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罗胖们不敢告诉你们的事!
不知道什么时候,跨年演“唱”会变成了跨年演“讲”会。舞台上的主角,从各种只能看脸的变成了各种能听声的。
据说,这是知识界的盛会,一年一度。
演讲刚一结束,就有人划重点,有人整理出了金句,甚至还有人煞费苦心搞出了“精华版,1000字看完7大主题”。
“多少字/多少小时看完/读懂某某”,这可能是知识网红罗振宇们最擅长的句式,如今,他们也成了被总结的对象。
礼尚往来,利,也尚往来。
周鸿祎在朋友圈评价道:
为什么现在过新年气氛(都有)那么凝重的历史沧桑感,为什么很多人试图充当上帝或者先知,言之凿凿预知未来,给我们这些迷途羔羊指出方向,似乎这样才会降低面临不可预知的未来时候产生的巨大焦虑和惶惑。
一切速成都是耍流氓。但为什么那么多人爱听?
原因很简单,罗振宇,吴晓波他们肯定是有本事的,他们把听众彻底分析透了!
那就是:
很多人都存在一个偏见,读书很高雅,而挣钱很低俗。
听众不喜欢读书,喜欢听他们扯;
一边扯一边迎合,扯完听完拉到。
听高人讲话,恰恰不能只听结论,最重要的东西都在中间的逻辑和过程里。如果中间那部分没有讲,光知道开始如何如何,结论如何如何,和精神鸦片无疑。
听着上瘾,想着过瘾,做着迷茫。
01
风口那么多,自己不飞让给你?
这彷佛是一场病毒和疫苗间的博弈。只是病毒从何而来,疫苗功效如何,很多人在茫然中盲目追寻、信奉、支付。
一个最诡异、最露骨的场景是,既然有那么多的机遇、风口,为什么导师们自己不上,却要把机会让给你,还要传授给你所谓的知识和方向?风口的风再大,不适合也能把你一起带着吹起来?
要知道:有文化的商人仍是商人,他们不是慈善家。
他们娴熟地刻意将一个灰阶社会说成黑白分明,掌握刻意撩拨观众痛点之精髓,鼓吹的观点可以怡情但很伤身,因为在极力说服你的同时,他们也在扶持新的偏见。
如果你不能内化这些思想,形成自己的体系、方法论,带给你的是更加迷茫和焦虑,以及下一季的收割。
举个例子。
在马克思与苏联的金句面前,先后有李德、王明、博古等沿用者,他们终被历史无情淘汰了,最终成为第一流的是建立了自己体系与方法论的毛泽东。
在毛泽东的金句面前,先后有华国锋的“两个凡是”以及坚持“全部计划经济”的大批沿用者,他们同样被历史淘汰了。最终成为第一流的是建立了自己体系与方法论的邓小平:实事求是、不争论、发展是硬道理、摸着石头过河、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
在邓小平的金句面前,尝到了并看到了市场甜头的很多经济学家,于是就有了一种纯粹“市场决定论”的说法。
市场作为主体,当然决定了大部分交易行为与价格、供给、消费,这个千万不必质疑,也绝不能走回头路。但“市场”就是最底层的逻辑了吗?贸易战与孟晚舟案,响亮地打了纯粹“市场决定论”者一个耳光。
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
对于绝大多数人,听再多跨年演讲都不可能成功,因为都是二道贩子的产品,听着很高大上,但是都不够系统,且失真。
而二手知识的副作用,都要打折或者打问号,你的“求知欲”,很多时候,也成功地满足了别人的商业欲望。
02
罗振宇们不一定说了假话,但可能只告诉了你部分真相
2014年的时候,罗振宇曾在一篇文章里建议,20多岁的年轻人别买房,因为买了房就不敢辞职,不敢创业,让青春年华陷入根本不值钱的存量思维中。他自己就把北京的房子卖了,现在租房住。
大咖以身作则,听得人很燃,很想抛开买房的念头使劲往前奔。
然而,罗振宇只告诉了你部分真相。
另一半的事实是,他用卖房的钱到香港买了腾讯的股票,结果比北京房价涨得好,然后在这一轮房价上涨前,他又把北京的房子买回来了。
你看,名人们并不一定说了假话,但可能只告诉了你部分真话。而没说出来的,往往才是最关键的。
同样的,当一份知识掺入了太多杂质时,说话只讲半句时会导致“药不对症”。
那些得了知识焦虑症的听众,罗振宇们对他们而言乃是“医生”。
按照病情,病人分为三种:轻度病人、中度病人和重度病人。
这三种病人,分别对应职场三个阶段:执行阶段、管理阶段和方向阶段。
针对三种病人,医生正确的做法本应是——对症下药,分别开出三种不同处方。
但罗振宇这些医生们却是极其粗暴:
“我不管你是哪种病人,我就开这一种药方。”
“单一内容面向数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受众。”
这种粗暴治疗,于是引发了一系列不适症:
重度病人一看医生开的轻度药方就怒了:“哇靠,这个阶段我早就度过了好不好。”
轻度病人一看医生开的重度药方就毛了,“我就一个刚入职场的新人,很多基础能力和基础技能都还没掌握,你却要我去学马云的宏观视野和管理格局。都不在一个层次上。”
鸡汤不一定没有价值,但它们往往在一定条件下才能成立,需要你批判看待。
彼之蜜糖,乃吾之砒霜。
03
如果名人的人生可以复制,那人生就太简单了
可能A名人说了一套方法论你觉得很对;而B名人分享了一套截然对立的方法论,听上去也很有道理——A和B都很成功,错的却是我们自己。
这种传授的知识“是未经你思考的”。
伯特兰·罗素说:“许多人宁愿死,也不愿思考。事实上,他们也确实至死都没有思考。”
2018年你买过几本书,真正读完的又有几本?2019年你计划读完几本书,内化成知识的又有多少?
为什么你学了那么多“知识付费”的知识后依然没有长进?因为这些知识都是“未经你思考”得来的。
罗振宇曾经讲过自己为何要做“得到”语音:
“古时候有些有钱人,他们明明有一双眼,可是从来不看书,而是请人读书给自己听,从今以后,罗胖就是你身边的那个书童。这就是我的角色定位:我读完书,讲给你听。”
说得真好,但是哪个大侠是靠书童读书给自己听就成功的?
每个人所拥有的资本不同,你和名人大咖们也处于不同的人生阶段。
名人的“鸡汤”往往还来自演讲、视频谈话的片段整理,其篇幅只来得及告诉你他在当下的结论和感悟,可就你们所站的位置、面对的时代而言,却可能天差地别。
有人听过一次吴晓波的演说,就四处宣扬生命有限,“要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越说越不想好好工作。
都知道他是著名的财经作家,成功人士、跨领域名人,他开始写作的时候就给自己定下目标,每年必须出一本书,看他现在多成功啊。
那你知道他是岛主吗?人家在一九九八年时就出手买下了千岛湖的一个小岛,在岛上种了四千多棵杨梅,盖了别墅,给自己保留了一个可以安静写作的书桌。
吴晓波是个很勤奋的作家不假,他说把生命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也很棒,可演讲里却没说他的底气和资本不仅来自创作,还来自颇具策略的投资。
如果只需照着名人鸡汤和他们总结的人生经验就可以复制,那人生就太简单了。
哪来的什么公式和标准答案,更没有什么统一的、固定的模板。
每个人都该有自己的答案。你想读什么书,需要什么书,自己去找、去翻、去沉浸就好了。适合你的、你需要的,就是你自己的答案。
信谁都不能得永生。
如果一条道跟着所谓的导师走到黑,那你将不再是你自己,而是千篇一律的同质受众,甚至,仅仅成了导师的客户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