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为何会引起肾病?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文 / 耳垣说健康
2021-01-14 19:12

感冒与肾病,存在关联,这样的说法,对于普通群众而言,可能百思不得其解。大家会产生疑问,感冒是自限性疾病,不是说好7天就没事吗?怎么会牵涉到肾脏呢?感冒如何引起肾病?感冒与肾病有什么关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咱们现在来解析。

大家通常所说的感冒,多数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如果不是严重的流行性感冒,多数会在7天左右痊愈。但是,有些人,会在感冒后出现眼睑或腿部的浮肿,这时候就要当心,不能忽视就医和检查,因为,这种信号,可能是肾病的表现。

病毒或细菌引起的感染,如果不能在较短时间内痊愈,容易形成免疫复合物,并且沉积在肾脏。这些特别类型的感冒,可能是由链球菌感染所致。感染发生后,机体的免疫系统会按照免疫标记物的指引,对病原体进行识别和清除,在这个过程中,肾脏的基底膜也会受到损伤。体质较差的人,免疫复合物不能完全清除,就会在肾脏内滞留,从而诱发肾病。

对于已经患有慢性肾病的人而言,感冒会造成病情复发,导致水肿加重及尿蛋白增多,还可能出现血尿。如果肾功能已经受损,则可能带来肌酐及尿素氮水平的升高,出现多种并发症。感冒与肾病及肾功能的关系,还有1个重要的环节,是药物影响,并且,很多病例是由于患者自行盲目使用药物所致。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因为,药物进入咱们的机体后,需要通过肝脏、肾脏进行代谢,许多药物都可能引起或加重肝肾功能的损害。感冒后,常见的症状是头痛,但是,常用的解热镇痛药,却可能对肾脏带来不利影响。比如,许多感冒药中都含有对乙酰氨基酚,这种成分会影响肾功能;许多抗生素,也对肾脏不利;甚至大家常用的阿司匹林,如果每天的剂量超过300毫克,就会加重肾损伤。值得注意的是,某些中成药,含有马兜铃成分,也是损害肾脏的典型。

肾脏功能减退的时候,1个突出的病理变化是肾脏缺血,解热镇痛剂,会加重肾脏缺血。如果患者同时患有心血管疾病,正在服用血管转化酶抑制剂ACEI类药物,那么,这2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叠加作用,就可能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可能已经存在慢性肾病,这类患者,如果感冒后,服用药物需要特别谨慎,应该在专业指导的前提下服药,以免造成病情加重。

肾脏的主要功能是生成尿液、排泄代谢废物,肾功能受到影响后,水肿是最常见的表现,因此,感冒后如果出现水肿表现,就不能忽视。水肿出现在眼睑或面部,称为肾炎性水肿;出现在小腿等下肢部位,称为肾病性水肿。感冒将人弄肿啦,就需要赶紧去医院,立即,马上。此外,肾功能受损的常见表现,还有蛋白尿,尿液中出现许多泡沫,就是必须警惕的信号。对于肾功能已经受损的慢性疾病患者而言,冬季气温变化较大的时候,更是需要加强感冒预防,要记住,肾不好的人,感冒1次,肾功能的损害就会加重1次。因此,需要通过增强体质,提升免疫力,注意保暖等多项措施,避免感冒,才能更好地维护肾脏功能。

爱谁,就把健康传给谁。