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伤病到底该如何分类呢?快来围观大神!
软组织损伤分类
肌肉、肌腱、筋膜、韧带等软组织伤属于中医的“伤筋”的范畴,在清代已把伤筋病变分为“筋强、筋柔、筋歪、筋正、筋断、筋走、筋粗、筋翻、筋寒、筋热。”目前常用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三种。
一、按不同的暴力形式分类
1、筋断裂伤:
由于扭、挫、牵拉等强大外力造成的某一部位筋的完全断裂,可导致严重的功能障碍和明显的局部疼痛、肿胀及淤血斑。畸形以筋断而挛缩所致的筋聚及缺如部分的凹陷空虚为特点。
2、筋撕裂伤:
筋撕裂伤的机制与筋断裂伤相同,只因性质、部位及外力大小有别,而仅造成了某些筋的部分撕裂伤,一般的腰部、腕部、踝部及指间关节的扭伤多属于筋的撕裂伤。
二、按伤筋后的时间分类
1、急性伤筋:
中医称之为新伤,是突然暴力造成的损伤,伤后不超过2周。急性伤筋的特点是:一般有明显的外伤史、疼痛、肿胀、功能障碍及畸形等症状和体征,出现及时而又明显。
2、慢性伤筋:
中医称为陈伤、久伤、劳伤等。凡伤后超过2周以上未愈者,均属于慢性伤筋。其特点是:外伤史不一定很清楚,临床症状体征不如急性伤筋明显,但与六淫、劳累关系密切,常为症状加剧的主要原因。
骨折分类
对骨折进行分类,是决定治疗方法和掌握其发展变化规律的重要缓解。骨折的分类方法很多,同一病例,根据骨折前后的变化和骨折局部病变,可有不同的分类方法。
一、根据骨折处是否与外界相通分类
1、闭合性骨折:
骨折处的皮肤或黏膜完整,骨折端与外界不相通者。
2、开放性骨折:
骨折处皮肤或黏膜破裂,骨折端通过破裂处与外界相通者。骨盆耻骨部骨折合并有膀胱或尿道破裂,或尾骨骨折合并有直肠破裂,均属开放性骨折。某些闭合性骨折的断端已经穿破肌肉和深筋膜,对皮肤造成直接压迫而引起坏死和剥离则称为潜在性开放性骨折。
二、根据骨折损伤程度分析
1、不完全骨折:
骨小梁的连续性仅有部分中断,骨折处有成角、弯曲畸形,此类骨折多无位移,故又称“青枝骨折”。
2、完全骨折:
骨小梁的连续性完全中断,管状骨骨折后形成远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骨折段,此类骨折多发生位移。
3、单纯骨折:
无并发神经、重要血管、肌腱或脏器损伤者。
4、复杂骨折:
并发神经、重要血管、肌腱或脏器损伤者。
三、根据骨折线的形状和形态分类
1、横断骨折:
骨折线与骨干纵轴接近垂直。
2、斜形骨折:
骨折线与骨干纵轴交成锐角。
3、螺旋形骨折:
骨折线呈螺旋形。
4、粉碎性骨折:
骨碎裂成三块以上,称粉碎性骨折。骨折线呈T形或Y形时,又称T形或Y形骨折。
5、嵌插骨折:
骨折端互相嵌入,多发生在长管状骨干骺端密质骨与松质骨交界处。骨折骺,密质骨嵌插入松质骨内,可发生股骨颈和肱骨外科颈等处。
6、压缩骨折:
松质骨因压缩而变形,如脊椎骨及跟骨等。
7、裂缝骨折:
或称骨裂、骨折间隙呈裂缝或线状,形似瓷器上的裂纹,常见于颅骨、肩胛骨等处。
8、青枝骨折:
多发生于儿童。仅有部分骨质和骨膜被拉长、皱褶或破裂,骨折处有成角、弯曲畸形,与青嫩的树枝被折断的情况相似。
9、骨骺分离:
发生在骨骺板部位,使骨骺与骨干分离,骨骺的断面可带有数量不等的骨组织,故骨骺分离亦属于骨折的一种。常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四、根据骨折端的稳定程度分类
1、稳定性骨折:
骨折端不易位移或复位后适当外固定不易发生再移位者,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无位移的完全骨折、嵌插骨折、横断骨折(股骨干骨折除外)等,均为稳定骨折。该类骨折治疗容易,效果好,容易愈合。
2、不稳定性骨折:
骨折端本身易位移或复位后易发生再位移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多段骨折、粉碎性骨折、股骨干横断骨折等,均为不稳定骨折。此类骨折复位固定都比较困难,预后一般比稳定骨折差。
五、根据骨折的时间分类
1、新鲜骨折:
骨折端的血肿尚未完全吸收,尚未形成纤维骨痂包裹者,称为新鲜骨折。一般伤后1~2周内(小儿除外)的骨干骨折属此类。对愈合较慢的股骨颈骨折、手舟骨骨折,在伤后三周内也属于新鲜骨折。
2、陈旧性骨折:
骨折端端间已经有纤维组织或骨痂包裹者称陈旧性骨折,多为受伤2~3周以后的骨折,此类骨折复位较难,愈合缓慢。若时间过久,骨折可以畸形愈合、迟缓愈合或不愈合。
六、根据受伤前骨质是否正常分类
1、外伤骨折:
骨折前,骨质结构正常,纯属外力作用而产生骨折者。
2、病理骨折:
骨质原已有病变(如骨髓炎。骨结核、骨肿瘤等),经轻微外力作用产生骨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