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吃得好却还是营养不良?原来是这几个原因!

文 / 天真段子手
2020-03-19 16:18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所以很多家长都将他看得如珠如玉,如果说他们吃得不好,肯定是没人信的。但是为什么营养不良的孩子越来越多呢?难道说吃得好,反而容易营养不良吗?

其实,你眼中的“吃得好”未必是真的“吃得好”!何以见得呢?且听我细细道来,看看你们家是否走进了这些误区!

一、吃过多“假食物”

营养领域著名学者—医学博士Mark Hyman(克林顿的医疗顾问,畅销书《吃肥见瘦》的作者)曾说过:加工食品就是没有营养的“假食物”。意思是说,越是加工过细的食品,越没有营养,仅仅是堪堪果腹的“假食物”。

这可不是空口胡说。有科学家对比了天然或微加工食品(比如肉和蔬果)、加工食品(比如罐头)以及超加工食品(比如碳酸饮料和薯片)的微量营养素的变化,如下表。

很明显可以看到,相比较于天然或微加工食品,加工食品和超加工食品中的微量营养素都呈现锐减的情况,比如维生素C,从天然到加工,几乎锐减到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

可以预计,如果孩子的日常饮食中充斥着这些“假食物”,营养不良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对此,如果一时很难改变孩子的饮食习惯,可以先行补充些儿童多维片,如汤臣倍健儿童多维咀嚼片,以此来补充缺乏的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之后再一点点纠正孩子的不良饮食问题。

二、烹饪不当

相比较外国单一的烹饪方式,我们向来以多样化的美食文化而自豪,不同的烹饪方式,能够让同样一种食材呈现出不同的味道。

但有时也正是因为这些多样化的烹饪方式,让食物中的营养素在不知不觉中流失掉,其中以维生素为代表。

维生素可以大概分为两种:脂溶性维生素以及水溶性维生素。其中水溶性维生素大多都很不稳定,在光照或加热煮沸过程中就会被破坏。

很多人习惯将蔬菜焯过后,再用大火热炒,却不知在“焯”的过程中,很多维生素就已经悄悄“流产”了。

还有人洗菜时怕有残存农药在上面,便用水将蔬菜浸泡很长时间,有的甚至中午便将菜泡好,晚上吃饭时就直接开炒,以为这是个“既省时间,又洗的干净”的好法子,却不曾想,在长期浸泡的过程中,维生素早就溜走咯!

再比如洗米,我们都知道,米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对人体大有好处。但它却是水溶性维生素,因此在淘米的时候少不得会损失一些。这也就罢了,然而有些人怕米洗不“干净”,用手猛搓之外,还洗上好几遍,这样一来,米是干净了,但其中的维生素也快“洗”得差不多了。孩子长期吃这样的米饭,维生素缺乏也不足为奇。

三、吃了过多抗营养素

有些食物,吃下去不一定会供给营养,反而还会带走你身体里的营养!

在很多人眼里,相较于肉类,蔬菜是相对健康的食物,但这并不意味着,它就完全“安全”。很多植物,为了在自然界中生存下来,早已在体内进化出了大量防御性的化学物质,比如单宁酸、植酸、凝集素、谷醇溶蛋白和蛋白酶抑制剂、草酸等。

这些物质通常被统称为“抗营养素”,因为它们会影响人体对一些微量营养素(尤其是矿物质)的吸收。这些名词虽然让人陌生,但在生活中,它们却离我们很近,这里举两个比较直观的例子:

1、植酸

所有可食用的种子、豆类、谷物和坚果中都含有一定的植酸,植物的根和块茎中也含有少量,它会“削弱”人体对钙、铁、镁、锌等矿物质的吸收。

比如,在一项对锌元素生物利用率的研究中发现,如果同时食用黑豆和牡蛎(富含锌),人体对锌的吸收率将会降低一半;如果同时食用玉米和牡蛎,那么身体对锌的吸收率将更低。这就是由于黑豆和玉米中的抗营养物质——植酸所影响的。

2、草酸

草酸作为植物中的自然存在的抗营养素,进入人体后,会和钙、铁、镁、锌等其他矿物质发生反应,如果一个人经常吃高草酸类食物,如豆类、葡萄、香菜、菠菜、草莓、韭菜以及竹笋等,带来的后果可能就是矿物质缺乏。

另外,抗营养素还可能伤害肠道屏障、扰乱肠道菌群,最终导致人体营养吸收不良。所以,任何食物,都不应该过量食用,即便是蔬果,也是如此。

好了,本期的文章就到这里了,若您觉得本文有用,欢迎转发关注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