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为何越减越重?华附校长开“药方”
文、图/羊城派记者 蒋隽
“减负”这件事,中国教育界喊了三十年,减过十几次,每次的结果都是越减越重。去年新一轮“减负”潮,也很遗憾地没有逃离这个怪圈。
1月13日,广东省政协十二届三次会议上,省政协委员、华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校长姚训琪,给减负开“药方”。
姚训琪减负现状:负担越减越重
2019年的减负政策,从晚9点做不完作业可以睡觉、禁止老师在手机上布置作业、中考取消考试大纲,到施行综合素质评价、公民同招等政策,都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不少政策得到社会点赞。
但也不可否认,有的政策的确引发家长更多的焦虑,有的政策客观结果是将孩子推出校门、推向补习机构,增加了学生负担。
最终的结果,是“一刀切”成了教育热词,教育部出来表态,减负不能一味“一刀切”。
教育政策:需有教育定力
以深圳的初中生综合素质评价为例,在姚训琪看来,“综评是好事”,引入综合、多元的评价系统,逐渐改变“唯分数论”,但因家长反弹大就暂停、甚至改变,“对于政策的延续性、政府部门的公信力,都有很大的损害”。
“一个教育政策,如果是符合教育规律的、科学的决策,就应该坚持。”姚训琪认为,教育部门应有“教育定力”,不能朝令夕改、前后矛盾,“一个政策,是不是遵循学生的成长规律?是不是遵循办学规律?如果符合这两点,就应坚持。”
任何政策,都会有赞同者和反对者,“如果有人闹一闹,政府部门就缩回去,那当下一个政策出台,就会让利益相关方产生‘闹一闹就能改变’的心理预期。”
政策出台前:充分讨论、科学决策
当然,保持“教育定力”的前提,是政策的科学性。
一个政策,不同角度、不同利益群体肯定会有不同的声音。但是,教育政策是面向学生整体,立足于国家的人才战略、对下一代的培养理念、使用怎样的人才选拔机制;而家长考虑的,只是某一政策对自己的孩子有利还是不利,只考虑眼前利益,不一定代表科学和正确的方向。
因此,“政策出台前,应征求各方观点,各利益方充分表达诉求、社会充分讨论”,他举例,广州市中考体育提升考试标准,先出征求意见稿,最终达成3年缓冲期,让各方都容易接受,“一个政策,既要符合教育规律、符合孩子的成长规律、符合国家社会发展需要,也要充分考虑家长和学生的承受力,具体操作的时候,的确要非常的慎重。”
姚训琪主张,教育政策应贵精不贵多,重质量不重数量,重引导而不是动辄出台各种禁令。当教育政策是高质量的、科学的,教育部门自然会有政策自信、教育定力,而不是跟随舆论摇摆。
建议: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姚训琪建议,要真正减少家长焦虑、给孩子减负,政府应回归本质,“办好老百姓家门口的学校。”
他首先澄清教育均衡和公平的概念:“教育均衡和公平,不等于每间学校都一样,而是给不同资质的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有天赋、后天努力、成长环境、个人兴趣特长的差异,真正的公平是满足不同学生个体化的教育需要,让他们成为自己。”要达到教育均衡,需要三方面的实现:生源均衡、教师队伍均衡、管理水平均衡。
“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是指学校至少不差、老百姓能接受,师资均衡、校长管理水平均衡,不同的孩子都有机会得到适合他的教育。”姚训琪认为,要做到这一点,政府应加大基础教育投入让更多优秀的人才愿意进入教育行业,给予学校和校长更多的自主权,让学校有能力为不同的孩子提供个性化的课程和教学。
来源 | 羊城派
责编 | 郑宗敏
实习生 | 区嘉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