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胃大叔”说健康(健康故事汇)
胃癌在中国有较高发病率。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胃癌新发病例47.8万,占全球新发病例43.9%;死亡病例达37.3万,占全球死亡病例的48.5%。胃癌夺去了太多人的生命,与之相关的健康教育就成了一件很有价值的事。
“暖胃大叔”田艳涛适时出现了。作为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胰胃外科病区主任、国家卫健委公布的首批健康科普专家之一,2020年4月,田艳涛开始在抖音做科普,既告诉人们如何拥有一个健康的胃,又告诉人们得了胃癌要如何应对。他用一年时间做了一本短视频版的胃癌防治百科全书。
对田艳涛来说,科普是学术和手术外的另一项重要工作。
十几年前,田艳涛农村老家的一个婶子胸壁上长了个瘤,到北京看病。
挂号时,婶子遇到两个陌生人。他们说:你的病和我们的一样,这里的医生只会给你做手术、化疗、放疗,你和我走,吃几副中药就能治好。婶子信了,被带到火车站附近一个小铺子,花了大几千块钱买了两大编织袋的“中药”。
“说是中药,估计就是一些烂草根。”回忆当时,田艳涛很气愤,但也无能为力。农村人没有定期体检的习惯,发现癌症时一般都已是晚期。他们求医问诊期间,很容易被骗子盯上。
没过半年,婶子过世了,骗子却没有减少,公交车站边,不正规的小诊所仍然用小卡片兜售着他们的“偏方与奇迹”。利用普通人对癌症的恐惧与无知,他们散布着反科学的谬种。田艳涛坐不住了。
癌症到底是什么?中国人最常见的胃癌,到底可以怎样预防和治疗?假使自己或家人得了癌症,又要以怎样的态度去面对?田艳涛想用自己的方式提高大家的健康素养。他主动找到电视台,开始了医学科普之路。后来,他还陆续出版了《漫画胃癌防治》等科普书。
2020年4月27日,田艳涛入驻抖音并发布了第一条视频。他说:“从今天开始,大家会看到我(发布的)有关肿瘤预防和治疗的小视频。若有胃和胰腺方面的困扰,给我留言,我们一起努力。关注我,‘胃’你好。”
“坦然面对,正确待之”
田艳涛没有食言。不到一年,他发布了500多条短视频并积累了50多万粉丝。没有太多段子,但每一条内容都与普通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红酒养生对不对?”“常吃烫食容易诱发胃癌吗?”“喝茶能预防胃癌吗?”田艳涛的话题涵盖了他的专业领域与普通人的生活细节。他总是深入浅出,短短几十秒内就能阐明医学原理并给出科学的建议。
回答常吃烫食是否会诱发胃癌时,他说:“回答是肯定的。如果食物、水温度特别高,会对牙龈、口腔黏膜、食道黏膜、贲门或者胃黏膜造成伤害。”接着,他用烧伤后人脸的斑痕来比喻烫食对黏膜造成的不可逆的损伤,最后给出建议:“我们要把吃的食物控制在10摄氏度到40摄氏度,喝的水或者汤都要晾一晾。达到这个温度,再食用饮用。”
在田艳涛看来,胃肠道肿瘤,尤其胃癌,是一种与生活方式紧密相关的疾病,也正因此,预防相对可实现。“我跟你说少熬夜、吃东西慢点、别吃得太烫,少喝或不喝不健康的含糖饮料、少吃烧烤,你上一秒知道下一秒就可以执行,不费多大劲就能从中获益。可如果你不知道,这些问题都不注意,那日积月累,胃黏膜就可能损伤甚至癌变。”
除了普及生活中的健康常识,田艳涛也时常将自己的问诊过程记录下来。遇到典型的病例,他会先征得病人同意,然后安上支架、录制视频。作为肿瘤科医生,田艳涛还想通过他的短视频传递关于癌症的理念,以平常心面对并正确施治。
“癌症是一种常见病、慢性病。假如你真的得病了,也不要太恐惧、太沮丧,现在虽然没办法根治,但通过综合治疗和营养管理,人带瘤也能相对健康地活着。”田艳涛说,但现在很多人往往谈癌色变。
2011年,田艳涛在美国德州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做访问学者。一天,他与教授一同出门诊,一个胰腺癌肝转移的老太太问教授:“我还有多长时间?”教授耸耸肩,说:“我不知道,可能两个月,可能三个月。”田艳涛无法想象这样的对话能发生在中国,在他深耕癌症医学的30年中,有80%的家庭会选择隐瞒或者说一个善意的谎言。
田艳涛时常遇到这种情况:家属挂好了号,最后却没出现,因为家属怕病人知道真相,所以去了其他综合医院。“相互打哑谜,最后实现不了治疗效果,这多可怕!”
在田艳涛的短视频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在阐述癌症是什么、化疗是什么、医生与家属要以何种方式与病人沟通。他引用古希腊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的比喻,说癌症是螃蟹,横行霸道又没有规矩;他也引用中国工程院院士樊代明的话,将癌症比喻为千年古树上的斑,虽会留下痕迹,但不会影响树的生长。
对于癌症,田艳涛倡导“坦然面对、正确待之”,一次又一次地解释化疗的原理、破除人们对化疗的误解。他说:“我希望能将对科学的信心传递出去,因为只有医患双方彼此理解、信任,才会在治疗中配合得更加默契,从而事半功倍。”
“学术、手术、科普”
用短视频做科普一年,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田艳涛。不少人一到诊室就对他说:“田主任,我是您的粉丝。”
“医者仁心。”田艳涛一直记着这4个字。30年前,他刚在河北承德某家医院做主刀医生时曾遇到一个病人,胰腺癌晚期。家里穷,等凑到钱过来做手术,一个大高个儿已经瘦得和虾米一样了。手术做得还可以,可也算不上成功。田艳涛很忐忑,很惭愧,可病人没说一句抱怨的话。最后家人用担架抬他回家,临走时,他拉着田艳涛的手说:“田大夫,好人啊!”
关于这件事,田艳涛直到今天仍感慨:“医生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家庭,要有多大的信任与缘分,他才能把命交给你啊!”
田艳涛说,希望自己能学以致用,将医学精神和医学知识传播出去。现在病人中有1/3是抖音粉丝,而他的科普也让患者对医生的依从性变高了。
“哪怕他跟你没有过接触,但他通过短视频了解了你的理念,看病前已经研究过你合不合适。当他决定让你治的时候,就会相信你的决策。”在田艳涛看来,如果医患双方能提前建立情感联结,那么沟通与诊疗的效率都会得到提高,而短视频帮助完成了这个环节。“它能展示个人比较真实的东西,有什么好点子都能讲,是其他形式和平台比不了的。”
田艳涛将“学术、手术、科普”比喻成他现在齐头并进的三驾马车。学术上他已经做到了博士生导师;手术上他已经做过3500台并获得过全国胃癌手术视频大赛金奖;唯有科普,一时还没有明确的结果。但他早就想清楚了:“科普不是一天两天就能收获成果的,就是踏踏实实地、持续地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