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营养 | 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在胃肠手术后的临床应用

文 / 康复快
2019-05-25 17:19

不少患者逐渐下降的免疫功能与其以前做过手术相关。手术创伤会对人的机体产生一些应激反应,例如说一些淋巴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的减少等,还使这些对身体起免疫功能的细胞活性大大降低,也因此使得一些人在进行手术后引发了感染。手术后如果护理不当甚至会出现一些术后病症,可以说手术在治疗好一种病症的同时,也会损害身体的器官功能。由此可见,合理的调节好患者手术后的身体状态和补充营养是何等重要。而对于胃肠手术后的营养支持更是不可缺少的,肠内营养对于患者来说可能陌生,但是现在已经受到临床的重视。肠内营养一般是外科手术后,在前期对其进行的调理,这样可以预防一些病菌的侵入和菌群失调而引起的其他多发病症,保护了手术后肠道的功能,有利于肠道的营养补充和功能恢复。

一、资料与方法

选取我院胃肠道手术的患者共140例患者,本院进行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为70例,其中胃溃疡44例,十二指肠溃疡24例,胃癌2例,年龄25~62岁,平均45岁。对照组70例,其中胃溃疡32例,十二指肠溃疡34例,胃癌4例,年龄为23~70岁,平均50岁。

治疗方式①试验组术前要先将鼻肠管给患者置入,在手术时要在离Treitz韧带20cm的部位放置鼻肠管,也可以在离胃空肠20~40cm的吻合处放置鼻肠管。手术结束后,将糖盐水从鼻肠管滴入,但是要注意的是这是在手术后的12h之内进行,而且盐糖水的百分比为5%,取200ml。24h以后,就可以应用肠内营养了,一般选择肠内营养剂艾少斯(ISOSOUCESTANDARD)。第1天用500~1000ml,第2天用1000~1500ml。第3天渐加量至2000ml,连续使用1周。对照组的患者,手术后按常规周围性静脉输液。②对生化营养指标和肛门排便排气时间进行记录。

二、结果

从实验结果来看,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患者恢复肛门排气的时间提前了11h,排便时间提前了14h,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试验组自蛋白、血糖、体重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测定结果为,试验组术前白蛋白为(33.78±4.97)g/L,术后7d为(37.63±4.86)g/L。血糖术前为(5.96±0.91)mmol/L,术后7d为(5.71±1.22)mmol/L。体重术前为(59.14±7.57)kg,术后7d为(57.06±8.35)kg。对照组术前白蛋白为(3295±451)g/L,术后7d为(34.69±5.85)g/L。血糖术前为(5.96±0.91)mmol/L,术后7d为(34.69±5.85)mmol/L。体重术前为(58.37±7.60)kg,术后7d为(55.57±9.01)kg。试验组有4例出现轻度的腹胀和恶心,经调整输注的速度后症状消失,对照组有2例轻度恶心、腹胀,经肛门排气后缓解两组胃肠道的反应无明显差异。

三、讨论

长期以来,恢复肛门排气一直被视为术后病人(特别是腹部手术)胃肠功能恢复的金标准。只有在这之后,一般才允许开始进食少量流质饮食。但很早之前就有实验和临床研究证明,术后消化道的麻痹主要表现在胃和结肠,其功能的恢复往往需3天左右,而小肠的蠕动、消化、吸收功能在开腹术后数小时即可恢复。本文主要针对肠内营养剂艾少斯而所作的实验,从实验结果知道,这种在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方法,在绝大部分患者还是比较有效的,特别是在与对照组的比较中,治疗患者时间的提前更是证明了这一点。在整个治疗过程中,除个别有轻度恶心、腹胀等症状外,其他都没有明显不良反应,这属于正常情况。早期的肠内营养不仅对肠道上的黏膜细胞起到刺激作用,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起到了刺激作用,使得胃肠道的激素得以不断的合成和释放,增加了血液在消化道的流量,也更加有利于迅速恢复身体功能。

早期肠内营养的重要性不仅仅是停留在营养本身,其更重要的意义在与维持肠道这个脏器的功能,包括了其免疫功能,黏膜的修复以及防止细菌移位等方面。早期营养的前提:当然是保证我选择哪一段行肠内营养,其下段肠道功能是好的。比如胰腺炎,食道手术,我在空肠段行肠内营养就可以了。而比如手术是在结肠,那早期营养的实施就相对难了。早期肠内营养的实施应当循序渐进,因为重要的目的是维持一个脏器的功能,所以一开始不要急于求成。

肠内营养的的技术操作以及监测都不会复杂,对患者来说费用也不高,而且安全有效,后遗症较少。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肠胃患者可迅速补充蛋白质及营养物质,促进胃肠道功能的恢复,可以部分或全部替代肠外营养,为各级层医院临床推广应用提供有力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