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肩周炎? 老中医告诉你这些方法在家试一试......

文 / 济民双桥正骨
2018-06-30 20:18

肩周炎是指因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软组织退行性、炎症性病变引起的以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要症状的一种比较常见的骨科疾病。因其主要发生在50岁左右的人群中,因此又被称作“五十肩”。

诱发肩周炎的因素比较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受到风寒侵袭,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诱发此病;二是肩部及慢性损伤长时间地活动肩周关节,很容易发生肩部组织劳损,诱发肩周炎;三是由于年龄因素,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肩关节活动受限、怕冷、压痛、肌肉痉挛与萎缩等症状。通常认为肩周炎具有一定的自愈倾向,但自然病史长达6个月至3年,甚至更长。

肩周炎属中医“痹证”范畴,认为患上肩周炎的原因往往与气血不足感风寒湿邪及外伤劳损有关,并将其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瘀血阻络型:多由外伤内挫,导致肩部经络受损而引起的。主要症状为肩部疼痛剧烈,如针刺或刀割样跳痛,痛处不转移,拒按,夜晚疼痛加剧,局部肿胀或青紫,关节活动受限。治疗以活血祛瘀、通络止痛为主。

寒湿凝滞型:多是由于外界寒湿之邪侵袭并滞留于肩部,日久寒湿内结,使肩部经脉闭阻。此型患者多为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肩部及周围肉疼痛,疼痛向远处放射,夜间疼痛加剧,遇暖稍减,肩部不能抬举,肩部发冷、麻木。治疗上以温经散寒、祛湿止痛为主。

气亏虚型:多是由于外邪乘虚侵袭,闭阻经络,使肩部筋脉失于濡养而引起的。此型患者多为久病体弱者,主要表现为肩部酸痛麻木或肩部肌肉挛缩,肩锋突起,肌肤无光泽,神疲乏力。治疗以益气养血、舒筋散寒为主。

风寒侵袭型:多由风寒侵袭肌肤经络,邪气痹阻于肩部,使肩部气血运行不畅而引起的。主要症状为肩部伸屈疼痛,痛可牵引至肩熙、背部上臂及颈项,痛点固定不移并向周围放散,压痛明显,得热痛减,遇加剧,夜晚痛重,关节屈伸不利。此型一般处于发病的早期,治疗以风散寒、通络止痛为主。

推荐偏方:

细辛配老姜

用料:细辛80克,老生姜300克,60°高粱白酒100毫升。

做法:将细辛研成末,生姜洗净,然后混合后捣成泥状,放锅内炒热,倒入白酒调匀,再微炒,将药铺于纱布上,热敷患处即可。

老姜俗称姜母,是立秋之后收获的姜,肉质厚而有硬度,气味辛辣。是家庭中常用的一种调味品,不过它的作用却远远不止于此,老姜的价值还体现在它对人体有保健和药用功效。中医认为,老姜性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外感风寒及胃寒呕吐等病症。正因为老姜具有暖胃驱寒的作用,因此在生活中常常见到人们将老姜做成各种茶饮来暖身。

细辛是一种常用的解表中药。中医认为其性温味辛,具有解表散寒、祛风止痛、温肺化饮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疗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鼻塞鼻渊、风湿痹痛、痰饮咳喘等病症。因细辛有小毒,所以在用细辛入药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可过量,作单味或者散内服时不可超过3克,不过,细辛在煎煮30分钟后其毒性大大下降。

白酒在此方中既是重要的药引子,也是一味中药,因其有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止痛的功效,所以人们在跌打损伤后常用白酒按摩患处,便能使疼痛减轻并很快康复。同时,对因寒湿导致的关节疼痛,也可以用白酒揉搓关节,有驱寒通络的作用。

上述偏方中,将同具有解表散寒作用的老姜和细辛用白酒炒热敷于肩部,老姜、细辛借助于酒的热力,会使肩部血管扩张,加快血液循环,强化了舒筋活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因此,这个方子对于寒凝阻滞型肩周炎效果不错。在使用时,需要掌握好温度,不热效果不好,太烫又容易灼伤皮肤。

其他对症小偏方

木瓜牛膝酒: 木瓜120克,牛膝60克,桑寄生60克,大曲酒500毫升。将前三味药材一起侵入大曲酒中,7天后饮用。每次10毫升,每日2次。此方具有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功效,适用于瘀血阻络型肩周炎患者。

五子羊肉壮骨汤: 羊肉250克,枸杞、桑葚、金樱子、菟丝子、莲子、大枣各10克,当归、砂仁、米酒、花生油、白糖各适量。菟丝子用纱布包好,羊肉切片。用当归、砂仁、米酒、花生油、白糖等各适量,炒炙羊肉后再加适量清水,同枸杞、桑葚、菟丝子、金樱子莲子、大枣煎煮,用大火煮沸后,改用小火煮30-40分钟,然后将菟丝子纱布包取出。此方具有补肾固精、滋阴补阳的功效,对气血亏虚型的肩周炎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其他居家养疗法

1.患者伸出手掌,用拇指或手掌自上而下按揉患侧肩关节的前部及外侧3-5分钟,然后用拇指用力在局部痛处点按1分钟。

2.弯曲食指、中指和无名指,用指腹按揉肩关节后部的各个部位3-5分钟,然后再用手指点按局部痛点1分钟。

4.用对侧的手指揉捏患侧上臂肌肉,由下至上揉捏至肩部3~5分钟。

4.伸出手掌,自上而下地揉患侧肩部至上臂的肌肉3~5分钟。肩后部按摩不到的地方可轻轻拍打。

病情严重者建议找专门的骨科医生手法治疗,更专业,恢复更快!

喜欢请关注,定期给大家推送养生类小偏方。小偏方治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