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难辨:保健品真的能“保健”吗?“秘方”“偏方”是否可信?

文 / 微知科普
2020-12-19 00:08

之前某档综艺节目女主持人焦虑式狂吃保健品的画面上了网络热搜。有人粗略统计,她每天要吃下的保健品不止10种!

热搜虽已过去,但购买保健食品的热潮,却随着节假日而又起一波。那么保健品有治疗作用吗?在层出不穷的保健品骗局中,打着“中医”名号的所谓“产品”尤其受到青睐,有人听到某保健品含有“中药材成分”就认为这是既能养生保健又能治疗疾病的“中药保健品”,这种想法正确吗?

中医的“保健”基础是“辨证施治”

什么是保健品?专家指出,保健食品是一类特殊的食品,区别于药品和普通食品,一般具有明确的食用量、食用方法、适宜和不适宜人群。我国保健食品分为营养素补充剂和功能型保健食品, 它们不能治疗疾病,更不能替代药物。

在层出不穷的保健品骗局中,很多都穿着“中医”的马甲。主要原因是人们特别是老年人对传统医学存在着诸多误解。

“首先要明确中医的‘保健’概念。”专家说,老年人热衷的“保健”“养生”都属于中医“治未病”理念,但无论是中医的“治未病”还是“治已病”,也无论采取什么诊疗手段,都必须建立在对人的身体状况准确了解的基础上,也就是中医的“辨证施治”。

例如,很多老年人都非常熱衷的泡脚,就不是人人都能泡;在泡脚水中加入中药材,更是因人而异。

又例如,备受老年人推崇的“药茶”,同样的茶,有的人喝了滋补养生,有的人却越喝越难受。殊不知,这类茶被中医称为“茶剂”,在辩证的前提下,才可以用作保健或者治疗,而不是每个人都能当茶喝。

所以,把中医的各种诊疗手段等同于“养生保健”,认为“只有好处没有坏处”的想法是完全错误的。

“中药保健品”不存在

中医有“药食同源”理论,老百姓容易有“反正比吃药安全,吃了能保健”的观念。实际上,早在2000年3月,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了74号文件——《关于开展中药保健品整顿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撤销中药“健”字文号,统一纳入药品管理。2004年1月1日起,所有“健”字号药品都不得在市场上流通。也就是说,所谓的“中药保健品”从2004年起就已经在我们国家不存在了!

保健品是食品,其包含的所有成分都是食品!中医有“药食同源”理论,指的是有些东西既是食物又是药材,《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专门有《既是食物又是药材的物品名单》,就是针对“药食同源”理论的,例如我们熟悉的蜂蜜、枸杞子、花椒、甘草、薏苡仁等。但是,这种既是食品又是药材的东西,当它加入正规保健品时,生产工艺、制作方法都只能让它们的性质和作用属于“食品”,发挥不了药材治病的作用;而当它们作为药材使用时,炮制方法和其他药材的配伍又让它发挥药物的作用。

专家提醒,不要看到或者听到某保健品含有“中药材成分”就认为这是既能养生保健又能治疗疾病的“中药保健品”,任何东西只要其身份是“食品”,就不具备治疗作用。而宣称因含有“名贵中药材”就能治“三高”“抗癌”的“中药保健品”,那就是谎言!

警惕保健食品如此“有效”

专家提醒,不合规的保健食品常有虚假宣传,说它能治疗高血压、摆脱糖尿病、治愈关节痛 ,紧紧抓住人们“吃食品、治疾病”的心理。

有人可能会疑惑,我明明看见朋友圈里小张的妈妈吃了某降糖食品非常有效。若是某保健食品如此“有效”,必须要警惕里面是否非法添加了药物。

“保健食品基质复杂,配料较多,添加化合物的手段和类型层出不穷,即便是专业检测机构,也需要不断更新技术储备,才能应对检测需求。”专家说。

专家提醒,别老说长辈,现在青年人也很热衷于购买保健食品:买点青汁通便养颜,熬夜久了吃几片螺旋藻,外卖吃多了来几盒减肥酵素……

一般来说,长期饮酒、加班熬夜、膳食不规律、食物品种单调、全素饮食等情况下,营养缺乏的风险很大,如果生活方式调整有难度,那还是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用一些营养素补充剂,或者用一些功能型保健食品来提高人体机能的。

不要迷信“秘方”“偏方”

对于有些人迷信的“秘方”“偏方”,专家指出,影视剧中的“祖传秘方”“民间偏方”根本不属于中医范畴,有的只是一些民间传说,而更多的则是艺术虚构。

正规的中医只有古方和验方。每一个时代的正规中医,对于古方、验方甚至民间土方都不会照搬照抄,都是继承、发掘、验证之后才会使用。到了现代,对于中医的诊疗手段、方法、用药更为规范和严格,正规的中医师不会随便采用什么奇异的、自己发明的、故纸堆里找到的“秘方”“偏方”。那些号称拥有“秘方”“偏方”的“专家”,很可能是不学无术的江湖郎中或者是赤裸裸的骗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