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王孙思邈活了100多岁,临终为何叮嘱弟子,毁掉一个百年药方?
一代药王孙思邈,医德高尚、学识广博,在中医药界享有盛名,也以相传100多岁的高龄,身体力行地诠释养生之道。他在传统中医理论基础之上,进一步融儒家、佛家、道家思想为一体,逐渐总结完善,最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养生“十要”:一曰啬神,二曰爱气,三曰养形,四曰导引,五曰言论,六曰饮食,七曰房室,八曰反俗,九曰医药,十曰禁忌。
孙思邈,京兆华原(今属陕西铜川)人,唐朝著名医药学家、道士。精通百家学说,尤精于“老、庄”。年幼时就表现出过人的才华。北周洛州总管独孤信看见他,十分惊讶地说:“圣童也,顾器大难为用尔!”孙思邈长大后,居住在太白山,果真“器大难为用”。隋文帝、唐太宗、唐高宗等多次征召入朝为官,孙思邈均以有病为由婉言拒绝。后隐居乡野,长寿而终。
这位伟大的医学家,生前曾对一剂流传已久,被大家所热捧的方子进行了严厉批评。他多次上奏皇帝,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禁毁。可惜并没有引起皇帝的重视。这让孙思邈郁郁不乐,颇为无奈。临终前,他反复要求自己的弟子:“遇此方,即须焚之,勿久留也。”
那么,这是一个什么方子,孙思邈为何对它如此深恶痛绝呢?
这个方子,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五石散”。
“五石散”在不同的时期配方有所区别,但大体是由乳石、紫石英、白石英、硫黄、赤石脂等五种石药构成。最初是用来治疗疟疾、伤寒或者湿疹的偏方。
说起鸦片,相信大家都不陌生。清朝中期,西方列强在和大清国贸易中占不到便宜,于是依靠走私鸦片来获利。清朝道光皇帝也意识到鸦片的恐怖,于是委派林则徐禁烟,最终引发鸦片战争。时至今日,在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法典里面,涉及到毒品方面的犯罪,都是施以重典,归根结底,在于毒品危害太大。
事实上,早在魏晋时代,华夏先民就已经因为毒品而吃了大亏。
“五石散”就是魏晋时代的“毒品”。
如同鸦片可以作为药物使用一样。“五石散”由汉代名医张仲景所发明。张仲景发明“五石散”的初衷是为了医治伤寒,治病救人。但是,“五石散”的药方,却在传播过程中,被用在了其他地方。
根据史料记载,服用“五石散”之后,人会感到浑身燥热,而且有种莫名其妙的兴奋感,甚至出现幻视幻听,并且还有成瘾性——现代化学知识告诉我们:这是矿物中毒的一种体现。但古人并没有这个意识,而是认为这是一种神药。
这个药吃多了会有极大的副作用,会让人上瘾并且可能会产生幻觉跟现在的毒品类似,虽然可以治疗疟疾但是他的危害实在是太大了,所以他药方必须被销毁,而在当时使用五石散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哪怕是孙思邈用尽了一生的精力也没用把五石散给毁掉,于是在死前依旧放心不下,多次多弟子叮嘱一定要把五石散给毁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