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焦躁易怒,可能是心血管神经症
经常有患者以心慌、胸闷、心前区疼痛、失眠、焦躁易怒来门诊就诊或者电话咨询。仔细询问病史发现心前区疼痛部位不固定且与劳力活动无关,但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较为明显。有的患者因各种不适严重影响生活和工作,情绪焦躁不安影响家庭和谐和人际交往,经心脏超声甚至冠脉造影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究竟是什么疾病在作祟呢?
冠心病?心肌病?还是······
心血管神经症不容忽视。
带您认识心血管神经症
心血管神经症大多发生于中、青年,20-50岁较为多见,女性多于男性,尤其多见于围绝经期妇女,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该病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神经类型、环境、性格相关。该病患者神经类型常为抑郁、焦虑、忧愁型,当精神上受到外界环境刺激,或工作紧张、压力较大,难以适应时可能导致发病。由于老百姓缺乏对心脏病的认识,常常对疑似心脏病的症状产生过度忧虑而诱发该病。
近些年来我们认识到心血管疾病可以和精神心理问题共存,互为因果,互相影响。精神心理问题可以导致血管内皮功能异常、促进炎性反应及血小板聚集、诱发凝血功能异常、促发心律失常、加速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不良行为增加(包括吸烟、缺乏体育锻炼、治疗依从性差等)导致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增加。
如何识别心血管神经症?
心血管神经症的表现多样,而且症状多变。多表现为如下症状:
1.心悸:自觉心脏搏动增强,心慌程度轻重不一,常在紧张或疲劳时加重。
2.呼吸困难:胸闷,呼吸不畅,常感觉空气不够需要打开窗户或者深呼吸来减轻不适,急诊患者常诉:大夫,我缺氧,您给我吸点氧吧。
3.心前区痛:疼痛部位不固定,多为心前区;疼痛发作与劳力活动无关,多发生于休息时;疼痛常为针刺样、牵拉样或刀割样;疼痛持续时间长短不一,一般较长;含服硝酸甘油不能缓解。
4.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失眠、多梦、焦虑、食欲不振、头晕、耳鸣多汗、双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或便秘等。
注意:该病患者体格检查往往缺乏有意义的阳性体征。可有心率增快、心音增强、血压轻度升高、腱反射活跃等。心脏相关辅助检查无明显异常。
根据心血管神经症的临床表现,一般不难诊断。由于心血管疾病常常合并有精神心理问题。所以当出现上述症状一仍需要到心血管科就诊,排除器质性心脏病。
明确诊断的心血管神经症以心理治疗为主,药物治疗为辅。患者自身要正确认识疾病,调整心态,消除疑虑,作息规律,适当进行文娱、旅游和体育活动,并且与家人沟通,取得家人的理解与帮助。如果合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要积极治疗。焦虑抑郁症状明显的患者也要调整心态,积极配合治疗,在诊断明确的基础上适当选用抗焦虑或抗抑郁药物,不过度忧虑,过度自我怀疑,正视疾病,规范就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