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分急性和慢性,你属于哪一种?
大多数的人对失眠都不陌生,因为很少有人从小到大,从未有过失眠的经验。如果失眠是属于短暂性的,那倒还好,大不了把失眠的那几天当成是去山上看流星雨的日子,或是趁机看很久没看的VCD。这样的失眠情境隐含着几许浪漫气息,不过,站在专业医师的角度,他们对于失眠的现象,可是抱持着非常慎重的态度。
急性失眠VS.慢性失眠一讲到失眠,医师们直觉的联想是,要先分辨失眠的种类,究竟是属于急性失眠,或是慢性失眠?
所谓急性、慢性的失眠有两种分法:一种是以3个礼拜做标准,也就是说持续失眠的时间在三个礼拜以内的是急性失眠;而超过3个礼拜以上的是慢性失眠。
另一种说法则是,失眠的时间为期1个月以内的是急性失眠;6个月的是亚急性失眠;超过6个月以上的失眠则是慢性失眠。
失眠状况何其多一样是失眠,表现出来的状况却迥然不同。
以学理来看,单单是睡眠的疾病就有70、80种,有些人的失眠纯粹是起因于生理疾病;有的人是睡得太少,有的人则是睡得太多,甚至有人在睡觉的时候,因为呼吸问题,以致无法一路顺风,睡到天亮。
除了生理因素以外,精神、心理因素是不是也会造成失眠?
答案是肯定的。以精神科的门诊为例,八、九成的病患有睡眠问题。失眠型态的表现方式,包括「整夜严重型」、「早醒型」、「片断型」和「做梦型」。
其中「整夜严重型」的人,是入睡困难,根本无法进入睡眠状态;「早醒型」是早上四、五点,天还没亮就醒过来,但一醒来,即使再怎么想睡也睡不着;「片断型」的人,睡眠断断续续,无法进入熟睡状态;「做梦型」的人,明明整夜都躺在那儿,看起来睡得好好的,其实一整夜脑海里都在「演电影,并没有真正的休息。
何时要就诊?无论生理或心理的因素,究竟出现什么样的症状,失眠者应该就医?
医师认为,一般来说,急性失眠因为患者出现症状的时间短暂,所以还不需要到就诊的阶段。可是,如果是慢性失眠,不管睡得太少或太多,原则上都应该去求助医生,找出背后真正的原因,才不会因为长期失眠,影响身心健康。
相对于一般人的失眠,精神科看待病患的失眠症,可说是特别重视。
精神科医师之所以特别强调病患的睡眠情况,是因为睡眠是人最重要的休息活动,睡眠不足不仅会使人觉得倦怠、疲惫、易怒、为了小事而烦躁生气、做事不专心,有的人还会情绪亢奋,有很多计划,处于一种非常不安的状态。
对精神病患来讲,一旦精神出了状况,首先出现的征兆就是失眠、睡不着觉,接着才会有其他的症状。
在失眠治疗上,催眠有着非常好的效果,如果你深受失眠困扰,不妨试试我们的催眠治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