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方学习:3个祛湿妙方,都这么简单!

文 / 云南中医
2019-02-16 13:04

小编导读

中医素有“湿气为万恶之邪”之说,现代人的生活水平与日俱增,整天大鱼大肉,却又缺少运动,随之而来的湿气,便成了很多人的通病。体内湿气重,身体经常出现多种异常,那也是常有的事情。体内的湿气要怎样祛除呢?今且分享3个祛湿妙方,配伍十分简单,一定要仔细看哟~

秘方学习:3个祛湿妙方,都这么简单!

三妙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组成】槟榔、苍术(生)、黄柏(生),各等分

【制法】上药共研为细末。

【用法】干撒药粉于患处(例如肚脐部位出水浸淫成片),每日数次;或用油(例如苏合油)调药粉如糊状,搽敷于患处,每日1~2次。

【功效】渗湿杀虫,收干止痒。

【主治】脐中出水(脐部湿疹等)、湿毒流注(硬红斑、结节性红斑等)、四弯风(特应性皮炎等)、湿癣(股癣、湿疹等)。

古籍中外用三妙散主治疾病举例:

1)四弯风:《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生在两腿弯、脚弯,每月一发,形如风癣,属风邪袭入腠理而成。其痒无度,搔破津水,形如湿癣,法宜大麦一升熬汤,先熏后洗;次搽三妙散,渗湿杀虫,其痒即止,缓缓取效。”(注:与“四弯风”类似的主要有特应性皮炎等)

2)脐中出水:《外科证治全书》记载:“脐中不痛不肿甚痒,时流黄水,或浸淫成片。此肠胃积湿,宜服芩连平胃散,外撒三妙散即愈。忌酒、面、生冷、果菜,庶不复发。”(注:与“脐中出水”类似的主要有脐部湿疹等)

3)湿毒流注:《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生于腿胫,流行不定,或发一二处,疮顶形似牛眼,根脚漫肿,轻则色紫,重则色黑,溃破脓水浸渍,好肉破烂,日久不敛。由暴风疾雨,寒湿暑火,侵在腠理,而肌肉为病也。初觉急服防风通圣散,加木瓜、牛膝、防己、苍术消之;若腿胫至晚发热者,宜服当归拈痛汤,加牛膝。外治初搽三妙散,肿痛全消,换搽轻粉散敛之即效。若绕胫而发,即名瓜藤缠,结核数枚,日久肿痛,腐烂不已,亦属湿热下注而成,治法同前。”(注:与“湿毒流注”类似的主要有硬红斑、结节性红斑等)

秘方学习:3个祛湿妙方,都这么简单!

【方解】方中黄柏味苦性寒,清热燥湿,解毒疗疮。《本草纲目》记载:“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热疮疱起,虫疮血痢,止消渴,杀蛀虫。男子阴痿,及敷茎上疮。”为本方之君药。苍术甘温辛烈,《本草备要》认为:“苍术能径入诸经,疏泄阳明之湿,通行敛涩。”为本方之臣药。黄柏合苍术名二妙散,是清热利湿之著名方剂。槟榔苦、辛,温,涩,“消谷逐水,除痰澼,杀三虫……敷疮,生肌肉止痛;烧灰,敷口吻白疮”(《本草纲目》),为本方之佐药。三味药协同,共奏渗湿杀虫、收干止痒之功。

【方歌】三妙散用槟榔苍,黄柏同研渗湿疮,苏合油调治湿癣,收干止痒效称强。(《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蛇床子散(《外科传薪集》)

【组成】蛇床子二斤(1000g),川黄柏二斤(1000g),生石膏四斤(2000g)。

【制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

【用法】用油调药粉如糊状,涂敷于患处,每日2次。

【功效】除湿杀虫,清热祛风。

【主治】湿毒疮(淤积性皮炎、传染性湿疹样皮炎等)、脓滚疥疮等(脓疥等)。

【方解】方中蛇床子苦、平,可祛风除湿、解毒杀虫。《神农本草经百种录》认为:“主妇人阴中肿痛,男子阴痿、湿痒,皆下体湿毒之病。”故为本方之君药。黄柏苦寒,除湿清热,为本方之臣药。生石膏辛、甘、大寒,“治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本经逢原》),为本方之佐药。诸药相合,发挥除湿杀虫、清热祛风的作用。

秘方学习:3个祛湿妙方,都这么简单!

碧玉散(《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

【组成】黄柏(末)、红枣肉烧炭存性,各五钱(各15g)

【制法】上药共研为极细末。

【用法】用香油调药末如糊状,涂搽患处,每日2次。

【功效】清热渗湿,消痛止痒。

【主治】燕窝疮(寻常性须疮)、黄水疮(脓疱疮)等。

古籍中外用碧玉散主治疾病举例:

1)燕窝疮:《外科证治全书》记载:“生于下颏,初如粟如豆,色红热微痒痛,破津黄水,颇类黄水疮,但疙瘩如攒耳。系脾胃湿热,宜服芩栀平胃汤,外搽碧玉散。”(注:与“燕窝疮”类似的主要有寻常性须疮等)

2)黄水疮:《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记载:“初如粟米,而痒兼痛,破流黄水,浸淫成片,随处可生。由脾胃湿热,外受风邪,相搏而成。宜服升麻消毒饮,热甚外用青蛤散敷之,湿盛碧玉散敷之即效,痂厚用香油润之,忌见水洗。”(注:与“黄水疮”类似的主要有脓疱疮等)

【方解】方中黄柏气寒,味苦,可清热燥湿,“疗惊气在皮间,肌肤热赤起,目热赤痛,口疮”(《汤液本草》),为本方之君药。红枣肉味甘,气平温,《本草蒙筌》云:“和百药不让甘草。养脾胃益气,润心肺生津。助诸经,补五脏。”烧炭存性可增加其收涩除湿作用。因此,红枣肉为本方之臣药。二味药协同,共奏清热渗湿、消痛止痒之功。

秘方学习:3个祛湿妙方,都这么简单!

本文选自《皮肤病中医外治方剂学》(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邓丙戌编著),最终解释权归原作者所有。

平台推荐最受欢迎的健康精品文章:

慢性胃炎怎么治?中医为您解烦忧

关于中药饮片,这些知识应该普及

本平台为云南省中医药管理局主办的官方今日头条号,如您还未订阅,请添加订阅,免费获取更多实用权威健康养生内容,或可关注“云南中医”微信号(yunnanzhongyi)。

温馨提示:本平台分享健康图文信息,仅供大家参考学习,不作为医疗诊断依据。如有需要,请在中医师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