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雨天不针灸? 亲,您的观念该更新了。

文 / 医瞳
2019-05-19 14:14

撰稿 │医瞳君 鱼果医医


今天就是清明节,望着窗外的绵绵细雨润物无声,风带着一丝丝的凉意,从窗缝里渗进来,这不禁让我想起阴雨天不针灸的古训,这也是很多针灸师都在执行的古训之一。在众多复杂的针灸技法要求中,阴雨天不针灸可以算是最被广大群众熟知的要求了。但,我今天要说的是,阴雨天不针灸是有前提的,是在一定时代条件下提出的,而现今这些条件已经改善或消失,还有必要再坚持这要求么?

要明确这个问题,那么就要具体分析一下这个要求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呢?

首先来说,古代的住宿环境不好,很多都是茅草屋,这种房子可以说四处透风,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在这种四处漏风的环境里进行针刺,这时病人在治疗过程中受风受寒是必然的,而且很多古代医家还是露天施针治疗,古代没有电,白天室外光线是极好的,能看的清楚,但这样治疗时的温度就没办法保障了,何况是阴雨天!

其次,古代的交通工具和防雨用具不是很发达,交通大多要徒步行走或是马车,而防雨最主要的就是蓑衣和纸伞了。

什么是蓑衣呢?就是一种用草编制的简易雨衣,但又跟现在的雨衣不太一样,它一般是披在肩膀上,头上是要戴草帽的,避雨效果非常有限。

再说中国古代的油纸伞主要是遮太阳的,对于在雨天使用,作用和持续使用时间十分有限,尤其是伴随大风的天气,这种油纸伞根本不经折腾,而现代的雨伞是在英国出现的,虽然是借鉴了中国的油纸伞的结构才改造出来,但要结实的多了。

所以古人如果遇上阴雨天气,都是尽可能不出门的,即使出门也不会去针灸,因为这非常容易受凉而加重病情,何况针孔也非常容易进水引发感染,得不偿失。

第三、古代纺织工业和制造业技术有限,以前人穿的都是丝麻这类织物做的衣服,没有羽绒服、冲锋衣等这种防风防雨材质,(具体可以参阅医瞳君往期文章《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而且保暖性较差,一到阴雨天,丝麻衣物受潮后无法保持体温,人体受凉受风后就更易生病了。(参阅往期文章《

原文中此处为链接,暂不支持采集

》)

第四、古代的针具普遍较粗,而且没有什么消毒意识,更没有现代化工能制造出的医用酒精、双氧水等消毒用品,感染机率本身就高,特别是在针灸后淋雨,这样就加重了感染的机率,极易诱发针孔感染发炎,古代的凡是针灸典籍大都有专篇论述针疮。这就是针灸后出现的感染导致的病变的佐证。

所以,古人在阴雨天由于以上种种原因,遂提出阴雨天不针灸的说法,这在当时看来,是非常有道理的,可以很好的预防很多不必要的针灸意外情况的发生,但在现在还存在这些原因吗?答案是肯定没有了呀!

我们现今的住宿环境已经大为改观,都是混凝土楼房或高层居多,塑钢窗户,密封性好,现在甚至出现密封太严,空气流通减慢而出现室内通风不够的问题了,很多古代的艾灸疗法在当今如果没有良好的通风设备,根本不能在房间中进行操作。在这种情况下,还有冬天的集中供暖或天然气壁挂锅炉采暖,这就完全杜绝了病人针灸时受到自然环境寒冷因素的影响。电和照明器具的出现和发展几乎可以媲美自然太阳光线,针灸时完全没有光线不足的影响。

雨具的改良和交通工具的全面发展,下雨可以乘车出行,即使没有车,也可以在周遭商店、建筑物里避雨,这种情况在古代是完全不可能出现的,古代人们是挤在树下或茅草棚中避雨,这应该是当时最多的避雨条件了。

最后,现代无菌意识的普及和现代化工的发展,普通大众已经有了卫生常识,除了消毒用品,更倒逼市场和医疗体系统一使用一次性针灸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有效的规避了针刺后针孔感染的问题。

在这些措施的执行下,现在阴雨天针灸已经成为可能,而且通过现代医疗临床的观察,只要病人在针刺后稍加注意不要受凉,一般都不会有什么异常反应。我们现在的衣物成分大体都是棉、毛和人工合成物,这些物质都有非常好的御寒抗风作用,所以,在阴雨天针刺后受凉的可能,已经越来越小了。

至于很多人认为的阴雨天针灸后会感受寒湿,完全凭想象感觉空气中的湿气会从针孔进入人体,实在是有些担心过度了。


编辑 │李佑微

校对 │鱼果医医

PS:文章为医瞳原创,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否则将追诉其法律责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