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子生病奄奄一息,神医出现:有救!摸摸大腿还热,一针见效
如今人们生了病,都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吃药片,打吊针或是做手术,这些都属于西医的范畴。中医,作为我国的传统医学,却很少人会选择用它来治病。虽然如此,但当人们想到调理身体,改善气血时,在大部分情况下,作为一个中国人,常常首先想到和使用的就是中医的药物。说到中国的传统医学,那就要说一说历史上著名的中医鼻祖和他一生行医中的传奇故事了。据说,在当年,这位医生可有“起死回生”的高超医术。他就是扁鹊。
但扁鹊年轻时,并不是个医生。扁鹊早年从事的是为贵族管理客栈的工作。当时,在客栈中住了一位叫做长桑君的神医,机缘巧合之下,扁鹊见识到了医学能力的有趣有效之处,这才开始跟这位神医学习医术,走上治病救人的道路。
很多人都认同中医的开山鼻祖是扁鹊,扁鹊也被认为是针灸的创始人。中医里,最让人觉得神奇的大概就是针灸吧,在古代,针灸甚至被传说有“起死回生”的功效。这个传言是来源于哪里呢?据史书记载,当扁鹊医术学成,在医术上有些造诣之后,他开始周游列国,治病救人。
当他经过虢国时,发现当地人都在向神灵祈祷,并且还有无数在进行。他感到很奇怪,就问当地人这是怎么回事儿。虢国人告诉他,他们的太子昏迷数日不醒,气息都已经很微弱了,国王令众人为太子祈祷,并且也是在为太子的葬礼做准备。出于一个医生的职业敏感和责任心,他向太子的一位侍从打听具体的情况;这位侍从恰好懂一些医术,这位侍从就告诉扁鹊说:太子这是气血不顺,内邪不能外泄,正气压不住泄气,所以就一下子昏死过去了。
听到这些,扁鹊就告诉侍从,自己可以治好太子的病;这位侍从看到扁鹊并无特别之处,并不相信他的话,并倨傲的说:你能让太子起死回生吗?于是,扁鹊说:你去看看太子,他应该还有微弱的呼吸,大腿还是热的。侍从按照他所说的去看太子,发现果真是这样的。接着,就赶紧把扁鹊迎了进去,让扁鹊为太子医治。
扁鹊拿出一根细小的针,在太子身上的几个穴位上刺了一下,之后又让众弟子为太子按摩,不一会儿,太子就神奇的苏醒了。周围人大为吃惊,虢国国王非常高兴。不久,扁鹊让虢国太子“死而复生”的消息就传开了。针灸的神奇疗效大概就是从此传开了,这针也因此被叫做“扁鹊神针”。但当时针灸用的针和我们现在的有所不同;因为那个时代技术不发达,当时的针要比现在用的针灸的针粗的多,那样的针扎下去可要疼多了。
也因为当时的医学没有分科,扁鹊可以说是个什么病都能治的全能的医生。当扁鹊到邯郸行医时,发现当地妇女有很多得病的,于是扁鹊就多为女性看病,成了妇科医生;到了洛阳,听说当地很多人都患有眼病、耳病,他就成了五官科医生;到了咸阳,发现当地的小孩子得病的很多,扁鹊就又成了儿科医生。在为当地人们带了走病痛的同时,自己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总结了针灸、按摩和服汤药等的使用方法,并传授给弟子。他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当他再次施了“神手”,让晋国大夫赵简子也“起死回生”之后,可谓是声名鹊起。当扁鹊在晋国行医时,晋国大夫赵简子的家人急急忙忙的找到扁鹊,希望扁鹊为自家大夫医治。原来赵简子在几天前突然昏倒,从此开始昏迷不醒,汤药,饭水都喂不进,找来的医生也都束手无策,只好请来扁鹊,做最后的“挣扎”。
扁鹊了解了大概情况,到了赵简子的床边,他掀开被子,为赵简子把脉,又观看他的面色,听他的呼吸,又找来他身边的人问询赵简子近来的活动与身体情况:原来赵简子近日来一直忙于公务,无暇休息。听完这些,扁鹊就起身,向众人说明赵简子的具体情况。
他说道:“赵大夫一切正常,大家不必过于忧虑,大夫只是劳累过度了,你们不需要喂他汤药,让他躺着好好休息几天,他自然就会醒过来了。当年秦穆公就发生过这样的状况,他睡了七天七夜自己就醒过来了。醒来后一切也安好。你们不要着急而求助于巫术,那都是没有用的。”果然,在两天之后,赵简子自己长长的嘘了一口气,就醒过来了。这样准确的判断令人惊奇。
如此有才能的扁鹊到秦国行医时,秦武王听闻了他的名声,就让他来为自己治病。虽然秦武王自己是比较相信扁鹊的医术的,但秦国的许多大臣并不相信,他们反复劝说秦武王,不要让扁鹊为秦武王治病,这让秦武王也有些动摇。扁鹊知道了这些事情后非常生气,他对秦武王说:您一面和我商讨怎么治病,在另一边却和不信医术,不懂医术的人一起讨论,干扰治疗;如果您也像这样一样治国,那秦国随时都有亡国的危险。
说罢,生气地拂袖而去。秦武王看不清楚扁鹊的价值,但他身边有人能看到;也正是因此,一代中医鼻祖就此而丧命。秦武王身边也有医生,这个医生从扁鹊的方法和药方中清楚地觉察到,这是一位有真正才学,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的医生,他怕秦武王会再次将扁鹊召回为自己治病,扁鹊会因此而受宠,导致自己地位不保。于是,在扁鹊离开的路上,派人将扁鹊杀害。这样的结果,让人无比惋惜,让人遗憾于这位神医的早早离世。
扁鹊的一生虽然以这样仓促的方式结束,但他的著作,他的医术通过他的弟子的手与口,大部分都得以保留。同时这位中医鼻祖的事迹也被司马迁载入《史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