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满月被奶奶剃成光头,头发再也没长出来,医生怒斥:真无知

文 / 拯救知更鸟
2020-03-12 08:05

育儿是一件很辛苦的事,所以很多年轻父母都会寻求家里老人的帮助。可是,老人在育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疑惑,这时一定要认真思考,不能盲目听信民间偏方或者“陋习”,否则很可能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困扰,甚至给孩子带来伤害。

案例:

前段时间,宝妈小燕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宝宝,小宝宝的到来让每个家人都感到非常高兴,尤其是家里的老人,更是欢天喜地。孩子的奶奶几乎是时时刻刻陪在孩子身边,一刻也不想让孩子离开视线,对这个孩子最为疼爱。

等孙子满月的时候,奶奶还刻意准备了一个小推子,打算给孙子地剃“满月头”。原来在奶奶的老家,有一个历史悠久的习俗,“宝宝满月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把宝宝的头发剃光,这样宝宝日后的头发才会乌黑透亮,人也会出人头地”。小燕觉得有些不妥,可是老人比较固执,小燕只好答应,于是宝宝的头发全都被剃掉了。

原本对于这件事,小燕并没有太在意。可是三个月过去才发现,宝宝几乎没有长头发了。这已经不是长得快不快的问题,而是头发再也没长出来。

一家人为此感到非常吃惊,心急如焚的小燕赶紧叫上老公,带着孩子去了最近的医院检查。医生经过一番仔细的检查,得知是家人执意要剃头发,顿时怒斥家长无知:

“怎么这么晚才带孩子过来呢?刚出生的孩子,根本就不应该剃头,你们这样简单的一剪一剃,把孩子头皮上的毛囊都给破坏了,再长头发就难了,真无知啊!”医生的话让一家人悔不当初,孩子的奶奶更是羞愧不已,默默地低头落泪。

分析:

老人为年轻父母带孩子是一片好心,愿意帮忙照顾孩子,年轻人要学会感恩。可是,有些老人性格比较固执,加上可能迷信“陋习”和偏方,就可能给孩子带来很多的烦恼。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烦恼,一家人育儿过程中一定要多沟通。

老人的哪些行为会给孩子孩子带来不良影响呢?

1、无原则地安慰孩子

一部分老人出于对孙子孙女的溺爱,可能会无原则地安慰孩子,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孩子小的时候个个都十分好动,甚至有些调皮捣蛋。比如孩子不小心摔倒了,躺在地上哇哇大哭,老人为了安慰孩子,就会用手拍拍地,说一些“地板太坏了”“全是沙发的错”。这样的举动会让孩子认为一些错误都在别人身上,跟小伙伴出现摩擦也会习惯性怪罪别人。

2、听信偏方

这种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但是在少数家庭还是存在。一部分老人发现孩子生病了,第一时间不是咨询医生,而是去请教村里的神婆,甚至听信偏方。这些偏方不一定会有很大的危害,但是却会耽误孩子看病的时机。孩子小的时候缺乏判断力,如果老人一直坚持这样的迷信思想,可能还会误导孩子的认知。

父母应该正确对待“老人带娃”?

1、体谅老人的辛苦

由于年轻父母生活压力很大,可能会把带娃的重担交给老人。对于老人带娃,年轻父母首先要有感恩的心,体谅老人照顾孩子的辛苦付出。每个老人都非常疼爱孩子,虽然育儿方法有点落后,但是他们一直在尽全力照顾好孩子。

2、及时消除育儿方法上的分歧

不过,如果年轻父母对于老人育儿方法存在分歧,应该用平和地态度跟老人商量,及时消除分歧。既不能一味地否定,也不能对错误的育儿方式置之不理,否则最后受伤害的还是自己的孩子。

大家对此是怎么看的呢?欢迎留言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