伸出右脚,重复如上动作,如此左右交替数次。
该式适用于身体虚弱的众多人群,尤其适合肝气不足、易疲劳、以及久坐、肌肉酸软等人群。
第八式 背后七颠百病消
调身:两臂自然下垂置于体侧,两手自体侧向前拢气上升,至小腹肚脐前,转掌心向下,随着两手下按,置于体侧,指尖向前,同时足跟上提,停顿片刻。足跟下落着地,两手掌心向内,还原体侧,全身放松,如此反复数次。
该式广泛适用于大部分不爱运动,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
收式
调身:两脚并拢,两手从体侧拢气回收,两手重叠,敷于肚脐 (掌心向里,男左手在里,女右手在里)。操作提示:收功要心平气和,体态安详,周身放松,收气静养。收功后也可适当做搓手、搓面、肢体放松等整理活动。主要作用:下丹田为元气所居,双手叠放于下丹田,可帮意念安置于此,利于全身气机回至下丹田,收气静养,气归于下丹田,由炼气转为养气,有利于增强人体正气,并使练习者从练功状态恢复到正常状态。
专家简介
刘希良,中医学硕士,副主任医师。
山东针灸学会委员,神经与疼痛专业委员会委员,德州市中西医结合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德州市医学会物理与康复专业副主任委员等。
毕业于安徽中医药大学。擅长治疗颈椎病、腰椎疾病、中风病的康复、面瘫、脾胃病、月经不调、失眠,小儿斜颈等常见疾病。
坐诊时间:国医馆周日下午;东院区一楼康复医学科周一至周五全天
通讯员 陈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