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食同源食品开始多样化, 食疗终有一天会代替药疗吗?

文 / 广东福妈妈
2018-08-30 16:00

久病之人,胃气大虚,往往不胜药力,稍补则壅,稍通则伤,稍温则火亢,稍冷则阳伤。更有服药长久,胃气大损,病人往往厌药,用药即使对症,亦难获满意的效果;如不对症,胃气一绝,危殆立至。

故古人反复告诫,留得一线胃气,便有一线生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能灵活采用饮食疗法,往往可以稳定胃气,化险为夷,渡过千钧一发的险关,为下一步的治疗打下基础。

———蒲辅周(1888—1975)中医,曾任周恩来保健医生

人类在生存进化的过程中,机体通过长期的验证,自发地在病患情况下,出现缺什么,就喜欢吃什么的现象;多什么,就厌恶什么的现象。如阴亏者喜食水果,脾虚湿重者喜食辣椒,这种现象的实质虽尚未为人们完全认识,而胃以喜为补,却是饮食疗法治疗疾病的一个重要原则。

《内经》说:“临病人问所便”。这个“便”,就包括了病人对饮食的喜恶。

有专家说:食品不能治疗疾病,所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如果有了疾病,首先应该就医,由医生进行诊断并提出治疗方案。切不可有病不就医,有病乱投医,有病不吃药,有病乱吃药。更不要听信不实的,甚至是虚假的广告宣传,否则会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导致严重的后果。

确实,以上说的都对。有了病,一定要去看医生,让专业的医生给予专业的治疗方案。

那么,在生病之前呢?我们又能做些什么?

俗语说:“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

治未病才是我们应该要的态度。而现在,令人不解的是,中国人的保健意识如此之薄弱,对于药的依赖如此之重。各类药店如雨后春笋般,遍布大街小巷,各种药店促销层出不穷,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买药也像上超市一般,买的多能积分,买的多有赠品,买的多能优惠。这究竟是怎么了?中国人究竟怎么了?

从药店发展的现状就可以看出,中国人的健康预防意识的薄弱程度,也可以看出中国人在近几年来,健康状况不断下降。一生病就买药,一生病就去医院。

为什么不把疾病从源头上遏制住呢?食品确实是不能代替药品,同样的,药品也不能代替食品!

中医常说:药补不如食补,那食物疗法与药物疗法又有关系那?

食物疗法和药物疗法有很大的不同。食物治病最显著的特点之一,就是“有病治病,无病强身”,对人体基本上无毒副作用。也就是说,利用食物(谷肉果菜)性味方面的偏颇特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用于某些病证的治疗或辅助治疗,调整阴阳,使之趋于平衡,有助于疾病的治疗和身心的康复。

食物疗法寓治于食,不仅能达到保健强身、防治疾病的目的,而且还能给人感官上、精神上的享受,使人在享受食物美味之中,不知不觉达到防病治病之目的这种自然疗法与服用苦口的药物相比迥然不同,它不像药物那样易于使人厌服而难以坚持,人们容易接受,可长期运用,对于慢性疾病的调理治疗尤为适宜。

食疗相比药疗具有哪些优势?

1、食疗对人没有精神、心理压力。

食疗是人的自然生活习惯和生理需求。食疗方式多种多样,人们食疗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生活享受和普遍的生理行为,所以对任何人尤其是小儿没有任何心理压力。

而药疗是一种迫不得已,而为之的行为。中药的苦味、西药对胃的刺激及毒副作用,打针手术的疼痛及对机体的损伤,没有任何人有这种习惯和喜好,对任何人尤其对儿童,必然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而这种心理压力本身就会对健康造成直接伤害。

2、食疗可预防疾病

很多慢性病都有一个很长的形成过程,同时在发病前几年,甚至十几年前就有很多明显征兆,这些疾病在征兆期,单凭西医的仪器设备是很难确诊,并有效实施干预的。

食物本身就具有“养”“疗”二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则更重视食物在“养”“治”方面的特性。中医很早就认识到食物不仅为人体提供生长发育和健康生存所需的各种营养素的可食性物质,而且还能疗疾祛病,现代医学也认为,食疗的作用就是利用食物的有益元素来激发人体的各项机能,抵御疾病侵袭,使其获得健康或御疾防病,所以从古至今养生都离不开食疗。

3、食疗更适于老人、儿童

中国很快将进入老龄社会。中国的老年人大多一生辛劳、受尽磨难,到头来多数像吴敬链所说的:“浑身都是病,只有一颗火热的心”。老年病、慢性病,多属疑难杂症,治疗起来,相当困难,他们大多赋闲在家,有的是时间。教会他们方法,供应他们材料,他们自己动手,即能疗愈疾病,永葆健康,又能改善生活,大饱口福。

儿童,现在的还是多是独生子女,娇贵无比,而一有病痛,牵扯的是全家人的心,但是苦口良药,不想吃药,也就只能是输液、打针。如果通过食疗的方式,虽然见效较慢,但也不失为一种变通的方法。

虽然现在说用食疗取代药疗还为时过早,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讲究养生之道。利用食物来影响机体各方面的功能,使我们获得健康或愈疾防病的方法也越来越被大众所接受。

相信总有一天,那些被我们“吃”出来的毛病,会被我们用食疗的方法“吃”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