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者数以亿计,暴增背后谁之过?
科普:过敏反应是先天免疫功能异常引起的。经常出现过敏反应的人被称为过敏体质人群。过敏反应的表现多种多样,主要有皮肤过敏反应、呼吸道阻塞症状、中枢神经系统症状等。过敏是无法彻底治疗的,只能预防。过敏体质的人平时要注意远离过敏源。
据统计过敏者数以亿计,暴增背后谁之过?于扬副主任医师提到过敏会带来哪些慢性疾病?
一、过敏性鼻炎:1、鼻塞流鼻涕:鼻塞程度轻重不一鼻子单侧或双侧间歇性或持续性的鼻塞亦可为交替性,当急性反应趋向减弱或消失时鼻涕可减少或变稠厚若继发感染可变成粘脓样分泌物。
2、嗅觉障碍:如果是由于粘膜水肿、鼻塞而引起者多为暂时性因粘膜持久水肿导致嗅神经萎缩而引起者多为持久性。
3、鼻痒和连续喷嚏,每天常有数次阵发性发作,随后鼻塞和流涕,尤以晨起和夜晚明显,鼻痒见于多数病人有时鼻外、软腭、面部和外耳道等处发痒,季节性鼻炎以眼痒较为明显。
二、过敏性哮喘:
1、临床表现主要就是接触过敏原之后,病人首先会出现前驱症状,打喷嚏、流鼻涕、嗓子痒、眼睛痒,那接着如果没有及时的脱离过敏原,病人可能就会出现一些典型的哮喘的表现,比如说喘憋、咳嗽、胸闷等。
2、如果过敏性哮喘的病人,这时候如果及时的用了缓解的药物以后,患者症状就会很快的缓解。另外一种,病人如果意识到自己是接触了已知的过敏原,脱离环境以后在数分钟或者是几十分钟之内也可以完全缓解。
三、过敏性皮炎:患者典型症状就是痒,其次为红肿。由于过敏引起来的,最早期的症状,就是一个字“痒”,这也是过敏性皮炎首要症状。长出的皮疹,临床上就叫红斑丘疹,比较单一,甚至稍微重一点,会出现水泡、糜烂、渗出,等到慢性的时候会有一些脱屑、色素的改变,大多数来就诊的都是以痒、红斑丘疹为主的。
缓解过敏之痛,科学研究怎么发力?
多位专家向新华社记者表示,有关部门应加快研究制定过敏性疾病防治专项行动计划,加强过敏性疾病及其危险因素的监测,从预防、干预、治疗等方面规范引导学科发展,促进过敏性疾病的有效防治。特别是对重点地区和敏感人群进行跟踪和定点观测,同步开展大范围流行病学及病原学调查。
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破解生态之危,环保绿化该出哪些实招?
考虑到沙蒿与过敏的可能相关性,应当调整优化沙蒿分布区树种林种结构。专家建议,可在飞播造林种草中进一步降低沙蒿用种量的比例,研究替代物种;营造樟子松、紫穗槐混交林,抑制杂草生长,使沙蒿退化;对沙区撂荒地以及沙化土地落实治理责任,抑制蒿类植物自然萌发生长,减少蒿属花粉源。
2、减少“花粉围城”,如何更好享受高品质生活?
中国林科院林业所所长张建国表示,在城市绿化中建议采用多树种配置,避免成片栽植致敏树种及植物,尽可能通过草坪、落叶等覆盖地表,提高城市森林绿地的飞絮和花粉附着、滞留能力。
3、避免“药物依赖”,预防和用药怎样“双管齐下”?
针对过敏群体用药治疗的困扰,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张建中教授提示,正值花粉传播季节,要注意预防和用药控制“双管齐下”。花粉症患者要减少外出,注意关窗;出门戴口罩,避免到花粉浓度较高的地区;外出回家后注意洗脸尤其是清洗鼻子、眼睛,更换沾到花粉的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