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老妈学了那么多年的烹饪秘诀,今天才发现全是错的……
生命君开小号啦
如何让吃更美好?
请移步“天天发吃”翻牌子
(ID:tiantianfachi)
“等油冒烟了再把菜放下锅”、“煮粥或者腌肉时加碱”、“煮饺子要下三次凉水”……
这些话,你从姥姥或者妈妈的嘴里听到过几次?
如果你家还用着这些做菜的“小窍门”,那你有必要认真看看这篇文章了。
本期,发吃君就来总结一下“那些过时了的烹调方法”。
煮饺子三点水
按照传统习惯,煮饺子的时候需要加三次凉水,民间俗称为“三点水”。
过去家里多是烧柴的,很难随心所欲地控制火力,一般以旺火烧开水后下了饺子,饺子在沸水中过度翻滚,容易破皮,于是老祖宗才想出了点凉水的办法。
(图片来源:全景网)
而现在,家中多用煤气或者电磁炉,火力大小随时可控,所以煮饺子就没必要加凉水,只需调整火力就可控制温度。
正确的烹饪方式:
煮饺子时,要用大火烧开水,打开锅盖放入饺子,锅里的蒸汽会很快散失,饺子在滚水中不断翻动,可以熟得均匀,皮不易破。
(图片来源:全景网)
等饺子皮熟了,再调小火力,盖上锅盖,很快馅就熟了。
家里现包的饺子,只要漂起来就基本熟了。如果不放心,可以用漏勺捞出一个,用筷子戳一下,皮有弹性就证明熟了。但速冻饺子必须煮15分钟以上才能保证完全熟。
油多不坏菜
老话常说“油多不坏菜”,水煮肉片、鱼香茄子、豉油鸡、干煸豆角……许多菜都是油光光的,甚至干脆泡在油里。
过去的人们由于生活条件所限,炒菜时放油量较少,偶尔吃到一顿油多的菜肴,便认为是“人间美味”,因此便有了“油多不坏菜”一说。
(图片来源:全景网)
而现在,高油的菜肴反而会引发肥胖、糖尿病等一系列健康问题。
正确的烹饪方式:
建议家家准备一个有计量度的限油壶,通过它来保证每人每日25~30克的标准。
(图片来源:全景网)
烹调时,建议大家多采用清蒸、凉拌、炖等方式,尽量避免油炸、干煸。
煮粥或腌肉时加碱
“煮粥加碱会节省时间,并且粥更黏稠,炖肉加碱会更嫩”,这些烹调小妙招很受中老年人欢迎,也常被他们传给下一代。但是加碱却会破坏B族维生素。
过去大家以粗杂粮为主食,不太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并且粗粮比较难煮,加点碱,会让煮熟的速度快一些,粥的口感也更好。
(图片来源:全景网)
但由于现代人饮食越来越精细,很容易缺乏B族维生素,因此煮粥、炖肉加碱的方法就过时了。
如果吃了加碱食品,要适量增加其他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比如动物肝脏。
正确的烹饪方式:
煮粥时放一小把糯米或者一勺燕麦,都可以增加粥的黏稠度。要想缩短煮粥时间,可以选用高压锅或者将原料提前浸泡。
(图片来源:全景网)
很多水果都是“天然嫩肉粉”,比如木瓜、猕猴桃、菠萝等,可以将它们的汁液加入肉中,搅拌均匀进行腌制。
油冒烟才下菜
很多刚学做饭的人,往往被告知通过油冒烟来判断放菜的时机。事实上,这个方法只适用于那个“粗油”时代。
过去的油没有经过“精炼”,所以其烟点(油开始冒烟的温度)较低,一般在130℃左右。
(图片来源:全景网)
现在我们吃的油多数是被精炼过的,烟点多数高达200℃以上。
烹调时应控制油温在150℃~180℃左右。超过这个温度,烹调时产生的致癌物会增加癌症风险。
此外,油在200℃以上的温度下,会破坏其中的脂溶性维生素和人体必需脂肪酸。
正确的烹饪方式:
大家可以通过一根竹筷子来判断油温,将其插入油中,当其四周冒出许多小气泡时,就表示温度够热可以下锅了。
(图片来源:全景网)
还可以通过葱花检验油温,把葱花先放进去,当其还没有变色,周围冒出较多的小气泡时,说明油温合适。
烂姜不烂味
“烂姜不烂味”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广,意思是烂姜仍然可以当成调料用于日常烹调中。
以前科技并不发达,人们只能通过闻、尝等方式来判断食物能否继续食用,姜虽然烂了,但其辛辣味尚存,因此还可以吃。
(图片来源:全景网)
现代研究表明,生姜在腐烂过程中会产生黄樟素,其毒性较强,进入人体后可损害人体肝脏,引起肝细胞变性。
正确的烹饪方式:
给大家推荐一个用锡纸保存姜的方法:
将锡纸剪成大小合适的尺寸,将姜包起来,最好将锡纸紧贴被保存的食物,之后放在室内阴凉通风的地方。
(图片来源:全景网)
这样做,就算在室外存放姜,也可以保证它不发芽、不变干、不发霉,而且保存时间至少在一个月以上。
本期
美食智囊团
国家烹调高级技师 张 亮
编辑:koyuki
版权声明:本文为《天天发吃》(微信号:tiantianfachi)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生命时报公众号矩阵
我们不取吸引眼球的耸人标题
我们不做只为转发量而存在的媒体
请你相信原创的力量
健康路上,我们愿意陪你一起认真走下去。
人民日报主管 环球时报主办
微信ID:LT0385
合作垂询:
010-65363768
010-653637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